名句名篇——不可忽视的高考考点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说明》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所谓“名句”主要指诗词歌赋里边的千古传诵的格言、警句等,以及谚语、俗语等名言;所谓“名篇”主要指古代散文的经典语段;所谓“常见”就是普通的、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面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如何来准备呢,准备哪些呢?
  一、从考查范围看,应以课本(主要是大纲规定的背默篇目)为主,以课外为辅,诗、词、文兼顾。
  根据近年高考题来看,复习要以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尤其是大纲规定的40篇为主体,兼顾其他课内外的,同时也要注意诗、词、文三方并重。准备时,首选目标应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并由名人向名句、名篇辐射,由课内向课外辐射;同时,也要准备一些近现代名人的经典语句。
  二、从选句的标准看,要注意有特色的语句。
  1、比较精彩细腻地描绘景物并融情于景的句子。
  例如: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类名句,融情于景,情景相生,触发读者思绪,引起读者共鸣,深受人们的钟爱,也很容易为命题者关注。
  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
  例如: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些句子都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深为命题者青睐。
  3、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进行说理的句子。
  例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句子浅近明了、鲜明深刻地阐明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广为人传,深受人爱。
  4、具有劝诫、告慰、警示、醒悟后人的句子。
  例如: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满招损,谦受益。这些句子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极强的劝诫、告慰、警示、醒悟等意义,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有成语来源的名句。
  例如: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三、从命题形式看,可能会由直接命题向间接命题过渡。
  例如: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何如?这种考法,既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这更符合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备考时应特别关注。
  四、默写“名句名篇”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要注意理解字意。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由于不注意理解字意,容易造成误写、错写。例如:其中“徒”和“沧”易写成“图”“苍”,其原因就是不明字意。
  2.要注意难写字、生僻字。
  在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这些字是最容易写错的。例如:其中的“羁”“鹜”“壑”等字就较难写,易误写成“缉”“骛”“鹤”。
  3.要注意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比比皆是,“名句名篇”中也不例外,稍不注意就会写出别字,这常被命题人看中,并以此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例如:上述句子中的“铄”“销”“复”“幽”“事”,易误为“烁”“消”“覆”“忧”“世”字。
  4.要注意同义异形字。
  有些字的意思相同但字形不同,这在“名句名篇”中时经常出现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炼字的需要,不是随意写成的。这样的异形字也常被列入考查的重点。例如:其中“材”“长”“教”,易误写成“才”“常”“叫”。
  5.要关注词序。
  有些“名句”来自古代的诗词歌赋,由于格律、平仄、押韵的需要,有的词序已打破了常见词序,在背默这些名句时要特别关照、特殊对待。例如:其中“伤悲”“歌诗”“淡妆浓抹”“春色满园”,易误写为“悲伤”“诗歌”“浓妆淡抹”“满园春色”。
  
  [高考真题回放]
  1、(2004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 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王安石《夜泊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003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2)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2002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荀子《劝学》)
  4、(2004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卷首语)
   【答案与解析】
  1、(1)学然后知不足(2)明月何时照我还(3)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
  [简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改变了去年又偏又难的做法,但是又过于简单了。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有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诗、词、文兼顾;二是初中高中兼顾;三是课内课外兼顾;四是均为“名句名篇”中的句子,熟识且没有容易误记、误写的字;五是写下句的多。
  2、(1)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2)外无期除武装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简析]此题的考查形式跟以往完全相同,跟2002年相比只是改考了一个课外的。除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常见的外,其余几句都不能算作“常见”的,选点有些过偏、过难,出人意料。
  3、(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名句名篇的默写,句子全出自高中课本,而且都是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歌和古代散文,不偏不怪,也没有把考点设在难写字和易错字上。但在默写时必须忠实于原文。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其他文献
“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沈德潜赞其为“古今第一长诗”。与此艺术成就相对应,对该诗诸问题的争论也可谓歧见纷出。具体到“兰芝何以被逐”的问题,近年来就有:不顺父母说;无子说;焦母性嫉妒和性虐待说;兰芝织素不力说;中师教学参考书中的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说;焦母无端厌恶说。笔者认为,所谓“无端的厌恶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而其它各说法或语焉不详,或失之草率,都存在
传统体育游戏作为众多体育活动之一,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在幼儿园开展传统体育游戏,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