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的灰椋鸟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色的鸟群在大雪前后的某个白天或黑夜集体不辞而别。
  暮色中,街道从历时两个月的嘈杂和鸟粪的炮弹雨中解脱出来,复归平常。
  鸟群来时在十月间。它们集结成一团一团灰色的云,从某个遥远的地方朝小镇席卷而来。每个黎明,当东方的天空初见第一抹嫣红的时候,它们早己倾巢而出,消失在小镇四周一马平川的田野里。每到傍晚,镇上的居民看见它们云集进城,在楼宇之间逡巡、盘旋,伴随着鸟群振翅的鸣响;几番探寻、辨认——这似乎是个仪式——最后,总是栖落在小镇最繁华商业街两旁的梧桐树上。
  这些梧桐树,是小镇初建时栽种的,有着数十年的树龄。树身粗壮,树冠铺开很大,即使每年修剪,到了夏天依旧遮天蔽日,形成林荫大道;秋冬之后,疏落的枝桠纵横交错,枯黄的树叶虽已失去葳蕤之势,但依然挤挤挨挨挂在枝梢,对这群客居的鸟儿来说,足以错落成一片具有保护功能的暖巢。
  这些灰色的鸟儿,它们来到这个小镇,不是近两年的事,但也并非一直都有。这些鸟儿好聪明!它们是如何寻到这座暖巢的呢?居民们有的感叹,有的震惊,有的厌恶,有的疑惑它们从何处而来。
  黄昏,临街小区的楼顶上,几个淘气的小孩正提着弹弓等待着鸟儿们的归来。当鸟群沐浴着夕阳由远及近,如一阵龙卷风卷过楼顶时,孩子们欢呼着:“来了!来了!”然后,如作战前的战士,训练有素地等着鸟儿的落巢。鸟儿们在树梢上空盘旋着,似乎在清点人数,一个也不能少的;一圈又一圈地在楼宇间绕着……最后逐批、逐次地隐进了梧桐树里。
  鸟声渐渐低落,由整个天空慢慢聚集到树木之间。这大概持续了很长时间。孩子们耐心地等着,他们距离最近的一棵树只有三四米远,鸟儿灰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不是很肥的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它们并不比麻雀更漂亮、体型更大、叫声更吵,像不学好的坏孩子,不招人疼。
  楼下化妆品店门外,几个女服务员争先恐后地拍着鸟群视频。她们嘻嘻哈哈地拍着 、闹着。一个说:“嗨,闭上你的嘴!”另一个说:“鸟粪!”又一个说:“正好掉你嘴里就中彩了!”
  楼顶上,握着弹弓的手终于抬了起来,瞄准,再瞄准,“嗖”的一声,紧接着“砰”的一声,鸟群乍然惊起,也惊动了路人:“咋了?咋了!”楼顶上的孩子悄悄消失在夜色中,他们的战利品跌落在地,砸在了一个穿着雨衣扫地的清扫工的脚边。孩子的子弹幸好没有惹祸。
  清扫工一边扫地一边诅咒:“这些该死的鸟儿!这些死孩子!这么多鸟屎要扫到啥时候!”另一位有经验的安慰他:“别急,到时候就飞走了,街道用水一冲也就干净了。
  下班时分,小镇上的蓝领白领们,骑着电动车、自行车从工厂、机关出来,涌上街头。勇敢的人依然骑行在梧桐树下,并不怕鸟粪的轰击,或者认为自己能插空子躲过去;其他车子都挤到了步行道上,和来往行人混杂在一起,交通陷入暂时的混乱。
  有位诗人晚饭后从家里出来,在霓虹闪烁的街边漫步,偶然被一团鸟粪击中,倒感到十分幸运,既而兴致高涨,作诗一首,借以讴歌岁月静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两个月过去了,寒露到大雪,灰色的鸟群不见了。
  两天、三天过去了,鸟儿们没有再出现,是真的离开了。
  夜幕初上,街口的花店灯光明亮,门外的凉棚撤了,鸟儿在的时候,花儿和顾客数次遭殃,只好把夏季用的凉棚重又支起来。现在,撤掉凉棚的玻璃店面看上去温暖、整洁、明亮,香水百合散发着浓郁的幽香,玫瑰静悄悄地裹在睡梦里,郁金香也收敛着俏丽的姿容,深红色和金色的雏菊聚在一起,难掩沁人心脾的芬芳……所有经过的人,都禁不住扭头观望。
  糖炒板栗的生意依旧红火,迁西板栗又干又面又甜,几个顾客站在街口的风里,排着队。梧桐树下的烫菜馆开始卖宵夜了,之前只有白天营业,从现在起,他家的烫菜夜市要做到过新年。旁边卖臭豆腐的小摊也支起来了,颇有些相得益彰的味道。
  几家服装店的女服务员,重又大胆地站到了店门外,一边吆喝生意,一边互相开玩笑,有的甚至跑到了人行道上去招揽路人,不用再怕鸟粪落到刚洗净的秀发里。
  一个年轻的妇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街边走着,自言自语道:“不知道鸟儿都去哪儿了?”
  孩子不假思索地说:“飞塬上去了。”
  妇人惊喜反问:“你怎么知道?”
  孩子说:“塬上虫子多。”
  妇人沉默了。她也不清楚小镇以北的土塬上,是否有足够的虫子够这些鸟儿吃;她甚至不认识这些鸟儿,不是她熟悉的麻雀,也不是关中平原冬天里,常被气枪袭击的目标——斑鸠。
  十字路口拐角的茶叶店人气很旺,门口的屋檐下随意堆放着快递包裹。塑料桌椅又搬了出来,几位裹着厚棉衣的闲客,在暮色中落座,聊会儿天或者歇会儿脚。自从那群鸟儿来了之后,桌子椅子都收了起来,很久没来闲客了。
  妇人带着孩子走了进去,闻闻嗅嗅,秤了二两常喝的花茶。准备离开时,孩子忽然大声叫:“老师好。”边叫边跑过去,“老师,您知道鸟儿都去哪儿了吗?”
  原来是今年刚来的自然课老师,很年轻。
  “老师,那些鸟儿叫什么名字?它们飞哪儿去了?是到塬上吃虫子去了吗?”
  老师先请他们到空椅上坐下,自己也坐下来,这才对孩子说:“这些鸟叫灰椋鸟,是候鸟。它们肯定到过塬上,塬上可以吃的东西比城里多。”
  旁边坐的一位老者插话了:“现在是飞到南边去了吧?”
  老师说:“根据候鸟的特点,它们要飞到长江以南去过冬。明年春天再返回。”
  孩子迫不及待地问:“回到咱们这儿吗?”
  “我也不熟悉这种椋鸟。据资料看,它们要返回更北的北方去。这段时间在咱们这儿只是南北迁徙中的一个过渡。”
  孩子的妈妈微笑了,原来这些灰色的鸟叫椋鸟,它们这两个月的停留,只是漫漫长途上的一个休整罢了。她似乎不必再担心什么了。
  “再待时间长点,人都受不了啦。你看那扫地的,都累死了。”另一位老者大声笑着,接上了这对师生的话。
  一位穿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50多岁的样子,脸皮黝黑皴皱,正拿着长长的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街,听到这边的谈笑,从树影里走到灯下。老者笑著说:“鸟儿走了,这下轻松了。”
  “对,每天扫几斤鸟粪呢。”清扫工笑着说。
  有人说:“明年给树上打上药,就不敢来了。”
  有人说:“那咋行?荼毒生灵嘛。”
  “这鸟儿呀,跟咱人一样,也是过日子哩。”清扫工笑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批灰椋鸟在咱这儿,其实也是近几年的事,这也说明咱们这儿生态治理比较好,适合它们停留休养。”老师说。
  “那条街上也有树,为什么不到那边去?”孩子指着远处,继续追问。
  “它们已经认定这儿就是它们的家了。穷家难离。人都是这样,鸟儿也一样的。”有人替老师作答。
  大家都沉默了。
  公园平静的湖面上栖落了一只天鹅,优美的身姿引来无数人;一只青蛙跳进水里,咕咚一声,惊起数只蜻蜓;一只丑小鸭出现在漂亮的鸡群里,引来一阵骚动;羊群里突然闯进一头狼,惊惧之后复归平静……总有很多事物,新鲜的或不新鲜的,来扰乱我们的生活,我们总是在诧异、喜悦、烦恼、愤怒之后,复归宁静。
  就像那群灰椋鸟,它们给小镇带来了两个月的纷争和喧闹,然后没有任何预兆,没有告别,飞走了。有的人,很快就忘了它们曾经来过;有的人深切地记着它们,唠叨着它们带来的烦扰;还有的人,默默地想着它们并不可爱的模样,想象着它们漫长的征途,替它们祈祷,期待它们翌年再来。
其他文献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提出来的事关全局性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发挥优势,为和揩社
期刊
文中“行业”,不指某类工商实业,而是指聚集在一起从事某项共同事业的人群。一群人在一起干事,就要有一种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我们姑且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和精神称为“行业文化”。  行业文化的核心在于特定人群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的行业文化,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拥有良好关系,集中表现为敬仰前辈、尊重同輩、奖掖后辈,谓之“三辈文化”。  敬仰前辈,就是深知事业的今天来自昨日的积淀,前辈的业绩值得我们尊崇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联合血液吸附治疗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方法:37例MODS患者分为日间CRRT组(26例)及日间CRRT+吸附组(11例)。在治疗初
介绍了聚能管爆破技术原理,给出爆破参数和数值,制定爆破图表,根据爆破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应用不断出现,人们正逐步迈入一个全新的自动化的社会。本文介绍的饭菜识别系统是餐厅自助售饭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系统
在分析采动裂隙椭抛带的形成、动态变化特征和其内瓦斯运移形态以及顶板巷道排放瓦斯原理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在采动裂隙椭抛带内布置顶板巷道的合理位置。以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