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逻辑与创新型政党建设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创新型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在国家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中,中国共产党居于核心地位,是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国家治理现代化同创新型政党建设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创新型政党建设的结构体系。 Building an innovative political par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period and a basic way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party’s ability to govern. The core content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political party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arty’s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arty’s ability to govern. In the multiple subject structure of state governan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ccupies the core position and is the leading core of state governance.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has an inherent logical unity with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ve political party.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further clarifies the structural system for deepening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ve political party in an all-round way.
其他文献
<正>不仅是对IBM,几乎任何规模和行业的企业提及"转型"的时候,必然会想到一个部门——人力资源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一直为HR的战略地位呐喊助威,但真正让HR坐在"战略圆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将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探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基于学生参与课堂以及能力拓展的根本需要.数学教师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方
<正> 中心性視网膜脉絡膜炎是眼底疾患中最常見的一种,它的主要症状:自覺眼前如有黑影遮蔽,視物模糊不清,失去本来色泽,物体較正常为小,而且变了形态。眼底病变表現在:視网膜
目的:探讨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7例来源于符合国家标准的献血者的机采血小板,(22&#177;2)℃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第0、1、3、5天进行血小板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炮制品(炒、焦、炭、姜炙品)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栀子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检测波
以上证指数和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票为研究对象,选取市盈率、换手率、交易量、每股净收益、价格变换率、股指变动率为研究变量,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的
本文依托韶钢特棒厂提供的条件,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生产的GCr15轴承钢进行热模拟研究,采用膨胀法和金相法结合测定了该钢的完整CCT曲线,补充了先共析渗碳体析出曲线,从而系统地研究了其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及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冷却工艺思路,并就此工艺的参数(变形量、终轧温度及终冷温度)对组织转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抑制网状碳化物的析出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工
1998年的夏天,炎热而多雨,洪水无情又凶猛地在中国南北大地上肆虐。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
文章通过对山地城市四川泸州的地形水文环境和泸酒文化分析,以泸州滨河地带酒文化园林景观营造为实例进行浅析,阐明城市景观空间营造可以实现城市文化特色塑造。
1 前言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列的求和,一般都是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或其他不同类型数列,采取着不同的方法。实际上,可以不必一不一个数列地去讨论其求和方法,而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