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的南方玫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1u2n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这朵玫瑰花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了福克纳的南方主题,以及文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和富有质感的文字艺术。
  关键词: 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美国南方社会 挽歌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部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主要的脉络是这个县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物众多,时代漫长,可谓美国南方社会的写照。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可见到南方社会的变迁,社会各阶层人物地位的浮沉及精神面貌的变化。
  福克纳是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不仅在题材构思方面,在艺术风格方面他也是有着自己的独创性的。他运用意识流的手法,非常善于发掘人物内心生活。“多角度”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和逼真感;“时序颠倒”的手法突出了历史和因果的联系。此外,他还使用了“象征隐喻”、“对位式结构”等手段,使作品繁复杂乱却又引人入胜。他的语言突破常规,试图用晦涩、朦胧、冗长、生硬的文字取得特殊的效果①。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表现了福克纳一贯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小说深刻再现了新南方的现代精神与旧南方保守精神之间的纠缠和渗透,也体现了福克纳本身感情的矛盾和忧郁,滚滚而来的新生活中缠绕着对过去生活的缅怀与眷念。
  艾米莉出生于当地的名门望族,只是到她这一代已经衰败不堪。在她青春年少时,父亲赶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不允许她结婚。父亲死后,她保留父亲的画像,不准埋葬父亲的尸体。后来,家教甚严的艾米莉小姐爱上了一生中唯一结交过的青年异性,来小镇修铁路的工头霍默·巴伦,每周日下午人们都会看到两人驾着马车出去,于是猜测他们要结婚了。后来,镇上居民看见艾米莉进药店买了砒霜,纷纷猜测因为巴伦不答应结婚她要自杀;接着巴伦失踪,再也没人见过他。此后,艾米莉深居简出、大门紧闭,左邻右舍开始闻到她的宅子里飘出的愈发浓重的恶臭,但没人敢去惊扰她,于是偷偷地在门边、窗下撒石灰,试图掩盖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艾米莉小姐去世下葬之后,人们终于得以进入那所阴暗的深宅,在一间锁上的房里,发现床上已腐烂多年的巴伦的尸体,尸体旁另有一个枕头,上面有人睡过的痕迹,枕头上有几根长长的白发——艾米莉的白发。这样一个故事从福克纳笔下流出,成为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又一个故事篇章。
  艾米莉显赫的社会地位和悲剧性结局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艾米莉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而是行使了一种制度和文化的象征功能,作为一个精神基石支撑着走向分崩离析的旧南方。她为执行这一宏大使命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作为一个偶像,她必须接受旧南方规范的严厉制约,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本能的渴望健全地发展,不能拥有常人一样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她是被奉献给衰朽的旧南方文化的牺牲品。文中不少地方暗示了这一点。当地的人们有这样的感觉:“活着的时候,艾米莉小姐一直代表一个传统,一种责任和负担,是这个城市世世代代必须承担的一种义务。”②艾米莉小姐的“头发剪短了,看上去就像教堂里色彩窗上画的天使”;当地的人们对她怀有一种敬畏和仰慕,把她视作“偶像”。人们对她的仰慕并不是针对她本人,而是她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正在逝去的南方的历史和传统的那种生活方式。
  艾米莉独立、刚直、不易妥协;同时她也骄傲、偏执、虚荣,她蔑视她的乡亲们。在父亲死后,她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力,即使在绝望的时候,也要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格。在她父亲死的第二天,人们前去吊唁:“艾米莉小姐在大门口迎住了他们,装束如常,脸上没有一丝忧伤。她告诉他们说她父亲没有死。”这充分说明了艾米莉不能理解和接受现实的性格特征。时代前进了,她却抱住贵族的身份不放,竭力维持着旧有的制度。她完全将自己封闭在房子里,前门一直紧闭着,直到她死去,再也没开启过;她也拒绝交税,不允许他们在自己门口钉门牌和信箱。但是想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她不时地受到现实的冲击甚至是诱惑,巴伦的出现对她来说就是一种诱惑。然而旧的事物和新生事物总是格格不入的,巴伦和艾米莉就是新、旧的代表,矛盾双方的化身,最后巴伦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为艾米丽无望的爱情的祭品,同时陈列在祭坛上的还有艾米丽自己的青春和一生。她无法攫取或挽留巴伦,就毒死了他,从此夜夜和他的尸体同眠。即使这样,艾米莉也无法挽回逝去的自尊,以及昔日的“辉煌与荣耀”,腐朽的南方旧制度的纪念碑已经倒塌。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使用的叙述方式也是独特的。叙述者是当地人们中的一员,是故事的当事人之一,他代表了当地人的情感,也代表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他也是一个旁观者,能够清晰、客观地讲述整个故事。一方面,人们对昔日的南方生活有一种怀念和眷恋,这种情感体现在他们对艾米莉的仰慕和敬畏上,因为艾米莉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偶像,一个昔日南方生活方式的象征。另一方面,人们对其中的腐朽和衰败又充满厌恶,也试图去消除。当地人要艾米莉交税,要祛除她屋子散发的恶臭的味道,遭到艾米莉的抵触后,人们觉得她简直就是一个疯子。叙述者所表达的感情其实是一个群体的感情,正因为叙述者特殊的身份和独特的角度,使得这种矛盾的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
  本篇小说采用“时序颠倒”的方式叙述,故事不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反倒是人物内心深处的冲动、情感、无数思想和行动的喷涌、缠绕,好像故事不是在发生,而是在每一段文字背后发现故事的存在。但尽管时间顺序是杂乱的,小说的结构和叙述却是杂而不乱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遥相呼应,先讲艾米莉的死,再讲艾米莉的葬礼,并慢慢揭开尘封多年的谜底。中间部分是讲述者对活着的艾米莉的回忆。这种叙述方法使得读者感到小说描写的时间是静止的,好像一切都正在发生,历史与现实得到最紧密的联系,旧的与新的并列着、矛盾着、斗争着,最终旧的事物跟随着艾米莉彻底坍塌。
  福克纳在这篇小说中大量采用感官刺激的词汇,把读者的视觉、嗅觉、触觉都充分调动起来,物象在文中都是有色彩的、有光辉的、有气味的,能够看得到、感觉到、闻得到。艾米莉小姐及其所代表的一切都即将逝去,都散发着一股腐朽和衰败的气味。读者在整篇文章当中都能感觉到和嗅到腐朽和衰败。在第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艾米莉的生活:“他们被那个老仆请进了一间幽暗的大厅,大厅里有座楼梯升入更浓重的暗影中。屋里散发出那种经年不用的房屋的气味——一种让人窒息、潮湿的气味……家具的表皮都裂开了;他们坐下时一股轻尘从他们臀部下面懒懒升起,细小的尘埃在拿到仅有的阳光中浮动回旋。壁炉前褪色的金框里立着艾米莉小姐父亲的粉笔画像。”③这一段描写里有光,有影,有色,有气味,非常形象而具体地烘托出走向衰亡的没落气息。对于艾米莉小姐本身是这样描写的:“她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水中的一具死尸,肿胀发白。”作者用这样一个比喻来描写艾米莉的形象,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在,都无比恰当。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其实是福克纳心中的一首挽歌,缅怀一个失落的文明、一片“随风而逝”的精神世界;旧南方的传统和无限荣光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全力挣扎,却丝毫挽救不了已注定的宿命,轰然坍塌之后一地废墟,焦土瓦砾间唯见一枝玫瑰,在风中摇摇晃晃,在硝烟里徒留暗香……福克纳用一种奇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这样一枝玫瑰携着馨香铭刻住一段逝去的生活和历史。
  
  注释:
  ①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沃伦贝克.威廉·福克纳的文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②③冯亦代.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参考文献:
  [1]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沃伦贝克.威廉·福克纳的文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2]冯亦代.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3]姜晓梅.献给逝去的南方生活玫瑰.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00.
  [4]彭昌柳.新旧南方的矛盾化身——解读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艾米莉.甘肃: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是以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其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院校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更是要强调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理论并具备扎实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其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小班化教学能有效克服大班教学的诸多弊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 小班化教学  一、引言  《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近年来,随着高中历史课改的深入,如何实施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成为历史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两个中心:一个是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学会引
摘 要: 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就要营造合适的氛围,加强自身建设,控制生活中的政治。  关键词: 政治教学 人文素养 “政治课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政治教育的首位。它囊括了政治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因素,这是对政治学习的全新理解。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人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
摘 要: 近年来,动漫定制家具在家具业内异军突起,成为一股抢占家具市场份额的新兴力量。动漫与家具的结合将潜在的动漫梦转化为消费行动,拉动经济增长。动漫定制家具缘何拥有如此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动漫定制家具 童年回忆 释放压力 强化亲子关系    在“80后”将要取代“70后”成为市场消费主体的今天,动漫定制家具已经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HelloKitty桌椅,变形金刚衣
摘 要: 校本课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调查与研究》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既能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又能对协作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校本课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调查与研究》 教学实践    1.校本课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调查与研究》特点  校本课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学生是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对学习活动的深入推进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学校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和发展上。新实施的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够从学生学习实际,挖掘学习闪光点,开展多种实效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的提
摘 要: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为21世纪高校音乐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同时,又赋予了这个时期的高校音乐教师以新的任务和使命。本文对高校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作简要分析和论述,以使其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师 多元化 素质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为21世纪高校音乐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同时,又赋予了这个时期的高校音乐教师以新的任务和使命,推动并促进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感兴趣才会去研究它探索它,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通过设疑来激发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例如
摘 要: 本文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结合作者平时的英语教学情况,阐述了英语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提出了几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自主性 培养 途径    古语道:“ 给人以鱼,一日食鱼;授人予渔,终身得鱼。”自古以来,教师一直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传授者。根据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是接纳知识的“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动感课堂”,很多教师把动感的热闹的阅读教学当作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我很不认同这一观点。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些看法。  一、小学语文“动感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