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在ICU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我院ICU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且根据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所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增强ICU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能力并持续质量的改进。对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房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护理满意度72.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房护理质量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都有很大改善和进步,且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设率,并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 ICU 护理风险 分析与管理
  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士自身承担的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以及人身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称之为护理风险[1]。护理工作的风险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而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危重症患者多,仪器和设备先进精密,最先进前沿的急危重症救治知识,技术以及方法都在此集中,这就使得ICU成为了众多高危环节和高危因素的集结地,只要有护理活动,护理风险就必然存在,加上ICU不允许患者家属陪护,患者家属不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容易导致护患或者医患矛盾纠纷的产生,所以ICU中护理风险呈现高发趋势[2,3]。临床上做到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处理护理风险对于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是护理管理者的重难点课题。认识并防范护理风险事件,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而加强护士的抗风险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十分有必要[4]。本院ICU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一共有护理人员6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1名,护师25名,护士27名,工作年限小于3年16名,3-10年的33名,10年以上15名,学历达到本科及以上的有54名,大专10名,其中男性14例,女性50例,年龄(21-43)岁,平均(27.5±1.5)岁。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所有ICU护理人员无人事变动。
  1.2 方法
  我院ICU于2016年1月开始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由护士长担任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并安排相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在质控、护理文书质控、仪器维护、药疗以及消毒隔离等几个重要模块担任要职[5]。根据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所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每个模块负责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细和标准,护士长每个星期对每个模块的工作检查至少两次,并定时组织所有ICU护士每个月召开一次护理风险管理会议,会议上通过对发生的每一例护理不良事件或护理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讨论护理风险管理系统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6,7],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建立激励机制,创造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便修正加以改善,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8,9]。对每个月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良好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加强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教育,教会护士们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的能力,对工作中可能出现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防范对策,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处理风险的能力[10,11]。每个模块的负责人员每班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以及重点环节等检查各自负责模块的护理质量并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整理修改,每个护士对自己的一切工作行为都要进行全面的负责[12]。每年由集体护士投票选出科室的优秀讲课老师、优秀模块负责人、优秀合作伙伴以及优秀带教老师等,在工作中相互监督和提醒,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憾,更好的有效的防患护理差错于未然[13]。针对每个护士工作中薄弱的环节严格按照重症监护病房核心标准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每个月由科室安排一名护士进行护理查房,操作师范和技能考核。对新入职的护士和转科护士以及实习生要重点培训[14],安排一对一监督指导,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工作进度和效果。护理记录能详细记录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及时救治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内容,但其存在记录不全或记录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详细和全面的护理记录对于一旦发生纠纷或者诉讼都是十分有利的法律证据,所以负责护理文书模块的负责人员要每天抽查文件书写情况。对每一项护理操作和治疗都做到详细记录,对于漏写或者记录不全的要及时补写和修正[15]。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房护理质量(各项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护理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责任心以及应急能力等)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均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随机抽取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清楚且能沟通的5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总满意人数包括满意和较满意人数之和。病房护理质量的每一项内容均按照每项100分的评分标准来进行综合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随机抽查50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见表1。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对比病房护理质量情况,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72.0%上升到10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ICU的护理质量包括各项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护理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责任心以及应急能力等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都有很大的提升,且前后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ICU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对于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人病情复杂,重要器官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所以护理起来工作量不仅重而且多,更重要的是侵入性操作多且风险大,对于医护人员自身的要求也就更高更严格,对于快速判断并抢救危重病人,熟练使用重症监护病房的各种精密设备和仪器,严密监护病人都需要高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系统和制度规范标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护士的各项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护理病人时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增强,进行操作时熟练迅速,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表示高度的认可和肯定,这从一方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耐心,另一方面也顯著降低了不良护理事件和护理差错的发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在ICU中应用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模式能使得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该系统模式不仅能保障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医院和各个科室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资料
  [1] 罗跃全,郭继卫,王庆梅,黎宁.ICU护理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1(02):134-135.
  [2] 张萱,向明芳,程清,朱翠英.肿瘤专科医院ICU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0,14(18):375-376.
  [3] 周彩红,阳丽华.军队高干科ICU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17(29):388-389.
  [4] 孟宪红,刘旭,葛艳.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咽喉科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05(42):496-497.
  [5] 赵文新,金淑云.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1):394-394.
  [6] 林凤英,陈俊新,冯燕英.护理风险管理预防住院跌倒高危患者跌倒的实践及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12,15(05):119-119.
  [7] 周德琼,陈晓琼.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12):683-683.
  [8] 姚利秀,师亮,胡素平,岳继华.浅谈护士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0,16(08):381-382.
  [9] 杨诗兵.风险管理在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2015,11(32):492-493.
  [10] 王飞芳,黄瑛.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2(13):396-397.
  [11] 李凤英.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ICU护理质量和职业认同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32(06):638-639.
  [12] 邵晓芳.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区应用的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5,31(01):184-185.
  [13] 罗跃全,郭继卫,王庆梅,黎宁.ICU护理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3(02):592-593.
  [14] 汪媛.ICU护理风险管理的隐患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5(23):493-493.
  [15] 田平,商玉环,姜超美,叶春花.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16(03):499-500.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从我院2000年4月-2007年5月随机抽选,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不同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30例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评定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P0.05。  1.2 方法  30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性护理,如:叮嘱患者卧床休养,治疗1周后适当活动四肢
【摘 要】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携带PICC置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延续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经延续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摘 要】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3%,护理满意度为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3.9%,护理满意度为69.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
【摘 要】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均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生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以肌肉抽搐和(或)意识丧失为其重要表现,另外还可表现为感觉、运动、行为、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等方面的障碍,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及通常能自限等特点。每次或每种发作称为癫痫。认识癫痫病的临床特点,强化优质护理措施,对治愈癫痫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摘 要】 目的:探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静脉患者60例,对其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本院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之后,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与接受护理之前相比,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患者护理过程当中,通过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减少身体上的病痛,并且
【摘 要】 目的:讨论慢性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体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45例慢性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45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均出院,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扩张 综合护理 临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