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胸腺五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化疗的同时,采用胸腺五肽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总吸收率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6%、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4%(P<0.05)。觀察组的病灶总吸收率为96%,病灶显著吸收率为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EV-、FVC、FEVdFVC%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常规化疗过程中加用胸腺五肽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肺部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还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
  [关键词]肺结核;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化疗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发生肺部感染,累及多个器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临床上主要采取常规化疗措施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但在化疗过程中还需使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本次研究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取了1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别给予常规化疗、常规化疗+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借此来对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完毕,特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x线拍片等,被确诊为肺结核,且出现多重耐药性。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9岁,平均(45.2±15.6)岁;患病时间短则6个月,长则5年,平均为(2.93±1.09)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0岁,平均(45.3±15.9)岁;患病时间短则5个月,长则6年,平均为(3.07±1.14)年。
  两组患者就其性别、年龄均值、平均患病时间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x2检验或t检验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化疗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北京三九药业有限公司,H11022366;规格:0.1g)0.5g bid、吡嗪酰胺(上海黄河制药有限公司,H31022135;规格:0.25g)0.75 bid、丙硫异烟胺(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H31023065;规格:0.1g)0.3gbid,乙胺丁醇(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H44020250;规格:0.25g)0.75g qd,给药方式均为口服。
  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化疗的同时,采用胸腺五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20053621;规格:1mg)进行辅助治疗,常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胸腺五肽的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每隔1天给药1次,每次剂量为1mg。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总吸收率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
  痰菌转阴判定标准:每月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痰菌检查,采用痰菌培养、涂片对痰液标本中的结核杆菌进行检测,如连续3次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阴性,即为痰菌转阴。
  病灶吸收判定标准:显著吸收,即x线下可见病灶缩小幅度超过50%;吸收,即x线下可见病灶缩小幅度为30%~50%;无吸收,即x线下可见病灶缩小幅度不足30%,甚至出现增大。病灶总吸收率=显著吸收率+吸收率。
  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主要有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t检验,表示为[n(%)]、(x±s)。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比较
  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6%、82%,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病灶总吸收率为96%,病灶显著吸收率为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见表2。
  2.3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均明显更优(P<0.05)。见表3。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入侵机体引发的肺部结核性病变,传染性较强,发病率较高,且在近年来出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肺结核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其免疫机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降低,加上肺结核患者在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其呼吸道菌群逐渐失去平衡,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针对肺结核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对肺结核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应用较为广泛,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肺结核患者往往会出现多重耐药性。对于这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上主要采取常规化疗措施进行治疗,但由于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往往会导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欠佳,还会导致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因此,在化疗过程中还需使用免疫增强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利用免疫增强药物,使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增强,从而使患者的化疗药物副作用被抵消,充分发挥出化疗药物的正面药效。
  胸腺五肽是胸腺生成素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免疫增强剂,主要从新生的小牛胸腺组织中进行提取得到,能够有效激活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促进淋巴细胞丝裂原的成熟,促使淋巴因子有效释放,增强机体内抗病毒蛋白原的活性,同时,还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转化,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胸腺五肽在肺结核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应用,可与化疗药物发生配伍效果,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化疗药物对肺结核的药物正面作用有效发挥。
  本次研究结果为了探讨胸腺五肽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特对采用胸腺五肽的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未采用胸腺五肽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总吸收率分别为86%、82%、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4%、80%(P<0.05),说明胸腺五肽在肺结核患者的化疗过程中进行辅助治疗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增强化疗药物对肺结核病灶的药物作用,与刘明等的临床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证实了本次研究的客观性。另外,本次研究还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均明显更优(P<0.05),说明采用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还可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患者的常规化疗过程中加用胸腺五肽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肺部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还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方法 2015年1~8月于本院收治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共44例,其中15例患者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14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照A组),15例采取的保守治疗(对照B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胃肠功能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在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并且还要针对每个方程的特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简便
数轴.一根不起眼的直绂,谁也没想到它却有无穷的法力,你看:千千万万,形形色色、杂乱不堪的有理数一旦回到数轴上便变得规规矩矩,井然有序,它们自觉遵守规则,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顺
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在预设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从而使师生在互相鼓励中出现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同样
很快就要升中學了,可在我心里却溢满了惆怅和忧伤:将近六年来,我一张奖状都没得到过;许多同学都会几项特长,可我一项也不会。  一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罗老师在上课之前,对同学们说道:“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做个小实验。”  只见罗老师拿出十几根薄薄的竹片,然后又拿出一根洁白的羽毛。她将那根羽毛放在一根竹片上,然后将竹片一根根架起来,最后,这些竹片变成一条长长的蛇形状,那根羽毛立在最顶端的竹片上,就像古
期刊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应用硅肥,植株地上部主茎第1、2节节间分别缩短9.1和4.2 mm,增粗0.4 mm,鲜重增重4.15 mg/mm,抗倒性提高;植株农艺性状优化,剑叶与主茎夹角缩小3.5&#176;;产
期刊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农户施用复合肥数量也相应增加.同一复合肥有效成份含量固定,因此在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应用效果相差较大.针对杭州郊区菜地土壤
着重介绍了筛选拮抗微生物用于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酵母类抗菌剂的开发应用现状,以及强化抗菌防病功效的措施等。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口服活性碳对改善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的影响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80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维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