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妙门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talez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拥有自己完整的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但我们中学生使用的教材仍然只能是经典名著的节选,不少中学生使用手机浏览信息的阅读也大多数是碎片化的阅读。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探求时效性;深化策略
  一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拥有自己完整的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但我们中学生使用的教材仍然只能是经典名著的节选,不少中学生使用手机浏览信息的阅读也大多数是碎片化的阅读。针对这种低价值、无意义的阅读现状,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唤整本书阅读,所幸的是,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规定新课程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课程的必修和选修课程都将“整本书的阅读与探讨”作为其中的一个学习任务群,明确规定了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以学分和课时计算来保障它的开展,并附录了一些书籍篇目作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参考建议。所以对于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已势在必行。
  一、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现状与问题
  在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前,整本书阅读已经在逐步变成一些学校或老师的一种自觉推动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是给学生开一张周末或寒暑假书单,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然后摘录一些优美的句段,写读后感上交评选,开学后再举办几次好书交流分享会就行了。事实上“读整本的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思想,应该在整个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重视和体现;不少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行为也亟待老师的专业化指导、推进和进一步深化。具体而言,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阅读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不明晰,阅读的时效性差,没有建构好的阅读门径和方法,没有批判性的阅读思考,没有深入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没有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资源,也没有及时的检测与评价。
  二、 “深化”学生整本书阅读与探讨的几点策略
  针对“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与问题,我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指导与推进学生整本书阅读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几点方法。
  (一) 开展学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师应做一个“先行者”,明确阅读目标,精选阅读书目,力求阅读时效
  阅读的低效是因为无序和盲目。尽管我们希望学生的阅读能够尽量广、博、杂,但中学生的各科学业任务和升学压力决定了中学阶段的阅读必须有所选择,力求时效。所以,开展学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首先需要老师是一个成熟而专业的阅读者。老师博杂又高品位的阅读使他具有专业化的阅读眼光,能为学生去粗取精,挑选出经典的阅读书目。如: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必读书目,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必读书目,历史、地理、科学、人文、风俗必读书目,传统文化必读书目等。其次,老师对各阶段学生必备的阅读素养、必须培养的阅读能力有专业化的研究,清晰地知道要通过一本本经典书籍阅读要达成的目标。这些阅读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阅读者个体生命成长类目标。如:反思生活促进生命成长的目标,传承与创新古文化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生活智慧的目标。二是提升阅读素养、培养阅读能力的目标。如:理解与运用文字的能力,从各类文章中建构意义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与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整合解释与联结运用的能力,评价与批判的能力,联想自我生活反思的能力。三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索出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阅读方法。最后老师还要进行了专业的阅读策略研究,摸索出了可操作的阅读方法。
  (二)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让学生体验、积累并形成好的阅读方法
  因一部作品体裁的不同,会有不同阅读门径和阅读方法。如学生阅读小说类作品,则可采用三遍阅读法:第一遍阅读是通读全书,感知全貌。全班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心自主地阅读文本,自由自在地与文本对话。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同一本书,然后写自己的读后感、好书推荐词、阅读汇报交流发言稿。第二遍阅读是建构全书知识体系,合作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师生一起观看学习了学生的第一遍阅读成果后,老师针对学生阅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第二遍阅读,老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按章节复述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列出情节提纲,画人物结构关系图,梳理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提炼章节主旨意义(如果小说篇幅较长,则学生各小组各自选择小说中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部分进行第二遍阅读)。然后请学生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答案,再上网查阅相关文学评论,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答案。最后学生各小组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的答案展示在班级阅读展示墙上相互交流,看谁的问题提得有质量、有深度、有创意,谁的答案切中肯綮。第三遍阅读是主题式深入学习型阅读。老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各小组再读原著,合作探究寻找答案。如以《水浒传》为例,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 《水浒传》中的“义”有哪些内涵?你认为梁山泊为何最终走向末路?2. 《水浒传》中人物描写非常精妙,你学到了哪些精妙的人物描写方法?3. 《水浒传》的情节安排非常巧妙,你学到了哪些小说的结构艺术?4. 你怎样看待梁山泊曾经的三位“大王”,宋江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
  如果是读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类书籍,则可采用问题引导式阅读方法,同时借助擂台赛、沙龙这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与兴趣。如学生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先向学校提交了在年级开展《谈美》擂台赛的活动方案取得学校支持,然后向年级各班发布擂台赛的活动流程与时间安排。各班初赛,选拔三名同学组团代表班级参赛。在活动方案的后面,我已经附上了各班初赛要使用的填空题,选择题,论述题(如:为什么朱光潜先生认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辩论题(如:你认为美是无用的,还是有用的?)。这些题是老师先读《谈美》后出的测试题,试图以这些测试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带着目的去阅读、去寻求答案。这种做法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本谈美的文艺理论性著作,学生读得很积极,很仔细。不仅读了,还用笔回答了一个个论述题。在班级初赛上,学生们全员参与,开展了激烈的比拼,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不分胜负,最后在论述题和辩论题的pk上才定出了胜负。我也邀请了其他的语文老师一起参与活动,并请她为孩子们总结阐释自己对美的看法。擂台赛结束后,同学们写一篇《谈美》读后感相互分享,老師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写的读后感《做一个“真美人”》,将活动推行高潮。如学生读蒋勋的诗词文学评论著作《从〈诗经〉到陶渊明》,则采用的是教师借课堂教学先给学生建构如何鉴赏评价一首诗歌的途径和方法,再让学生选择一首《诗经》上的诗,一首汉乐府,一首曹操或陶渊明的诗,写鉴赏评论相互交流。再让学生读蒋勋的《从〈诗经〉到陶渊明》,寻找自己的鉴赏评价与蒋勋的区别在哪里,重新修改自己原来的鉴赏评价。最后才开展班级“读蒋勋《从〈诗经〉到陶渊明》沙龙”,然后才是年级沙龙、年级优秀读后感评选。   如果是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则可采取打破篇章壁垒的群文阅读形式(也可称为主题式阅读)。以《论语》为例,可将《论语》一书以孔子论“孝”“仁爱”“诚信”“学习”“智慧”“忠恕”“为政”等主题进行群阅读,那么学生将很快建立一个知识体系,也让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归纳、整理式的阅读。因为传统文化的文言理解障碍和学生的生活阅历的局限,可让学生在进行主题式群阅读的同时,阅读于丹的《〈论语〉感悟》、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零的《丧家狗》,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理解与名家的阅读理解进行联结比照,学生的阅读理解自然将走向深入。
  如果是对散文、历史、地理、科学、人文、风俗的阅读,要求学生边读便勾画关键词,做阅读批注,画思维导图是很不错的阅读方法。我曾经要求学生将《阿房宫赋》《六国论》《种树郭橐驼传》阅读之后,以畫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学习总结,效果也很不错。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既有利于学生做思维上的归纳梳理,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以拓展外延,纵横联结的方式“深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与探讨
  月亮的皎洁是因为乌云的衬托,红花的鲜艳只因为绿叶的陪衬。一本书籍的经典往往是在与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和别的相关著作的联系比较中彰显出来。比如我们让学生学习《论语》,学生并不一定能深刻体会到《论语》中的思想观念对现实社会的意义。如果让学生在阅读《论语》的同时,阅读陈忠实的《白鹿原》,就会明白一个中国人遵守儒学价值观念的意义何在。如果这时再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塾师老汪,就很能理解老汪深入骨髓却又无法言说的孤独,以及产生这样孤独的根源。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进行跨学科的拓展,让学生读《中国通史》,学生便可清晰地看到孔子的儒学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它的兴盛与没落,以及这种儒学思想没落之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多部经典名著同阅、纵横联结、拓展延伸中,学生对《论语》的解读会越加深入。而且从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说,联结运用、反思批判本就是我们渴望培养的高阶阅读能力。总之,学生的阅读眼界越宽,思考问题就越可以触类旁通,就可以比别人看得更全面、更深入。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推行“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已势在必行,如何深化“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方法有很多,但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不外乎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唯愿所有的语文教育者都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中来,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盲目无序的低效状态。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解读[J].现代语文,2004(4).
  [2]黄淑蓉,杨涛.从“学习方式”中领悟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赵长河.寻找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着力点[J].语文建设,2017(34).
  作者简介:
  余淑英,重庆,重庆市长生桥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关键词:数学;创新;能力  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世纪教师的职责。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扎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已经与生活与生产密不可分。生物技术依靠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在我国各行各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由于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提升我国生物技术的综合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了生物技术在动植物上的应用与研究,并对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生物技术;动植物;发展与应用;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化学工程生产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社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化工行业必须创新生产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化学生产的效率,大幅度的节约能源和时间,实现了短时高效的生产模式,从而满足社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作用,提高社会对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视,从而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掀起了一阵狂热的浪潮,电子商务在我过城市发展状况较好,甚至已经出现了饱和的状况,但是我国农村地区仍然处于一片待开发的状态,电商巨头们的触角正在伸向农村地区。本文主要是探讨我国四川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状况,进行电商物流的SWOT分析以及提出笔者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SWOT分析  近几年来,四川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网
Hi, I will introduce a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enterprise with a history of 112 years. I will report to yo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nterprise of Chinese pate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地铁交通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接触网是地铁运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地铁交通能否正常运行,还对地铁运行质量与运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地铁接触网的运行能力与故障处理方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首要关注的课题,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就地铁接触网常见故障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很多高校在对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与社会的发展需求错位的情况,人才培养是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改变。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应用型人才的缺乏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更加倾向于应用型人才,实际的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大都忽视了这一点,这对人才的发展是极为不
摘 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就像汽车的引擎,只有找对钥匙去发动,才能让他们的百匹马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尽情驰骋在知识的高山、平原。笔者就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促进他们自主发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自主发展;导入;探究;生活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切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技能,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电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单片机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且携带方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技术当中,本文将对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电子技术中单片机的应用,希望能够对从事单片机研发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单片机;电子技术;应用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