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思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当大地慢慢冰冻的时候,山村也迎来了最闲适和静怡的日子。
  黄土地里的麦苗被白雪覆盖,安然等待春暖花开。
  院子周围土墙上的几蓬衰草顶着薄雪,在寒风里颤颤巍巍地抖动。正午时分,消融的积雪顺瓦片往下流,还没流落到地面,就在寒风里结成了冰凌。冰凌像晶莹剔透的利剑挂在屋檐边的瓦片上,阳光被冰凌切成一绺一绺的,热气全无。几只麻雀披着厚厚的袄,时飞时栖,“喳喳”低语,试图在雪地里找到充饥的食物。


  爷爷坐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炕头的火炉里炭火烧得正旺,红彤彤的火光把爷爷的脸也映得红润起来。
  火炉上罐罐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袅袅绕绕飘在小屋里。

  我趴在爷爷旁边,爷爷用他粗糙有力的大手摸着我的头。这时候,我就会体会到,有种融入生命的温暖,那种温暖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

  这时候,爺爷会讲一些遥远古老的故事给我听。那故事,带着神奇的力量,伴着爷爷的声音,同屋里的热气一起荡漾。我沉浸在这样的故事里,想象着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事。想象着自己是故事里的一部分,憧憬迷恋。
  这样的故事爷爷永远都讲不完,就像他精心耕耘的土地。地里庄稼一茬接着一茬,收了再种,种了再长。
  窗外依然很冷,在爷爷身旁却温暖如春,安心,踏实。此时,便有了一种虚幻的错觉,仿若这并不是冬天,冬天只是路过,不会影响窗内的流年。这样的时光,将会永恒,爷爷也会永恒。
  在爷爷苍老温暖的声音里,我的思绪往往会跑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想着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世界。慢慢的,思绪越来越模糊,直到沉沉睡去。

  醒来的时候,火炉依然很旺,我身上盖的是爷爷的粗布棉袄。


  爷爷每天和泥土打交道。他的手像苍老的树皮,连指肚上都是一个一个皴口。皴口向两边撕扯,血从口子里渗出来,和着泥土结成硬块嵌在皴裂处,稍稍一动,血就流了出来。
  偶而,爷爷会把猪油烤热消融,让消融成液态的猪油滴进皴口里。猪油滴进肉里的那一瞬间,能感觉到肉发出“嘶嘶”的声响。
  幼小不懂事的我仰着着头问:“爷爷,疼不疼?”
  爷爷用他布满裂口的手摸着我的头,疼爱地说:“不疼,不疼,猪油填了,皴口好得快,就不妨碍干活了。”
  现在想起那样的画面,心里像针扎一样。哪里会有不疼的?他是忍着疼的。爷爷说不疼,是因为他知道再疼也得用双手撑起一个家,他更不想让幼小的我为他心疼。


  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天总是那么蓝,风总是那么轻,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馨香,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爷爷拉着我的手走在田间小路上,小路旁有小草,有小花,还有栖息在小花上的黄蝴蝶和白蝴蝶,不知名的虫儿在草里钻过来钻过去。我边走边摘野花,不一会儿,一束五颜六色的花就散着芬芳开在了我手上,摘了花还不够,仰着脸让爷爷把蝴蝶扑来趴到我手里的花上。爷爷用草帽扑,我钻草丛里追另一只还在翩翩飞舞的白蝴蝶。呼唤声和笑声洒满一路。
  桃树上桃子熟了。爷爷用手捏一捏,摘下一颗又红又大的,用自己粗布衣裳擦得干干净净,递到我手上,“快吃,刚摘的桃子甜。”我接过桃子捧起来大口咬,桃汁顺嘴角流了出来。
  树下有被风打落的桃子,爷爷捡起一个,擦也不擦就吃起来,他吃得真香啊!比我吃得还香。可他从来不让我吃掉在地上的桃子,他说:“爷爷肚子好,你还小,吃了会肚子疼的。”


  农历二月,春天匆匆赶来。土地开始消融,村口的柳树也挂上了忽隐忽现的绿色。
  这时,村里会来走村串巷的货郎。货郎挑着货郎担,担子两头是有透明玻璃盖的小木箱。箱子里装着村里人日常用的针头线脑、小镜子、小梳子,最多的是扎头发的彩色头绳。
  吸引着我的是一种红色绸带,亮亮的,滑滑的,我曾偷偷摸过,像水一样柔软。
  我们贪婪的目光货郎看在眼里,他先把担子平稳地放在村口显眼的地方,然后“啪”一声打开玻璃罩。装作不经意地在我们脸上瞟过来瞟过去。等我们的脸快贴到木箱上时,他就朝我们喊:“多漂亮啊,让你们家大人买一条吧。”
  有的孩子风一样跑回家,又失望地回来了。生活拮据,哪里有闲钱买绸带呢。
  我也往家跑,跑回家拉起爷爷往村口走,爷爷边走边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爷爷总是咳,有时候咳着咳着气就上不来了,憋得满脸通红。他说:“没事,爷爷抽旱烟呛得,少抽烟就好了。”
  到了村口,爷爷看着木箱里的绸带,摸摸我的头发:“是好看,给我家妮儿买一条,等着,我去拿钱。”说这话的时候,爷爷像一个大富豪,咳嗽着回家拿钱去了。
  很长时间,他手里捏着一毛钱走来,问货郎:“买一根红色绸带,搭上一根绿色头绳吧?”货郎瞪着爷爷,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爷爷把红色的绸带扎到我头发上。我一蹦一跳在村子的巷道里来回跑,手里牵着的绿色头绳随风飘动,犹如牵着一绺春天。惹得小伙伴们羡慕不已,爷爷脸上笑出了花儿,一迭声地喊:“妮儿,慢点跑,看脚下的雪水,可别摔倒了。”


  我慢慢长大,爷爷渐渐老去。咳嗽一直让他备受折磨,清贫岁月里,爷爷怕花钱不去医院,咳急就吃几粒咳嗽片,自己扛着。
  那年冬天,天气异常冷,雪在院子里积了厚厚一层,一点消融的迹象都没有。
  爷爷病得很重,他躺在炕席上,变得那么瘦,那么小。咳嗽声在小屋里此起彼伏。除了咳嗽,爷爷一动不动,眼睛始终闭着。我在他耳边叫:“爷爷,你快坐起来吧!你坐起来就好了。”他微微睁开眼睛,很吃力地,边喘边说:“爷爷躺下缓着……缓好了给妮儿挣学费呢。”
  然而,农历腊月二十八,一个漫天飞雪的夜晚,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30多年过去了,想起这些,我依然泪流满面。
  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不会让爷爷把手用猪油烫得“滋滋”响。
  一定不会让他忍着巨大的痛苦,咳到满脸通红。
  一定把最好的桃子留给他吃。
  然而,岁月如流水,一切都回不去了。时间不会因为你的遗憾而停留,更不会等到你觉得有能力尽孝的时候给你机会。
  “子欲孝,亲尚在,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而我,只能在这纸上,用笔尖流淌的墨印诉说我的思念。
  流年婉转,婉转流年,雪来雪去,思念不改。飞舞的雪花啊,请帮我带上这份思念吧。带去给天堂的爷爷,冬日严寒,让他穿暖点,别再冻了手,冷了身。
其他文献
摄影是减法,这几乎是许多摄影老师教导我们的不二法则,但“艺无定法”,我们现在来探索一下摄影的加法。在数码的二次创作中,加法似乎有着一定的魅力,正确合理地使用加法可在增加画面视觉元素的基础上增强作品的信息量,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素材1:/ISO:1600度F4.0 .1/30秒。    素材2:/ISO:100度 F4.5 .1/50秒。  前期拍摄  作品摄于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巧遇的藏族
2008年已经开始,中国闪亮登场。  你在其间,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无论你是何种角色,都不要被历史的大潮淹没,或者冲刷去你的独立存在。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引自《南方周末》        白色系列(西点)  这是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为一本时尚类杂志拍摄的美食大片。我希望能为这个主题带来一种不同以往的亲和力,所以用揉皱的纸和白色的烤盘做背景,同时形成
苏珊娜·莱布  摄影有一种双重力量——既提供记录也创造视觉艺术作品。苏珊娜·莱布正是一位善于利用这种力量的好手。 曾供职于《纽约时报》,专门报道美国白宫和国会大厦新闻的她,凭借个人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普利策奖以及白宫新闻摄影师协会的荣誉。    《超级美国》这一系列照片审视了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美式偏好——一种被赋予的愉悦。消费主义氛围下,消费已然成为一种自我归属的体现。透过镜头里所展现的美国式快
爱国者继2005年成功推出V-60、V-80等数款自主研发的数码相机之后,近日再次发布了其最新成果——超薄DC-V68数码相机,这款产品拥有19.9mm的超薄金属机身、519万像素CCD、2.5英寸超大LCD显示屏等时尚主流因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一个新水平。    超薄时尚机身  爱国者DC-V68数码相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精致。它的身材和做工基本上和佳能的IXUS系列、卡西欧的Z系列、三
在中国摄影大师圈中,郎静山作品的特色恐怕是最鲜明的,甚至在世界摄影艺术圈中,郎氏风格的集锦摄影都是独一无二的。    百岁高龄的郎静山  对郎静山的了解,今天的摄影人更多地知道是郎老之名,而不是他的经历和他的集锦摄影之实。许多人赞美他,但是却很少有人学他,完全不像陈复礼等人把港澳沙龙摄影引入大陆后,有无数专业和业余摄影者争相效仿几十年的壮观景象,不由得不引人深思。  翻阅郎静山的摄影作品集,立刻就
欧洲或美国的士兵们在战壕里经常拿出来看的照片无非两种:家人、恋人的;当红明星的。而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看的照片,除了前者以外,还有一张广为流传的《我们热爱和平》。  这是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人民日报》编辑阙文摄制的。这张照片在当时《人民日报》的“黄金地段”上发表,当年的10月份,就被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安靖和邹雅制作成了大幅的招贴画,照片原来背景上有些树枝,经过剪裁和修整,加
策划_姜路娜    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婴儿降生于人世间,她在母亲的怀抱中,在摇篮里开始了她一生漫长的旅程。  摄影人常常感慨地说:“《大众摄影》月赛就是摄影的摇篮。”的确,自1981年《大众摄影》开辟“月赛”栏目已有27年,从这里曾经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摄影家,成千上万的摄影人在这里出发,又有多少名家重返这里向后来者敞开心扉。  “月赛”已成为一个品牌为摄影人备受关注,同样她也是为摄影人搭建的一个展示
2021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火了,火得理所当然又出人意料。而随之红起来的是剧中一胖一瘦两位女演员:贾玲和张小斐。她们为电影一起跑宣传,配合默契,关系看上去非常亲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亲密并不是为了做宣传而现场“伪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亲密。因为这一胖一瘦两个姑娘,不单是工作中的“上下级”“好搭档”,还是生活中的“真闺蜜”,有着令人羡慕的“神仙友情”。 哪怕还在十八线,我也始终相信你
2007年11月24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历时三天的会议,288位来自全国的摄影代表见证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主席团的产生,并通过了《关于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  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不久召开,恰到好处地将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摄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创新中,把摄影事业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本次大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址—
总会想起说到江南水乡古镇,似乎人们的目光总是离不开周庄、乌镇。其实,在江浙一带还星罗棋布着许多优雅秀美、保存有真正原生态乡土气息的古镇。虽然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和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有的只是那些往来的轻舟和小桥下恍惚斑驳的人影。其中有四个最具个性的古镇,赫赫有名的“江南四大才子”经常在此吟诗作对、饮酒交游。巧合的是这四个古镇的个性与四位才子分别对应,简直是浑然天成的“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