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燕:性服务进行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还是不脱,已经不成问题。为公益、为电影、为博眼球,或者是为炒作,即使没有“干爹”,只要敢裸露无底线,就有人敢围观。
  按理说,几年前就在天涯脱过了且算不上是美女的流氓燕已没什么机会再登各大网站首页了,除非有更劲爆的“料”。是的,摇身变为“叶海燕老师”的流氓燕因为COSPLAY了一把“失足妇女”,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性服务,再次将娱乐的激情推上八卦的巅峰。
  自愿调查体验生活还不够,叶老师还玩起微博直播,木子美忍不住指责了:劳动态度不端正。
  微博直播性
  好事者写了一首诗给叶海燕老师:当人间的名妓/纷纷弯向权贵/一个女人/把自己/奉献给农民工兄弟/裸出人性的光芒/击碎/文明的丑恶与虚伪。用来歌颂她的无私奉献。而卧底“十元店”,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性服务是她今年年初做的“义举”,再度引发了热议。
  “今天我提供第一个免费性服务的是个农村孩子。他在门口转悠,问多少钱?我说你给多少钱?他说十块钱可以吗?我问他多大,他说18。为什么来这种地方,是不是处男?他似乎听不懂,扭头要走。我说,来吧,我跟你做,不要钱。然后帮他戴上套子,告诉他出门去玩一定要带安全套。”
  “我一直担心安全套会成为卖淫嫖娼的证据,刚开始不敢把安全套放出来。可姐妹们说,怕不了,要抓随时抓。再后来我就豁出去了。我一个单亲妈妈,没有固定收入,没有房子,没有工作,要养活两个人,卖淫,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叶海燕拿着手机,一遍一遍地刷着微博,详细地叙述着自己的接客过程,迅速引起了各方反应,要知道,那时她有着15万的粉丝。网友问:她疯了吗?律师热议:网上招嫖直播,扰乱了社会治安。
  她云淡风轻地说起了自己卧底“十元店”的初衷:一是以免他们被警察抓,处以高额经济处罚,被合法抢劫;二是为解决基层百姓的性需求,缓解社会压力做出努力;三是用我的高风亮节对比政府的麻木无情,希望对他们有所触动。
  但这样的解释在网友们看来显得有些牵强,她的耐心也逐渐被消耗殆尽,终于向来特立独行的叶海燕在挑选回复网民各种质疑时,强硬表态“所有说炒作、作秀的混蛋,请你们滚蛋!”
  现在的“叶海燕老师”,虽然改了称呼,却依然是当年“流氓燕”的做派。骂完之后,她还是“秀”起了她爱的黑色黛安芬90C的文胸,继续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说着自己爱说的话,不管别人爱不爱。
  在叶海燕的微博身份备注上,她这样“点评”自己:有政治,有色情,有裸体,还有主义。
  网络红人路
  几乎每一个提到叶海燕的人,都会不自觉提及她是“网络红人”,叫“流氓燕”。毕竟,叶海燕是因为这两个关键词而走红的。
  2005年的“流氓燕”几乎是前两年木子美、竹影青瞳的集结。她既有木子美式的文字内容,又有竹影青瞳式的图片。在人们似乎对网络“性写作”审美疲劳时,流氓燕制造出了天涯服务器的一度瘫痪。
  她所面对的指责,如同过去两年对木子美与竹影青瞳一样,这种指责的潜台词针对的是这三个女人网络行为的功利性及其既得利益。
  “网络这个东西真的是很奇怪,一夜以前你可能默默无闻,一夜之后你却可能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焦点。而这一切的发生,并不需要你在生活中刻意去做什么,只要你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坐在电脑前打点出位的文字,再或者卖弄点风骚,实在还不行的话,来个一脱到底,包你一炮走红一夜成名。”
  那时的流氓燕似乎早准备好不畏惧毁誉,她说:“我没有钱,我一样要享受人生,我一样快乐。我没有美丽的五官、漂亮的身段,可世界仍然属于我。我不会因为你的好恶而放弃我在人间的所有权利,我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你们的赞誉而活。”
  除了敢裸,流氓燕还是个从良的女权主义者。2005年12月6日,流氓燕在天涯以一帖《爷,男人我肯定要,牌坊我也拿走了!》正式扛起“新女权主义大旗”。开篇明义——“男人们常爱骂女人,‘别做了婊子又要立牌坊!’我说,婊子我当,牌坊我也要!您的意思怎么样?您又能怎么样?最多骂我不要脸,那我告诉您,脸我也要!这就是女权。”
  之后的日子里,流氓燕正式进入“公益事业”。和众人质疑她发裸照的功利性目的颇为相似的是,她还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夏花禁果》。2006年,她創办“红尘网”,标榜“中国第一个关注妓女的网站”,“给红尘女留个未来!”可这些也没能引发多大的关注,直到微博性直播才再次轰动。
  在流氓燕的文章中,她曾提到有个很小的女儿,流氓燕说:“我并不是一个淫乱的妈妈。”但情色终究生就了她。
  想找个“家庭妇男”
  也许是不想再做单身妈妈了,抑或是想帮女儿找个爸爸,5月2日,叶海燕在微博上开始征婚: 陪我过一年苦日子,你愿意吗?我想找个家庭妇男陪我一年。如果你对我好,我一定会珍惜。做叶海燕的男人,你不会后悔的。
  这不是她第一次征婚。2011年7月17日,流氓燕就网上征婚了:我前面一段时间,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第二次又遇人不淑。但我一直很想成家。有网友问,所有男性朋友,愿不愿意娶一个性工作者为妻。在这里,我也想问一下,有人愿意娶我吗?我不计较财富,相貌,年纪,只要求三点:人品好,支持我的工作,没有债务并能自己养活自己。
  事实上,流氓燕也好,木子美也好,每一个网络红人的征婚都伴随着炒作的质疑,尽管她们都一再地强调,征婚是为了一份真感情,但是谁又能确认它的真实性呢?
  而地球人都知道,流氓燕曾大声嚷嚷着要睡李大同。李大同是《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创办并主持《冰点》专版十年。《冰点》作为《中国青年报》王牌栏目,多篇报道引起重大社会反响,却于2006年1月24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突然停刊整顿,李大同被撤了职。
  这时,流氓燕在博客里迫不及待地给李大同写起了让人脸红心跳的情书:“大同,亲爱的,在千万人中,我突然发现了你英俊挺拔的身姿,你那让所有男人羞愧的阳具一直硬硬地勃起着,你性感的唇,你雄鹰一样锐利的眼睛,还有你那颗赤烈专一的心,都令我如痴如醉。大同,请你接受我的爱!不要放弃我,不要躲起来,生我们同床,死我们同穴。”
  在网民们的祝福、谩骂、拍砖声中,流氓燕继续表达“爱意”:“大同写的稿子,是震撼人心的真话,都是对人民有利的真话。我与他素不相识,今天才知道有他这样的一个人。只恨相识太晚,有种的男人不多了。”
  网络红人成名四部曲
  第一步:网上疯狂发照片
  如果想在网络上有点小名气,光靠文字恐怕不行,发几张照片能大大增加帖子的人气。把这招用得炉火纯青的非浪兄莫属,他以此炒红了天仙妹妹。
  第二步:沟通版主博出位
  在发帖之后,光把帖子晾在那儿显然是不行的,与版主的及时沟通,把帖子放在论坛的醒目地位是走红的必要步骤。
  第三步:写手炒作搞论战
  网络红人在走红过程中,还有一些必要的技巧。曾成功包装出流氓燕、二月丫头的知名版主陈墨强调话题的引导和放大,还有正反双方的争议。如果是一个相对负面的人物,批判的言论多了,就会组织一些写手,挺一挺他,引导一下话题,同时删除一些攻击性的言论。即便是在网络上炒作,也要严格控制尺度。
  第四步:媒体互动才算红
  “在一些知名论坛,潜伏着大量的‘卧底记者’。”一位知名版主介绍说,他们往往将一个热点人物推出十几天,就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主动联系,要求采访。
其他文献
一  那天下午,人很多。  盛达公司生产部副经理、质量部经理,贾副总、陈副总工程师都在,仓库主管感觉到了眼下这事不同寻常,脸上严肃起来,几个保管员也都噤了声,写记录的写记录,归置物品的归置物品,一时间,成品库显得很安静,空荡荡的。几天前,盛达公司的一个业务员到一个厂家开拓业务,无意中发现这个厂家竟有M5,包装上还贴着盛达公司802车间的标签,生产日期是一年前。而三年前,802车间就停了产。这个业务
电影中国:我们对影院发展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我们目前有6个合约,加上目前在运营的4家影院,明年会开到10家。并且我们有自己的基金公司,资金不成问题,未来会不停的拓展,我觉得影院高速发展的势头不会持续太久,可能到2018年跑马圈地的过程也就走完了。  电影中国:不少影院都开始建设自己的平台系统,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  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总部网络管理的平台系统,硬件外包给其他厂商,软件由我们自己写,
最近,一则“宿舍两40万”的消息,在南京大学小百合论坛上被热议。原来,是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5名毕业生,一同进入了一家软件公司,成为软件工程师,而该公司给出的年薪为40万。  在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中,竟然能有应届毕业生获得年薪40万的工作,这样的业绩,多么令人惊叹。惊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出色的应届生,又是如何“炼”成的呢?  要想解答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听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话虽如此,但要想真正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挥斥方遒的统帅,也得从把几个小兵带好开始。  “夹心饼干”可不好当,当你真正成为中层管理者的时候,你会悲催地发现,你不再是那个只要理解上司指令、执行决策就可以的人了,自己成了一个团队的衣食父母,既要领会公司决策、制定部门发展规划,又要激励下属,让大家把劲往一块使,还要协调周围的各种关系……  “人性其实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哪个国家或
明朝初期  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1895年  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并在签订前的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1943年12月  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1945年  《波茨坦公告》
拯 救  在我之中,有另一个我。  在我之外,在我不可触碰之处的触碰。  在我之外,也就是在  我最里面的里面。  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不同的  声音中有同一个译本。  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穿着长长的黑裙,  弯曲着身子,将脸埋在教堂的石壁上,久久  地埋着,  对那个存在说话、流泪、说话。糟 糕  “她说她爱他,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不,卡佛说错了。这当然糟糕,  却又完美。就像断臂  维纳斯。
《人民日报》评论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以及时评等,但1977年出现一个新称谓,即“特约评论员”。  胡耀邦办杂志  1977年3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正式恢复中央党校。党中央决定由华国锋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汪东兴兼任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调胡耀邦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主持中央党校工作。在筹备复校开学的过程中,胡耀邦组建了一个人数很少的“理论动态组”,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创办了一个内部刊物,叫做《
第三天,我们才第一次说话。  第二天,主办方为作家们举行了欢迎宴会,地点是大学校园。草坪上面支了八九个白色伞形帐篷,围成一个很大的圆圈,离远了看,草坪好像绿色的水,帐篷好像白莲花。帐篷下面的塑料桌子铺上了桌布,用一次性餐具取了饮料和食物的人,随意选择位置坐下。  宴会从下午四点钟开始,到傍晚时分,阳光仍然灿烂,同样灿烂的是人们的笑容,到处都是咧开的嘴巴和整齐的白牙。草坪中心突然传来调试麦克风的声音
1978年春至1980年底,习仲勋受命出山,担任“文革”之后的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时间虽然不长,却正处在历史大转折时期。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可以说大事、难事、突发事件不断,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顺应和引领历史潮流,是对高级领导干部能否称得上是政治家的一种考验。  事实证明,习仲勋很好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他的历史使命,至今,关于他在广东“维稳”的诸多鲜活故事,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许多经验都值得现行干部
向 晚  看起来,在垂暮的天边  我们如一行归雁倦怠时的恍惚  河岸上的绿道,向暮色吹响铜号  瞧!水波迷人的纹饰  一件器物,安置下它的静穆  如落霞,挂在弧形的视界  夜的爪子薄雾般轻巧  身旁的小叶黄杨,匀净地呼吸着  月光送来的晚风  路上,时间剥笋似的  轻响——细微的哲学开始变质  从生活一直绵延到天尽头  偏偏有人选择坐下来  大地上的事物,唯草木在场  在肉欲的温度里,抵达夜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