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心会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首语浅意深、清幽淡远、诗意盎然的七绝。诗以问而不答,却又不答而答的奇妙形式,抒发了诗人酷爱自由、向往自然、纵情适意的生活态度与生命情趣,也反映出他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美学追求。
  说是“问答”,实际上是“问”了却没有回答——“笑而不答”。说“不答”吧,后两句又是通过具体形象描绘,提供“何意栖碧山”的确切答案,可说是不答而答。其中的奇思妙趣,颇似王维的“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之句。问的是出世还是入仕之理;答的却是唱着渔歌,放舟浦中深处——用形象、用行动来回答。如果径直地说:“当然退隐为好。”那就过于直白,完全丧失了诗的味道。
  诗中的碧山,实有其地,坐落在今湖北省安陆市,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处。但也完全有可能是诗人的泛指,即可作青绿苍翠的山峦来理解。切合“别有天地”之说,通篇扑朔迷离,鲜活跃动,接转轻灵,摇曳生姿;且虚实相兼,景情并茂,极饶韵致。
  其实,全诗的要领也就在“别有天地非人间”七个字上。“人间”是什么样呢?诗人自然清楚,是黑暗的社会现实,宦途的崎岖坎坷,官场的钩心斗角,是困踬穷途、始终不能如愿、充满悲剧色彩的个人遭遇,是试图超越却又无法超越,顽强地选择命运却又终归为命运所选择的嗒然无奈。但他一概略去不说,只说“桃花流水”的美妙、寧静,清空的“别有天地”。这里显然是暗用陶潜《桃花源记》的故事。寓意深邃,意境悠远,引人深思遐想。
  诗评家赵其钧指出,全诗虽只四句,但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
  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中,曾以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为例,说明“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的道理,认为这些诗句“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主体,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把理想信念的引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更大化发挥“大学语文”课程集人文性、思想教育性及工具性于一体的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智成熟,助力其职业化道路健康前行,培育国家栋梁。
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成为热点教育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1979-2021年历年中国知网相关文献中研究热点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可将校外培训研究划分为起步阶段、市场化分析阶段、公平性探讨阶段和治理研究阶段等四个阶段。校外培训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包括校外培训规模、参加校外培训的原因、校外培训产生的影响和治理校外培训的对策。未来的校外培训研究要加强校外培训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教育变革方面的研究、加强校外线上培训研究和构建校外培训治理长效机制的研究。
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分析体系是按照“范畴—价值—要素”的认识逻辑,基于弗雷斯特·W·帕克的课程理论,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实际和基本课程要素,在对已有课程规范方案分析工具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构建的兼顾理论分析、要素分析和价值演绎的分析体系。运用该体系对我国D市200所初中的课程规划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现有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方案的专业性及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导向没有充分体现;利于个体多样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结构尚未建立;知识的综合化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不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课程实施明显欠缺;区域、校际差异
义县是辽宁省十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46698名贫困人口如何脱贫?151个贫困村如何销号?贫困县如何摘帽?责任沉重如山。依托农村“三变”改革,用好人才“金钥匙”,让人才在脱贫攻坚中握指成拳,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   党政人才下沉扶贫一线,让实力更“硬”。今年79岁的张志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家的500多公斤梨出现滞销状况
为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企业落地落实,海城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名书记驻百企,互动共进促发展”活动,从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选派党员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2020年11月底,第一批44名选派干部已下派至企业开展工作。  尊重非公有制企业主体地位,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活动立足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