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全社会成员的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历史新时期,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塑造现代人格。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个体价值 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需求 现代人格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努力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以学生为研究和工作对象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并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根本任务。因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所在。
  
  一、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所谓人的发展,就是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等方面全面的、自由且充分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2]所以,马克思主义争取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单个人的发展,而是要使“任何人”即 “全体社会成员”都普遍地得到发展。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个人,”[3]当然,这里“一切能力”并不是要你行行精通,而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心智、体能、业务、品格等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以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生命体存在和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2、才能的多方面发展,即学生个人要成为多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必须按照学生的本性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因为只有真正的劳动交换才能给学生个人的活动带来全面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社会的人,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而作为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必然要求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所以,全面发展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和健康体魄。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联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不容忽视的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生存、成长、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需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构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个基本方面,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尽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中,社会价值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价值也包含个体价值在内。然而,在长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只强调党和国家的需要,而忽视了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实现自由和谐发展的需要;往往只重视党的政治理论、思想伦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智慧、技能、业务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是由于尚未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到“现实的人”的位置上来,未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对学生的个体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独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做法不仅与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存在距离,也背离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要人、物一起抓,经济、政治一起抓,思想、技术一起抓。但又必须把人的工作放在首位。马克思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生产力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它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工作,也是提高劳动者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的工作。人的思想觉悟、认识能力、业务技术提高了,就能在生产劳动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互相促进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明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的,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目标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挥,是学生个性的丰富完善,是人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时代特点和人的素质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当代中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重要、最迫切的是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影响人的人生轨迹。”一切为了人,并依靠人的观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深入人心。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即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正突出地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学生自身的发展问题已经推到了日益突出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轴心,把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塑造现代人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一个人要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从一无所知到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学习社会规范, 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取得社会生活资格。也就是说需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特征决定了人的自身成长发展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制约,是社会环境和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生物体。一个学生只有首先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并以社会允许和接纳的方式行动,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对学生参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社会要求势必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化是学生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起点。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4]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途径,主要是通过对该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和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个体对现存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认知,掌握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道德生活和法律生活的知识与技能,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使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学生是社会的人,必须与他人、群体、社会保持合理的关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社会,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作用和价值,接受一定的价值规范体系,从而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建立全面和谐的关系。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需要,是完善思想道德的需要,也是塑造现代合格公民的需要。
  2、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物质生活的增长和丰富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并给予深刻的影响。但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并不等于精神的进步。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转折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多元文化的冲突,价值观念的碰撞,以及中国自身的变革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热衷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把感官的刺激看作人生的唯一目的,极力鼓吹物质生活高于一切。这些腐朽的人生哲学不仅侵蚀并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影响社会群体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才能克服学生的片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学生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与进取精神,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要倡导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学生社会心态的引导调节,激发学生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愿望,引导学生不仅要摆脱贫困,而且要摆脱愚昧和庸俗;不仅要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各种腐朽现象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大力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高尚的精神品格。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当前,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学生对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的渴求十分强烈,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学生调节适应社会变革的心态,体现其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需要,给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心理负担日益加重的当代学生以温馨的心灵抚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烦恼,疏导情绪,恢复心理平衡,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竞争。努力营造尊重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3、塑造学生的现代人格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而且是人的现代化。学生必须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念、道德品格、能力水平、思维方式和主体性意识的现代化,这正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摆脱旧的思想观念中的那些依附性、保守性、被动性的束缚,时刻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积极参与意识和主动创造的精神;帮助学生扭转沉溺于物质追求的、片面、狭隘的精神生活状态,消除不良人格心理,促进人性的丰富和张扬;通过向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们的思维从狭隘的视野和片面的思维方法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这也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也就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内在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掘,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更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129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妊娠期慢性应激是否通过子代海马神经元内质网应激,激活PERK,促使e IF2α磷酸化,引起BACE1 m RNA翻译增加,最终导致BACE1蛋白含量增加,从而促进Aβ的生成。(2)通
目的评估6月龄婴儿发育行为迟缓的检出率,进一步探讨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和孕期过度增重与6月龄婴儿发育行为迟缓的关联强度。方法基于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研究,自2013年5月到20
【目的】   2,5-己二酮是正己烷在机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本课题研究2,5-己二酮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正己烷的雌性生殖毒作用的预防和控制及其机制
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为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有机溶剂。近年来,其对男性生殖系统影响的报道越来越多。前期研究结果表明CS2可导致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