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校友资源纳入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口碑。目前虽然国家经济大环境稳中有升,回暖趋势明显,但对行业用人需求的刺激并没有立竿见影,2015届毕业生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校友资源 就业指导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3-01
  应届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局限于学校就业中心发布和辅导员指导。当涉及到具体岗位的详细工作内容、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和行业内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等毕业生所关切的其他就业相关信息时,学生在现有就业指导体系下并不总能得到确切的信息和完美的解答。要想解决好现有就业指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力量,更要挖掘和利用广大的社会资源,一起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添砖加瓦。
  一是榜样引领作用。校友的今天就是在校生的明天,一提起校友,在校生都感到由衷的尊敬和加倍的亲切。校友在行业里已经打拼过很长时间,其中不少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对于从业个人和行业整体的发展都拥有发言权。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个人事迹对在校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和走好人生道路有很大的示范作用。
  校友资源恰恰弥补了学校就业指导的空缺,校友的求职经历和工作经历对于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择业的认识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校友就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华为公司的张学长以自身为例,谈到他读本科时的专业比较冷门,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大困难,到临近签约时手头的offer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及其他专业的同学。他从基础技术和边缘项目做起,经过两年时间的不断努力和学习,终于能独当一面,已经进入到核心技术部门。张学长通过网上交流和电话沟通,帮助小刘等一大批有同样就业心理误区的应届生解决了签约选择的心理障碍。
  二是桥梁纽带作用。校友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已经毕业多年的校友大多在行业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积攒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信息源相对发达。他们的就业信息渠道主流直接、畅通迅速、覆盖面广。对行业整体发展和用人单位情况的了解也尤为具体。同时,校友对母校的了解全面深刻,对母校的感情发自肺腑,对师弟师妹的就业困难感同身受。校友和应届毕业生之间的特定“血缘关系”决定了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最为契合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能够作为校园招聘的良性补充。
  校友指导委员会理事长、某咨询公司总经理夏先生是第一批加入校友就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专家。夏总长期活跃于在线咨询群,对学生关于就业岗位、单位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深受欢迎和爱戴的“夏老师”。了解到小崔遇到的困难后,他利用咨询公司的行业资源,为小崔等几位同学介绍了十几家用人单位,经过进一步沟通和相互了解,小崔最终成功签约国家重点行业某国有企业。
  三是是反馈指导作用。校友在学校学习多年,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着切身的体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本行业的制度规范、技术要求和人才需求状况又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能够及时得到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信息,对于学校指导毕业生就业、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有不容小觑的指导意义。
  校友指导委员会常任理事、某出版社主编赵女士曾经在就业指导委员会圆桌论坛中与毕业班辅导员就如何更好的指导本科生就业做过深入细致的交流:“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目前学校对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职业规划教育和现实需求的结合还不够。其实在大二学年就应当指导学生了解行业规范和职业需求,对自己的发展做好规划,针对不同的方向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具体到计算机专业,赵女士谈到:“就计算机这种技术更新快的专业,了解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和校内基础课程教育同等重要,比如现在业内对于大数据处理人才的需求较大,学校就应当多邀请业内人士,组织专业讲座和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应聘时先人一步,占据优势”。
  将校友请进网络,请进学校,请到应届毕业生身边,可以提供给毕业生以丰富的求职心得、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和人脉资源,可以引领应届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特别是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抓住校友这一宝贵的社会资源,帮助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对毕业生手把手提携、点对点帮助,充分激发就业积极性,树立求职信心。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迈上新台阶,更有利于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 2007(1).
  [2]谢志芳,夏大庆.开发校友资源,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作者简介:
  汪璐(1989-),男,甘肃人,硕士,学生工作处职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学生资助、学生就业。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从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面总结影响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教师教育课程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构建,对教师主动采用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以当前高师院校教育类公共课程面临困境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式。  【关键词】多元化 评价模式 教师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9
【摘要】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识字教学情境、采用形象教学方法、进行汉字结构展示、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纳总结等,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汉字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将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优化,提高教学成果,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