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酮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结果 5.0 μmol/L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12 h及24 h后,G0/G1期及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下降(P<0.01),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0.01).单纯鱼藤酮中毒12 h线粒体膜电位即降低.结论大剂量(5.0 μmol/L)鱼藤酮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细胞周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化学与化工的产生、内容与作用,开设绿色化学与化工课程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绿色化学与化工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简要说明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参考国外纳米技术工程教育的模式,我们设计了面向跨专业本科生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通选课程,指出并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目的检测正常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 triphosphate receptors, IP3R)各亚型的表达以及在慢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气道平
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全面管理,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药学实验教学质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Tie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39例食
目的建立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并探讨其恶性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其恶性转化机制、开发靶向肿瘤基质的抗癌药物提供有价值的细胞模型.方法用小鼠肝癌细胞H22培养上清液诱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