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CRC)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云南新昆华医院收治的202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RC患者93例(CRC组),结直肠息肉患者109例(结直肠息肉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测定Septin9基因甲基化的情况,化学发光法测定CA199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
【机 构】
:
云南新昆华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5600;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陕西宝鸡721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CRC)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云南新昆华医院收治的202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RC患者93例(CRC组),结直肠息肉患者109例(结直肠息肉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测定Septin9基因甲基化的情况,化学发光法测定CA199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CRC组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A199阳性率显著高于结直肠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结直肠息肉组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A199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Septin9基因甲基化诊断CRC的灵敏度为89.32%,约登指数为0.6811,AUC为0.793,均高于CA199检测的结果,但CA199诊断CRC的特异度较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高;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和AUC均较单项检测高(P<0.05).治疗后,CRC组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A199阳性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方式不同,治疗后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A199阳性的比例不一致,采用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中,治疗后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22.37%(17/76),CA199阳性率为31.58%(24/76);采用药物化疗的17例患者中,治疗后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82.35%(14/17),CA199阳性率为35.29%(6/17).结论 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C A 199检测诊断C RC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患者易接受及适用于普查等优点,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效率,对于C R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脑震荡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震荡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M M P9及NSE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SOD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9、SOD及NSE水平对脑震荡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M M P9及NSE水平明显升高,而S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淀粉酶(AMY)及脂肪酶(L PS)在急性胰腺炎(A P)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AP患者为AP组,根据病情程度将AP患者分为轻症AP(MAP)组与重症AP(SAP)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RDW、M PV、AM Y、LPS水平及Ranson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MPV、AMY及LPS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 A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卵巢癌疑似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BDNF、CA125及HE4的检测,将各项指标单项检测、3项联合检测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血清BDNF、CA125、HE4单项检测中诊断为阳性者分别有143例、132例、139例,诊断为阴性者分别有30例、26例、27例;3项联合检测中诊断为阳性者有165例,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提高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为该期品管圈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的主要原因,讨论并制订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危急值报告准确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改善,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由活动前的72.53% 提高至活动后的93.88%,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品管圈掌握手法上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促使放射科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医学影像服务,进一步提升患者后续诊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