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之眼与暧昧的主体位置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虎导演的《老炮儿》不仅借用了胡同北京与顽主北京的双重文化记忆,而且这一新的北京形象还兼具顽主的主体状态和第六代电影的精神症候。本文结合管虎近些年的电影创作,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来分析《老炮儿》的文化意义和局限。
其他文献
本文从“杨永信事件”这一社会现象入手,结合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联合短片作业《拥抱常江》,试分析现代社会建制的运作方式及它对人的管制方法.通过对影片文本的解读,辅以创作者
2016年, 因为多部纪录电影的院线放映, 而被誉为“中国纪录电影元年”.2017年, 中国纪录电影更是得到了近年来少有的突破性发展, 除了在国际上收获了巨大关注, 在国内也同样
1925年秋,我进了北京大学预科。当时,我也考取了清华大学英文系文科一年级。但为了向往北大才是以鲁迅为中心的新文化圣地,我宁愿损失两年而进了它的预科。我是1921年开始接
梅特·约尔特(以下简称“梅”):影评人经常把您的导演生涯划分成两个阶段.您的早期作品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美学,聚焦于丹麦新兴的福利制度中普通家庭所面临的各种不稳定状态.
而对着严歌苓,我愿做一个虔诚的听者。  单纯到极至的女人,却有着这样的大智慧——读她的文字吧,你会惊诧于人间竟有这样的小说,小说竟有这样的力量。严歌苓出道以来,就凭借《少女小渔》、《女房东》以及《人寰》等中、长篇小说一举获得一系列台湾文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