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先生,帮忙放我去巴格达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重返巴格达》作者:唐师曾
  出版单位: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年1月定价:20.8元
  参考书籍:李大卫主编《美联社百年新闻佳作》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整套共88元
  
  我这两天吃不下饭,整天在催我的阿拉伯朋友让伊拉克大使帮我向他们的外交部说情,放我去巴格达,如果成行连着请大使看一个星期“一千零一夜”肚皮舞也没关系。我最担心的就是签证没下小布什就开打,那我的战地记者梦就完蛋了。
  记者做出感觉了,心理也就不太正常了,好像《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社长潘文说的那样,他做了8年战地记者之后,听不到炮声就不舒服了。还好到了中国,娶了云南妻子,才知道安心做爸爸和做非战地新闻了。记者的职业心态和正常人不一样:现在韩德强他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签反战宣言,可我心里想的却是,如果真要打仗,上帝保佑我能上前线,而且战争最好等我到巴格达再开打。
  我知道和平和生命是伟大的,但如果战争真的发生了,我责无旁贷、勇往直前。小时候看《高山下的花环》,不明白那些战士为什么能视死如归。现在终于明白:1)都在想,凭什么丫正好美国导弹打中我?2)内心只有尽快能到达这个历史时刻向读者如实报道战争现场的激情,没有办法给恐惧腾出一点空间。一句话,我们都彻底疯了。
  如果巴格达外交部开恩,我都想好了,我要调动全部的外事关系、生存能力和新闻素养,沉默地写出目前一个中国人可以看到的战争场面的极致。
  我看《美联社百年新闻佳作》,最大的印象就是,真正的新闻是用平白朴素的语句写出来。如八国联军事件:“美国今天宣布将派两个团的步兵,在参加过美国内战和美西战争的老兵阿德纳·查菲准将的指挥下同其他7个国家的士兵、海军陆战队和水手们一起同中国义和团作战。”如日本无条件投降:“杜鲁门总统今晚7时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造成历史上空前巨大破坏的战争随之结束。盟国陆、海军已停止攻势,”等等。
  换句话说,我觉得我最崇拜的最伟大的新闻“是”并且“只是”最重要的新闻事件,不是唐师曾在《重返巴格达》里面表达的对地点和经历的自我惊奇,而是被巨大的历史路标震撼到没有任何观察者自我的声音。
  过去我们有过太多对事实自我的臆测和判断了,以至于忘记了尊重事实本身。当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在巴格达继续演绎着陈旧和过时的“新闻”时,伊拉克大使先生,求求你给我们这些民间媒体一个机会,让我们去巴格达吧,让我们告诉我们的读者和全世界的媒体同仁,我们中国记者其实也有善于突破、无所畏惧这些品质,也可以做出让世界从内心尊重并且反复引用的新闻。
  万一运气不好没有去巴格达的机会,我也能接受。一个人,抛弃了一切一切的念头,一心想做出中国最好的新闻,单凭这种可怕的偏执,单凭这种动用全部智慧的投入,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这一切都源于海湾战争对CNN和特纳的嫉妒:为什么这个讲述全世界都想知道的秘密的人不是我?
  
其他文献
我生活在一个快乐和谐的大家庭里,每天都无忧无虑的。可最近,我却有两个小小的烦恼,让我说出来给你们听听吧。
爸爸在给6岁的儿子讲成语故事“鹬蚌相争”:“蚌把鹬的嘴夹上以后,蚌说‘我今天不松嘴,明天不松嘴,太阳就会把你晒死的!’”  儿子听到这里,问爸爸:“蚌说话是不用嘴的吗?”  “不用嘴能讲话吗?”  “那它讲话时,嘴不就松开了吗?”
期刊
问你一个问题:一个教育部的小科长,在部长斥责他违法抗令,免除他的职务之后,拿起法律武器,告赢了教育部,官复原职。在这样的故事中,是敢于斗争的小科长牛,还是输了官司的部长无能?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1925年发生的陈年旧案。案件中的两个主角,一个是鲁迅,一个是章士钊。鲁迅不用我介绍了。章士钊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当过秘书长,在段祺瑞的执政府当过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我
王晓京接受采访时,正值他创造的女子十二乐坊模式在国内再度引发极大的争议。对此,王晓京有些不屑一顾。从崔健的摇滚到十二乐坊的新民乐,他似乎对采用何种模式为中国音乐人赢得第一座格莱美奖杯已经胸有成竹。    在我最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我的梦想是盖一个最好的录音棚。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我的录音棚是北京最有名也是最好的。我的新梦想是把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接受,并且获得格莱美奖。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