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患者一般资料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28日—2020年2月20日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武汉市某定点医院的1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基本情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面对维度和回避维度得分低于常模,而屈服维度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利用度和复杂性是面对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支持利用度和年龄是屈服维度的影响因素(P<0.01),主观支持,疾病不确定感的复杂性维度以及患者家庭中确诊人数是回避维度的影响因素(P<0.01)。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学应对方式较差,容易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患者不愿意面对疾病和向疾病屈服的倾向较大,且年龄越大的患者越不趋于向疾病屈服,家庭中确诊人数越多的患者越不会回避疾病现状,而社会支持和利用度越高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更加合理。提醒医护人员也应多关注患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问题,提升其应对方式和方法。

其他文献
抑郁症是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健康人存在巨大差异,通过粪菌移植的手段可以将抑郁表型转移到啮齿动物身上。肠道菌群异常导致抑郁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微生物-肠-脑轴在肠道菌群和大脑的双向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发现一系列益生菌、益生元具有抗抑郁的特性,相关的微生物疗法有望成为未来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缓解三级医院门诊特别是发热门诊的压力、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生团队开展了互联网线上全科首诊咨询工作。现对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互联网+全科"线上首诊咨询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造影图像特征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TMC患者184例,根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PTMC组和无淋巴结转移PTMC组(简称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病灶的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并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颈部淋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采用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对223名助产士进行复杂性会阴撕裂防治的模拟培训。223名助产士分5次培训、每次培训1周。培训前、后均行正常分娩理论与接产分娩操作(技能)的考核,培训结束后助产士对模拟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培训前,高年资(助产工作年限>5年,85人)和低年资(助产工作年限3~5年,138人)助产士的理论考核成
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结合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山西白求恩医院全科门诊、病房、下沉社区中积累的服务经验,探索在基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关怀者、协调者、咨询者、教育者等多种角色的作用,并对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疫工作进行总结概括,从医务社会工作视角对社区疫情防控提出建议。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例肺原发性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诊治过程,同时分别以"primary pulmonary NK/T cell lymphoma, nasal type"和"肺原发性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的所有相关文献并复习。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发热,外周血常规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市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3月1—4日以网络问卷形式对北京市某社区765名居民进行匿名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评估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采用广泛焦虑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居民进行测评,并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65名居民中,男性238人,女性527人。新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RoSCo评分与术后绝对卧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行LPN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通过RENAL肾肿瘤评分、BMI及查尔森术前共病指数计算RoSCo评分,根据该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RoSCo评分≤4分),中危组(RoSCo评分5~6分),高危组(RoSCo评分≥7分),收集3组患者的术后绝对卧床时间。采用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非计划性拔管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7月北京某三甲医院接受PICC置管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1 011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 011例患者,其中71例术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7.02%。单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