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特勒的媒介思想为我们反思主流传播学重内容、轻媒介的现状、重新理解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也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技术隐忧提供了足够的警示.他对计算机芯片架构中蕴舍的权力结构的细微考察,延续了福柯的权力观,为政治哲学中的权力议题研究,理解数字媒介时代的社会权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基特勒秉承媒介物质主义观与媒介考古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路径,考察了媒介技术、媒介物质性、关系和情境之间的动态交织过程,提出媒介的“自反性递归”,重视媒介的储存功能和媒介造成的感官“断裂”效果,为丰富媒介哲学理论提供了知识经验.基特勒认为“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特勒的媒介思想为我们反思主流传播学重内容、轻媒介的现状、重新理解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也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技术隐忧提供了足够的警示.他对计算机芯片架构中蕴舍的权力结构的细微考察,延续了福柯的权力观,为政治哲学中的权力议题研究,理解数字媒介时代的社会权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基特勒秉承媒介物质主义观与媒介考古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路径,考察了媒介技术、媒介物质性、关系和情境之间的动态交织过程,提出媒介的“自反性递归”,重视媒介的储存功能和媒介造成的感官“断裂”效果,为丰富媒介哲学理论提供了知识经验.基特勒认为“媒介决定着我们的处境”,而人仅是媒介递归演替中如影随形的客体或参照物,并内化为媒介技术结构中的他者,媒介的自主演替伴随着人的主体性走向消逝,这映照着基特勒“去人类中心主义”的媒介观.媒介不只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中介化工具,而是人与媒介共在的关系.人或许应该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优越感,以谦虚、平等的态度处于“人-(媒介)物”的关系中,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被凸显出来,人类才能正确对待赖以生存的世界,在人的主体性递归中达到人与媒介、自然和谐共在的理想状态.
其他文献
一百年来,中国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了锚定方向、改造建设、改革开放、续写新篇的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入学机会;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推动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调整完善教育布局与结构,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鼓励教育探索与研究,形成丰硕理论与实践成果.百年的不懈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优先发展教育;三是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四是坚持遵循教
作为近代社会两种主流的法治观,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是深入理解依法治校的理论之匙.形式法治看重治校规则的形式要件,突出依法而治,强调治校秩序;实质法治注重治校规则的实质价值,奉行良法善治,重视权益保障.目前,治校规则的充盈并未带来高校法治水平的同步提升,这是依法治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高校仍然践行形式法治的依法治校.迈向实质法治的依法治校,应着重提升学校规章制度立法质量,建构权利本位文化,施加程序权责约束,把好用人监督机制,促使高校成为良法善治的先锋和楷模.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方法,探索在线动漫女性形象建构中的职业、主导性、服饰以及暴力行为等刻板模式.研究确认刻板印象叙事在动漫中依然存在但也呈现矛盾和异化的特点:女性在动漫中总体表现出支配型参与特点;她们依然趋向于穿着裙装,但在类现实动漫中穿着裤子这种符号化服饰的可能性增加.女性在动漫中通常被建构成暴力无涉的柔弱从属角色,但在超现实动漫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有时处于掌握更多权力的地位,并且更多可能从事通常被认为显示男性气质的军人等职业,同时表现出强攻击性.这种多元建构表征动漫在印证社会现实以及预测社会意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