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创新意识,教师要突破思想的保守性,思维的陈旧性,思路的局限性,从小处着手,走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现状,积极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创设愉快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开展争论,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教者要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如现代的教学设备、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提问和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愉快而无压力的心境是学生活跃思维,发挥创造才能的前提。
  如在低年级《前后》的教学中,可安排小朋友们最熟悉的排队游戏引起他们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忘记在课堂中,放松心情,教师则引导他们自己找找《前后》,体会前后,说说前后。教学源于生活,这样就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此节课的重难点。又如在教学中年级的“质数和合数”的知识后,有学生就提出:“1和0是属于合数还是质数呢?”随即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让学生充分争辩后,用幽默的语言加以引导。在如此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自发地展开了辩论,不仅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激活了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孕育而生。
  二、鼓励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抓住代表性高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摸球游戏》时,让学生自己摸球,然后猜猜摸到的球是什么颜色。摸了几次后学生心中就产生了疑问,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回答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如在教学“倒数”概念时,学生提出:“乘积是l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两个数的和、差、商同样是1,却不是互为倒数?”这个问题正是他们思维创新的表现,此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倒数”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恰当地对问题做了解答,同时对他们这种“寻根问底”的精神进行了表扬,促使他们养成好思善问的良好习惯。
  三、倡导标新立异
  奇特思维,是不断改造旧表象,创建新表象,赋予思维以独特的形式,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的源泉之一,没有奇特的思维,就没有创造的想象,就没有创新。所以,它被人们比喻成“翅膀”。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这时让他们尽量地展示自己,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并对其进行引导和解答。如对于解决问题:“某修路队修一段路,原计划每天修800米,9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8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米?”按照常规解法为:800×9÷8-800=100(米)。有的学生说:“800÷8就可以了。”他说:“9天任务8天完成,提前了一天,原来一天修的800米就必须在8天内去完成,因此800÷8也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的距离了。”当问题已经解决时,有的学生仍在继续思考,这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时机,有的学生说:“我还有一种解法。”或“我想还应该有别的解法。”又例如,在教学中年级的简便运算8000÷125时,一般都是运用商不变规律去运算的,但是有个学生却有不同的方法,他把8000分成8×1000然后8×(1000÷125),这时我就鼓励大家一起去验证这种方法,得出结论。教师要细心呵护这种求异的思维火花,要鼓励他们获得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告别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坚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想象,仔细论证,对于克服思维的保守状态,养成思维创造性品质大有好处。
  四、设计新颖教法
  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发散性。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使教学有趣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多运用形式新颖的教学使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去创造有关数学知识。教师尊重学生对解题方法的选择,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新医改环境下,为了更高层次地达到社会的要求,医院需要增强对党建工作的力度,对于目前党建工作中拥有的不足和弊端,创新党组织工作办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党建工作的重
每个教师都知道试卷的讲评当然不能只把试卷的题目从头到尾讲一遍。那么选择“了解了学生的错误后,再选择出错率高的题目进行有重点的讲评”的教学方式就可以了吗?笔者几年前曾在某中学初一12个班级年级做过实验,在对试卷进行有重点的讲评,第二天进行后测,后测的题目与前测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已知条件中的数值和调整了题目的顺序。结果后测成绩与前测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在试卷讲评课采用讲演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的促进不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民主方式表现为公众通过直接与政府互动的方式决定公共事务和参与公众治理的过程.如何在行政决策中充分实现公众参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各项实体和程
首都师范大学的刘晓玫教授指出: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事物的性质获取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所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问题运用“几何直观”,通过画几何图形来分析,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可见几何直观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本案例中,学生因缺乏几何直观能力而无法从题目中获取“直观”信息,所以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任务就更显得迫切性。  “几何直观”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企业规模得到扩大,施工技术有明显提高。然而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管理思想落后,制度不健全等问
"两学一做"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导向,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两学一做"的内在根源,是"两学一做"的精神动力,是"两学一做"的根本标准;"两学一做"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的归宿。二者相互融入、相互需要、相互促进,把握好"两学一做"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在逻辑联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才能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科技化时代,对学生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成为目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
羽毛球是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一般以必修课、选修课、选项课形式出现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运动能力的主要课程。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和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