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通过校园文学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从当前方兴未艾的校园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出发,对校园文学的范围和定义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回顾,尝试论述了通过校园文学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三种方法即:1.立足于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做到内外结合;2.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尝试文学原创活动,以创作促鉴赏;3.倡导大语文教学,让文学鉴赏走进生活。
  【关键词】校园文学 文学鉴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29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校园文学正方兴未艾,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喜人形势,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文学鉴赏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带来了新的动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校园文学连接着教育和文学两大领域,这一独特的自身优势,在教育方面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文学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从而整体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校园文学的实施、发展、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那么,校园文学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或者在文学鉴赏中具有什么作用了?又是如何发挥其作用呢?
  一、校园文学的范围和定义
  什么是校园文学?它的范围是什么,内涵又是什么?校园文学是属于校园,还是属于文学;是隶属于教育学,还是隶属于文学?这个问题似乎现在还在争论中,各家各派见仁见智,毕竟文学和教育学在形式上有本质的区别,文学是艺术,是生活,教育是行为,也可以是艺术。但是,形式上的有别不等于本质上相异,文学是人学,有教育的功能和教化的愿望;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化行为,也是一种人学,此二者本质上,都是熏陶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走向真善美的至竟,完善完美人性,获得人生的真谛,可谓是殊途同归。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台湾曾对校园文学的含义进行了定义,它认为校园文学是专指学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从范围来看,还是从创作主体来看,该含义都显然过窄。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校园文学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岳斌在《校园文学导报》上发表《关于校园文学的思考》认为,校园文学是校园师生自己创作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是,教师创作的文章,就一定是校园文学吗?这个定义仍然成问题,至少在校园文学的范围上有待商榷。牛雅洁在《中国校园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谈“校园文学”》,从两方面对“校园文学”进行了范围界定:一方面是从内容来判定校园文学,即校园文学是指所有反映校园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作者包括学生、作家各一切社会人士;另一方面是从创作主体来定义校园文学,即校园文学是指学生所写的一切文学作品,其内容包括校园内外。这一界定,虽从范围上理清校园文学,但概念内涵仍有不确定性,依旧扑朔迷离。
  二、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校园文学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它的教育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作家,也不是培养写作高手或枪手,而是通过校园文学这个平台,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树立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于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做到内外结合
  课堂是根本,要在语文课堂中加强文学阅读鉴赏,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站在阅读文本和作者的立场来看待问题,杜绝主观臆断,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思考,注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课外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和思考遐想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除在课堂练习外,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阅读环境,大力推荐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电子阅览室),或利用课外时间,或自习课,举行文学讨论或讲座,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上的有限和内容上的局限。与课堂相比,课外更具有文学鉴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如果能课堂内外结合,优势互补,那么,校园文学和文学鉴赏水平将如虎添翼,双翼齐飞。
  (二)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尝试文学原创活动,以创作促鉴赏
  当前的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不容乐观,阅读和鉴赏被大量的理科作业所占据,文学欣赏成了学习的一种“奢望”,即使有点时间来阅读欣赏,也主要集中在网络小说、漫画、娱乐杂志和八卦新闻,深度的文学鉴赏变成了噱头、言情和搞笑的肤浅认识。文学整体鉴赏水平的低下,并不代表每个个体都平庸,校园文学是和文学社团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校园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一大特色。我校主办的可与其他公开发生的报刊相媲美的自办内部交流报刊《四月天》,自创刊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小作家和撰稿人,他们在校园里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鉴赏能力,而且通过《四月天》这个校园文学平台,他们相当一部分文章被推荐到市级刊物《柳州日报》《柳州晚报》《南国今报》上公开发表,好评如潮,进一步繁荣了校园文学,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学自信和修养,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促进了校园文学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这种文学现象,从无到有,从有到完美,逐渐被社会关注和同学们认可,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面大旗。
  (三)倡导大语文教学,让文学鉴赏走进生活
  什么是大语文教学?大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室里的语文教学,也不仅是校园中的文学讨论和研究,更是生活中的文学审美活动。如果,我们能有文学审美的眼光和方式来审视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对其作出一定的意义分析和价值判断,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大语文环境中,生活在文学鉴赏的诗意里,只有把我们的文学鉴赏、审美和意识建立在生活上,把生活当作我们鉴赏的对象和客体,我们才是真正的文学鉴赏主体和能动者。生活蕴育文学,文学诗意生活,生活中、学习中处处文学,只有文学与生活相结合,让文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文学,这样,我们的文学鉴赏才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才会立足于文学之巅。为了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灵感和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我们生活中各种现象和问题,发他人之未发,想他人之未想,获得了非凡的效果。例如,笔者曾组织本班的学生对大家所公认的智者诸葛亮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中学会欣赏人物,在欣赏中发掘价值研究,学生从诸葛亮的生活中出发,梳理他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及想法,最后,完成了对《走下神堂的诸葛亮》的研究,获得了一等奖。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实践行动结合起来,是“大语文教育”的精髓。
  当前流行的暴力视觉文化,给文学鉴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校园文学也任重而道远,令人忧虑。我们担心校园文学变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忘记了校园文学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育教學的一种好形式。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逐渐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为各行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其中,大数据时代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宏观经济的科学性.但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指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家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是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中心环节.企业的生存
(2008年10月14日)根据中央的安排,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今年9月开始,大体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到2010年2月基本完成。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部署.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随后,习
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总结和规划政府工作的核心文件,其英译版一直是翻译爱好者们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版本的惯用策略,帮助读者
<正>第四届全国医院临床心理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两岸四地睡眠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1-23日在美丽的鹏城深圳举办。论坛秉承国际视野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