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学起拯救法国养蚕业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234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5年,在法国南部重镇阿莱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接待了一位向他请教养蚕问题的客人。但在交谈中,法布尔发现客人对养蚕一无所知,只好从头讲起。客人边听边记,认真得像个小学生。这位客人就是法国化学家巴斯德。
   作为化学家,巴斯德为什么要向法布尔请教养蚕问题呢?原来,当时的法国养蚕业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法国南方的气候原本非常适合种植桑树和养蚕。养蚕技术传入法国后,1853年,法国蚕丝产量26000万千克,丝绸业产值达1.3亿法郎,比20年前翻了一番。正当法国政府和养蚕者欣喜不已时,一场蚕瘟疫来了,以致法国当年生产的蚕丝只有400万千克。仅在这一年,瘟疫就使法国养蚕业损失1亿法郎。
   蚕农束手无策,纷纷向法国政府求助。于是,在法国科学院工作的著名化学家杜马找到自己的學生巴斯德,以个人名义请求他出手帮忙。杜马认为巴斯德有镦锐的洞察力,是解决养蚕难题的最佳人选。由于对养蚕一无所知,巴斯德刚开始不愿意接手,但得知法国养蚕业的损失后,他毅然答应,很快赶到养蚕重镇阿莱斯去调查研究。
   在阿莱斯的蚕舍,巴斯德发现本来应该白白胖胖的蚕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就像黑胡椒一样,俗称“胡椒病”。蚕农告诉巴斯德,蚕得了这种病后,有的刚孵化出来就死了,有些倒是能侥幸结蚕茧,可钻出蚕苗的蛾残缺不全,产下的蚕卵再孵化出的蚕也会得这种病。没办法,蚕农只好把蚕成堆成堆地扔掉。
   巴斯德从蚕厂离开的时候,特地带了一些得病的蚕,开始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让巴斯德没想到的是,他所遇到的情况远比预想中复杂。实际上,这次瘟疫是几种传染病共同感染的结果,所以来势凶猛。在研究时,巴斯德提出了很多治疗方案,结果一次次被不断病死的蚕否定。巴斯德没有放弃,和助手继续观察研究病蚕。
   努力研究终于有了回报。巴斯德通过显微镜发现,病蚕身上有一种椭圆形的棕色微粒,而健康的蚕身上没有。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他特意让健康的蚕沾染上这些微粒,结果原本健康的蚕生病了。而且这些小微粒会寄生在蚕的身体内部,病蚕长成的蛾身体里也有,还会传到病蛾产的蚕卵里。巴斯德由此断定,就是这些棕色的微粒导致蚕生病。
   巴斯德还发现,即使蚕和蚕蛾表面上看起来很健康,也不代表它们不含有致病体,所以,养蚕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操作。比如养蚕前要对蚕舍彻底消毒;蚕蛾产卵后,要在显微镜下对蚕蛾进行观察,如果蚕蛾中含有致病的微生物,那么它所产的蚕卵就要全部销毁……
   巴斯德向附近的蚕农提供自己亲自筛选的蚕卵,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养殖方法。在巴斯德的指导下,蚕农当年就获得了丰收。这个方法逐渐被其他地方接受,通过六年的努力,肆虐法国多年的蚕瘟疫终于被止住了。
   在巴斯德第一次向法布尔请教养蚕问题之后,法布尔在日记中说:“巴斯德对养蚕一无所知,却想要拯救法国的养蚕业。古希腊的运动员是光着身子上场的,巴斯德也是如此。”的确,巴斯德从零开始学习研究,历尽艰辛,最终用自己严谨细致的科学观察和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拯救了法国的养蚕业。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的时期,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将阅读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是因为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可以使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在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具有的种种优势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会对教师开展教学任务提供种种便利,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80后”和“90后”,尤其是女孩子,可谓是在Hello Kitty的伴随下度过了童年,长大之后依然热情不减,这几乎成为这两个年代女孩子的一大特征。  也许,正如Hello Kitty的“妈妈”——设计师山口裕子解释的那样:Hello Kitty永远的少不更事,满足了人们对童真的憧憬,所以才成了长盛不衰的文化符号!  今天,你是快乐的,她就是快乐的!      从可爱教主到百变天后    2009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理念不断更新,当代世界对于教育的探讨已经不再拘泥于某些固有的模式或公式。如果只是一味地、纯粹地“教师教,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互动、没有激励,没有创新有趣的上课模式,很明显是无法适应当下思想前卫、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了,也无法提高上课效率、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关键词:积分赛;榜样;学习]  一、激励机制理论与作用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学者从不同视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生物教学是高中课程教学科目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开展生物课堂情景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扎实推进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实现生物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本文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科素养提出存在于生物教学的问题现状,并提出实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对策分析,希望提高
[摘 要:高中课程多而且内容量大,对于文科生来说,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有很多,这样就很容易记混乱,尤其是历史学科的学习。因为历史所讲述和穿插的内容太多,所以不能够一味的死记硬背,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才可以事半功倍。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会复习;把握整体脉络;多次记忆;寻找规律]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靠蛮劲去做事。如果找不对方法,那么就相当于找错了方向,努力错了地方。这
摘 要: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而且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其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深入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成为了所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特定的问题引入、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科学评价归纳等环节,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探究学习交流的模式,学生既能感悟到学习过程的乐趣,还可以在互
摘 要:体育中考旨在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在体育中考后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基于对体育中考后体育教学中出现现象的研究,本文指出了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中考;初中体育教学;教学问题  体育中考的考核项目(包括必考、选考、抽考)相对固定,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常更加注
?眼關键词?演史料遴选,史料实证,周武王,分封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09-0061-04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新公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
4月20日,有幸参加了杭州“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数学“理想课堂”国际峰会,聆听了华应龙老师的精彩课例同时,喜逢华应龙老师的《我不只是数学》的新书首发式。在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之后才有机会和华老师面对面接触,获得他的新书和亲笔签名,真的是非常激动。打开这本新书,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华老师的十一节精彩课例,包括他的课前慎思、课中笃行、课后明辩以及专家点评。但它并不只是数学的课例,它更是华老师
淳熙五年(1178年),36岁的陈亮因为仕途失意,经常借酒浇愁,醉卧美人膝。这日,陈亮约了同乡的读书人甲,带了几名歌妓跑到庵寺饮酒作乐,同饮的还有客人乙。甲是“邑之狂士”,放浪不羁,乘着酒意,称陪酒的歌妓为妃。  乙故意掇弄他,问:“既已册封了嫔妃,那拜谁为宰相呢?”甲指着陈亮说:“拜他为左丞相。”乙又问:“那你封我什么官?”甲哈哈大笑,说:“拜你为右丞相。吾用二相,大事可成矣。”乙一听,将甲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