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全面提高抗御地震破坏能力

来源 :防灾博览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有地震记载以来,我国大多数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以上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2。地震灾害致人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各类建筑物的倒塌,而减轻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是房屋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和风险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要求,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下简称全国地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的称谓--特定范围内的无限度正当防卫、适用条件、与防卫过当的关系及其价值取向,指出特定范围内的无限度正当防卫符合当前客观形势的需要,在秩
本文从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现实的价值判断的双重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了物权变动的模式.认为物权变动过程是一个有机的过程,除承认区分原则外,还要承认物权合意的客观存在,
本文提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作者认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纳入到学校的教育规划当中.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 Med
地震产生的剧烈震动会导致工程结构破坏甚至倒塌,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地震还可能诱发火灾、爆炸、列车出轨、核泄露等严重的次生灾害。为了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除了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外,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地震预报。如果能预知强震的发生时间与地点而先将人员撤离地震区、关闭次生灾害源,无疑会将地震灾害降到最低。但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工程抗震能力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