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性阴囊疼痛的治疗进展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索静脉曲张( varicocele,VC)是因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迂曲导致的一种血管性病变,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0%~15%[1] ,有2%~14%的VC 患者伴有阴囊疼痛或不适感[2].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VC导致的阴囊疼痛,多数医生会先尝试保守治疗,如果无效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的阴囊疼痛的病因后,再进行外科干预治疗,这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3].目前,VC的治疗方式较多,而效果不一,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新发表的文献资料,对不同方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阴囊疼痛的疗效及取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疏肝健脾化瘀理论,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以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1:1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n=30)和中医药治疗组(n=30).基础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中药安慰剂,中医药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中药内服外敷,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清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ALT、AST和GGT、TBIL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疗效与
目的 观察宫腔镜冷刀切除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中重度I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HEOS宫腔镜冷刀切除术,对照组予以传统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手术次数、月经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宫腔形态、月经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补肾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西药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实验组采用补肾健骨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部位恢复情况以及疼痛功能障碍、骨密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V A S评分以及骨密度均优于常规组,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在优化急诊病房危重患者接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我院急诊病区收治的危重患者114例,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57例进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偶数编号的57例进入试验组,接诊中应用思维导图.观察两组接诊效果,比较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病情处理和专科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物品缺漏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态度、风险评估、医嘱执行、应急能力各个领域,试验组护理质量
目的 探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5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督脉熏蒸法进行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生
CRISPR是细菌和古生菌经过亿万年的长期进化而产生出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它能够通过crRNAs直接降解外源入侵DNA,从而保护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CRISPR-Cas 基因编辑是一种由RNA引导的基因编辑技术,与锌指核酶、转录因子核酶等传统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灵活性强、易于操作等优点[1].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每年有超过50万女性被确诊.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有研究建议将宫颈癌的筛查年龄提前到35 岁以前[2~
目的 分析昆明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骨密度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住院的593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热盛伤津证、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夹瘀证、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阴阳两虚证6个证候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中老年人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7组血生化水平、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并对比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血生化水平、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以阴阳两虚、肝肾阴虚夹瘀、气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病[1]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介导网状内皮系统血小板数量减少.全球范围内ITP发病率约为1 : 100000,成人发病率约为 9. 5 : 100000;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30%[2~4].目前ITP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和脾切除手术治疗为主[5] ,但效果均不理想,ITP药物治疗的治愈率仅为30%左右,手术治疗花费贵预后效果较差[6].了解影响治
液体复苏是通过快速补液的方式纠正有效血容量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组织器官的低灌注以及纠正组织缺氧[1].临床常通过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 MAP )、中心静脉压( CVP )、尿量等指标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复苏,但这些指标在判断组织缺氧方面缺乏精确性和敏感性.氧在机体内的变化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更为敏感,监测氧合相关指标以判断患者有无发生缺氧,可作为判断液体复苏是否成功的标志.临床上,乳酸( Lac)常作为氧代谢和组织灌注好坏的衡量指标,但其结果存在滞后性的缺点.目前中心静脉血气中氧合
目的 探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对分娩产妇镇痛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安徽省临泉县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18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麻醉药物:A组产妇予0.2 mg/mL纳布啡+0.1%罗哌卡因,B组产妇予0.2μg/mL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分析两组产妇在镇痛前、镇痛后15分钟、镇痛后30分钟以及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采用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评价两组的运动阻滞程度;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