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90年代诗歌主体“祛魅”的学理反思

来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pj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诗歌的"失魅",与诗歌写作者在诗学立场上对诗歌主体"祛魅"密不可分。1990年代诗歌写作者主要是从主体的人称指代、主体的价值功能、主体的文化人格、主体在诗歌中的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分别对诗歌主体加以"祛魅"的。这四点"祛魅"本身有其合理性和建构意义,只是由于对其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处理,甚至扭曲和丑化,才成为了导致1990年代诗歌"失魅"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层次分析法(AHP)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培养方案的改进。在创建基于AHP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同时,运用.NET、AJAX、SQL Server及三层架构等技术对系统运
骨折或关节损伤术后,功能的恢复需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任何治疗都无法代替自主锻炼而只能促进或辅助它。膝关节术后粘连、僵硬一直为膝关节疾病患者术后所面临的难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