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力量的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主流,对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文化不仅具有优点,也具有缺点,在引导学生搜索相关内容的同时出现不良的现象,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无法提升,不利于引导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因而,教师需合理运用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发挥网络文化的优点。
  关键词:网络文化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47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提升,其中学生所占的比重较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需要明确网络文化的优缺点,避免学生在网络上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文化,加强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进而屏蔽网络文化的缺陷作用。
  一、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网络文化具有新型、简短的特点,可引领学生通过较短的时间完成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网络文化上实现思想政治学习,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应明确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以下积极作用。
  1.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文化的出现使得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主动搜索相关的内容,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转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使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环节一去不复返,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课堂的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理念发生转变,逐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2.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道德标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因而,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丰富教学内容,以其本身的互联网特性,引领学生走向更为立体的思想教育课堂。并且,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快速理解社会热点话题,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继而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准则。
  3.有利于实现较为民主的教学形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人平等是重要主题,网络文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保证学生与教师具有同等的搜索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指引学生在网络上针对某一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在网络文化层次上实现民主。
  二、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作用
  1.学生没有较高的自我约束能力
  网络文化在带给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同时会使得部分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文化内容也随之提升,游戏竞技活动也在快速发展,在学生查找资料内容的时候,就会被网页弹出的游戏活动吸引,进而在课堂内不认真听讲,学生的成绩初步下滑,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受到危险。并且,严重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因为聊天软件的不断开发,学生基本会借助软件与他人进行交流,以此达到沟通的目的。但在交流过程中常有不法分子冒充学生,在软件上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准确信息,进而逐步泄露个人身份,并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无法保护学生的网络安全。再加上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听信他人的花言巧语,对语言的真实性没有进行求证,导致网络诈骗事件频频出现,无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层次。
  三、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在现阶段的学习时期,学生是使用网络文化的最大群体,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时期,逆反心理逐步加深。因而,教师可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正确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进而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学生的网络绿色环境。
  1.正确引导,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内,教师要指引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掌握网络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加强学生的思想层次。而后,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运用。并且,教师还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宣传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正视内心的情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搭建健康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例如在强化学生的思想水平时,教师就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技術,联系实际案例增进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在学生进行社会热点搜索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网站,使学生明确“官方网站”的词语,并将网络地址进行说明,以“www或com”等内容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学生在网络上的安全性。而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网络文化”自由谈论观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网络内容感受不一样的思想文化,以此逐步树立学生正确发表言论的思想,提升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合理运用,进而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建网络文化的绿色环境
  在引领学生进行互联网搜索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指引学生合理运用网络文化进行学习,将网络的安全环境等因素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教师要在课堂内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方面导入网络文化,使学生接受健康的信息内容,摒弃垃圾信息,积极采取感染力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互联网平台上,教师可引领学生正确分析时事热点,以实际网页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互联网的不同作用,继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像是新华网代表中央新闻的内容等,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散学生的思想内涵。而后,教师要在班级内带领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活动,结合网络文化内容,引领学生分析“花季少女惨遭伤害”的事件,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引学生明确网络环境的“绿色”含义,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3.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网络文化不是不法分子的逍遥之地,当前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为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出现,相关政府应制定一套合理的法规内容,进而实现网络文化的环境。因而,教师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网络环境所采取的法律内容,将学生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重点讲解,进而加强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进行说明,并指引学生参加网络文化文明讲座活动,由内到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并且,教师要将不遵守法律法规的实际发生事情进行讲解,给学生震慑的作用,使学生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网络环境内容,以此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进而逐步增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
  4.实现家校联合的教学模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驱动着网络文化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以至于当前家庭环境中几乎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为此,教师要与家长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沟通交流,保障学生在家庭网络文化中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同时,家长要针对学生出现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文化,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的作用,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
  5.关于中小学自身方面
  关闭网络文化,禁止学生上网等操作是不现实的,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导产生逆反的心理,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安全准则。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与不良网络进行斗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网络文化。
  总而言之,网络文化的合理运用能发挥巨大的能量,教師应明确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文化素质,创建绿色的网络环境,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共同保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约束能力,实现网络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较强,时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想要实现有效性,教师就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积极地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4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基于背诵高中生选择的关键历史理论知识,而判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高中生历史综合能力的标准是基于考试成绩的水平,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自学创新能力下降。因此,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高中生历史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方向,从教学计划、教学模式、课后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DOI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后對初中语文教学提出运用多元化教学法的要求,由此初中语文教师积极按照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将多元化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并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不同的教学方式讲课,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多元化教学法  DOI:10.12241/j.is
摘 要:历史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与素质教育意义,让学生学好历史知识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出台和实施,更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确保学生的历史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运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新理念,创新对学生的历史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且深度学习历史知识,促使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