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鲁迅”(1909-1917)思想建构的一份补证——对《怀旧》及鲁迅相关日记的细读性分析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nhui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文是对笔者以《示众》为契机摄取到的关于《呐喊》、《彷徨》一种意义结构⑦的补充论证,笔者认为,在“沉默鲁迅”的《怀旧》以及日记(1912年至1917年)中同样可以看到在《示众》和《呐喊》、《彷徨》的其他作品中存在的一种意义结构,即《呐喊》、《彷徨》富于层次地呈现着鲁迅审视下的20世纪中国现实——一个“生民苦难-社会黑暗-生命虚无”的世界。嘴者认为鲁迅的这一思想建构虽则显露在他1918年后的文本中,但却生成于鲁迅的“沉默”时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缬沙坦合并疏血通治疗肺心病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应用缬沙坦合并疏血通治疗肺心病12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工信部7月6日发布了《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要求,期内将通过兼并重组、品牌建设等手段,将培育两家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穿剌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7月应用腹腔穿剌协助诊断各类急腹症2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腹膜炎17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77例。结论 腹腔穿剌是外科急腹症十分重要的一种诊断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正确地掌握腹腔穿剌及提高穿剌的阳性率就更为重要。  [关键词] 急腹症;腹腔穿剌;腹腔穿剌液  [中图
目的:通过神经节苷脂和复方丹参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的治疗效果观察,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更为理想的疗效措施。方法:采用多组对照比较实验,对各组临床疗效及头颅B超的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