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墨子的"兼爱"乌托邦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墨子以"兼爱"为核心,建构出了他的理想社会图景,并提出了实践这一社会理想的具体措施。他的社会政治理论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和可取性,但理论本身的矛盾以及与时代要求的不相符合,注定了他的兼爱互利的理想社会,只能是美好的乌托邦,必定破灭。
  关键词:兼相爱 ;交相利 ;十论; 乌托邦
  “十论”是墨子政治思想的系统概括:“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而墨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兼爱”,其他“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思想,都是围绕“兼爱”学说而展开的。
  一、“兼相爱”的政治理想
  墨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他认为这种乱世的产生,就在于人们“不相爱”,因此治乱的良方就是“兼相爱”。
  “兼相爱”也即“爱人若爱其身”。儒家跟墨家都提倡爱人,但儒家所说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根基的,由对父兄之孝悌而推及到对君之忠,朋友之信,这种仁爱是由内而外的,是“爱有等差”的。而墨子的兼爱,是爱无等差的,它打破了血缘关系的限制,要求爱一切人,是平等的爱。因此如果说儒家的仁爱是一种内在的伦理原则,墨家的兼爱就是一种外在的伦理原则。
  由“兼相爱”而达到“治”,墨子勾勒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图景:“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夫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
  然而正如上所说,墨家的兼爱是一种外在的伦理原则,因此为了使“兼爱”说得以立足,墨子抬出了天与鬼。
  二、“兼爱”说的立足依据——“天志”、“明鬼”
  “天志”是墨子哲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墨子明确的讲天有意志,是惩恶扬善的最高主宰。墨子告诫人们 “当天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天志成为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
  墨子还坚信鬼的存在,鬼的权威性仅次于天,这就给兼爱提供了更具体的依据。墨子明鬼,特别强调鬼神能够公平的赏贤罚暴,“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墨子.明鬼》)
  对墨子而言,天与鬼其实就是为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而设的名目,为使人们实施“兼爱”而立的外在依据。
  三、“兼相爱”的现实支撑——“交相利”
  光靠天和鬼来监督约束人们兼爱是不够的,必须有现实的功效,即“利”作为支撑。
  墨子认为人有追逐利益的权利,逐利是有其合理性的。但同时墨子也是重义的,而“义以利生,利以豐民”,所以义是以利为本的。墨子更明确的指出,“义,利也”,求利就是行义,所以墨家所谓的义,就是利。但墨子所谓的利,并不是一己私利,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义,天下之利也。”
  以这种义利观为依据,墨子将“兼相爱”与“交相利”进行了完美的互释。墨子所谓“兼爱”,就是要求爱人如爱己,有着利人的内容和目的。“交相利”,则指使大家都得到利益。墨子认为人有了兼爱之心,才能有利他的道德行为,也只有爱人的无私的利他行为,才真正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正如墨子所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
  四、“兼相爱”的具体实施措施
  墨子还为实现他的社会理想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一) “节用”、“节葬”与“非乐”
  墨子提出节用,要想使国家天下的财富增长,“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其途径不是掠夺邻国资源,扩展自己领土,而是在自己国家实行节用,也就是去一切无用之费。
  同时墨子还提出“节葬”。 “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墨子.节用下》)墨子主张节葬,棺三寸,衣三领,挖穴可埋的埋葬之法。
  墨子还提出“非乐”,“非乐”的理由,不是乐不能给人带来享受,而是会“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二)“尚贤”与“尚同”
  要想实现兼爱的社会理想,必须在用人上实行“尚贤”,在政治上给人以平等的机会。墨子认为尚贤是国家政治之本,举贤才要求“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墨子.尚贤中》)。而且墨子不仅要求尚贤,还要求“无能则下之”,作为“有能则举止”的尚贤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墨子讲尚贤,是要发挥贤能之士的作用以治国、治天下,而不是让贤能之士“不治而议论”。墨子认为人们的思想言论要与上位者一致,因此他又提出“尚同”。当然,这是在尚贤择君的前提下。“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墨子.尚同上》)从实质上说,墨子的“尚同”剥夺了人们的言论思想自由,是一种要求绝对同一的专制主义。
  (三)“非攻”
  兼相爱,交相利,引导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非攻”。墨子认为战争劳民伤财,无论对胜的一方还是败的一方,都受到损失。若想实现“兼爱”,就要“非攻”。但墨子所谓的“非攻”,并不代表非战,对于敌人的攻击,他主张正义的自卫之战。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理想的社会境界,但也只能是梦想的乌托邦而已。他的政治理想有着破灭的必然性。墨子所处的年代,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正在兴起壮大。墨子所提出的“兼爱”、“节用”、“节葬”等主张,直接危害了新兴地主阶级所建立的社会秩序。在现实的压力下,墨子美好的社会理想只能走向破灭。
  参考文献:
  [1]孙诒让,墨子闲诂,上海书店,1992年
  [2]谭戒甫,墨辩发微,中华书局,1958年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作者简介:
  汪滢(1985-),女,汉,黑龙江,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中国哲学。
其他文献
当今人类正在走向深度全球化,“全球生存共同体”“全球知识共同体”“全球传播共同体”“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体验催发人们的全球“共存”与“共享”意识,“普遍性威胁”与
随着国家财政对高校拨款体制的变化,目前高校基本建设投资会计核算游离于高校的事业费资金核算体系之外的做法,给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了不便,偏离了新《会计法》对会计工作的
赫鲁晓夫上台后,着手调整斯大林时期的内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非斯大林化”的尝试,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揭开了问题的盖子,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波及整个社会主
本文分析了信息与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我国东西部以及城乡间的信息差距问题,建议应当把缩小信息差距、消除知识贫困作为21世纪重大的发展战略,而且应当把缩小信息差
0引言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流量计市场之一,近10年来,中国流量计市场发展迅速,其市场结构也在迅速变化.
血游离甲状腺激素放免测定的临床应用分析(312000)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裘国花,王林游离甲状腺素(FT3、FT4)是进入靶器官细胞内表达甲状腺素活性的主要形式,也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灵敏的指标之一。
介绍了一种无功补偿控制器中的软件设计.该软件设计巧妙,确保了功率因数角检测的精度,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数据业务分级定价对于运营商的营收增长非常重要。但现在运营商在3G套餐的分级定价上还不够灵活,套餐资费总体水平高,应该在保留高端定价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低端定价,以吸引中低
0引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力电子技术又称电力电子学,是电工技术的分支之一,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电力电子学会
通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礼会中的大学文化的特征及主要功能的阐述,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深化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