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介绍 申赋渔,著名专栏作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记者。著有《匠人》《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半夏河》《逝者如渡渡》《不哭》等多部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现居巴黎。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 作品简介 这本书是“中国人的历史”系列开篇之作。 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从上古时代追述到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介绍
申赋渔,著名专栏作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记者。著有《匠人》《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半夏河》《逝者如渡渡》《不哭》等多部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现居巴黎。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
作品简介
这本书是“中国人的历史”系列开篇之作。
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从上古时代追述到夏商周朝,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大禹治水、不食周糜等词语背后的丰富世界。《诸神的踪迹》带我们回到了远古时代,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先人,更了解中国人的历史。
与生而为神的希腊神话众神不同,中国的神是在祖先们口口相传中由人化身而成的,因此,中国神的队伍罕见的庞大杂糅,神的设定与人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也因此,中国神话包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密码。本书仿佛是镜头感十足的纪录片,生动、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神的谱系,一步步带你追寻诸神的踪迹,追寻中国人的根。
推荐词
中国的神话不是紧密相连的,而是碎片化的,如大家熟悉的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仓颉造字等,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中国人的历史:诸神的踪迹》把碎片式的故事整理得有条理、有系统、更成体系,按照时间线一字排开。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
其他文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路上车流喧嚣,路旁高楼静立。六楼编辑部的窗口透出亮白的灯光。这是2019春节前最后一个出报的夜晚,报社编辑部要出新春特刊,一连36个版面的大策划,编辑们都在埋头加班。我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老徐,就是这帮文字匠人中资历最深的一位编辑。 老徐是湖南人,30多岁时辞去老家文化馆主任的工作,为了女儿的跨省高考,南下广州。来报社面试的时候,他带了一本自己写的书《崖壁上的疯狂》。
一个夏天的夜晚,荷西与我正从家里出来,预备到凉爽的户外去散步,经过炎热不堪的一天之后,此时的沙漠是如此的清爽而怡人。 等我们走到快近小镇外的坟场时,就看见不远处的月光下有一群年轻的沙哈拉威人围着什么东西在看热闹,我们经过人群时,才发觉地上趴着一个动也不动的西班牙军人,样子像死去了一般,脸色却十分红润,留着大胡子,穿着马靴,看他的军装,知道是沙漠军团的,身上没有识别阶级的符号。【批注1:此处是对军
为积极落实2020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中初中语文学科所倡导的学教评一体化理念,2020年12月15日至16日,肇庆高新区教育局在大旺中学举行初中语文学教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研修活动。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张海侠,肇庆高新区教育局领导吴金城、教研员黄枝荣,以及全区中学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初中语文教师共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这次研修活动尝试采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以
【作者介绍】 李秋沅,本名李靖,儿童文学作家。祖籍福州,厦门鼓浪屿长大,现居厦门。著有短篇小说集《走过落雨时分》。 【作品简介】 《木棉·流年》由《离乡》《梅雪》《菊隐》《雅歌》《月华》《茗香》六章组成,六章彼此独立,又能缀穿在一起。作者以一个孩童的别样视角描述了抗战时期不同人物的命运故事。其中有贫农儿子阿贵的被欺而亡,有乡绅家庭的悲欢离合,有抗战将领的慷慨献身,有富裕太太的大义凛然……
我们说的这座塔是位于惠来靖海鎮坂美村西南石碑山岬角的海上航标灯塔,初建于1882年,数建数毁。现在的灯塔为1989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8米,塔顶灯光视24.5海里,主光灯每10秒闪动一次,并配有雷达应答器和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备,是中国16个导航台中最高者,有“亚洲第一航标塔”之称。 (揭阳惠来航标塔)
癸巳上半年,鲁迅往三味书屋读书。自百草园至三味书屋真正才一箭之路,出门向东走去不过三百步吧,走过南北跨河的石桥,再往东一拐,一个朝北的黑油竹门,里边便是三味书屋了。书屋不在百草园之内,所以不必细写,只须一说那读书的两间房屋就行。我去读书是从乙未年起的,所记情状自然只能以那时为准,但可能前两年也是大概差不多的。书房朝西两间,南边的较小,西北角一个圆洞门相通,里面靠东一部分有地板,上有小匾曰“谈余小憩
摘要:要成功打造自己的“代表课”,在初备的阶段要“一网打尽式”地落实“怎么备”,确定了教学内容后要考虑教学目标“怎么设”;在优化阶段要紧扣教学目标落实“怎么教”,经过试教后要围绕不足处落实“怎么改”;授课结束后要聚焦几个方面进行议课,授课者要根据议课后的反馈进行“复盘式”反思。 关键词:代表课;教学流程;支架式备课;教学反思 2020年12月,笔者参与的中山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基于言语形式
一 从桂林往贺州去,一路都是山。这山很奇怪,有断无续,散乱着全是些锥形,高倒不高,人却绝对上不去。山还能长成这样?想着是上天把一张耙翻过来的吧,满是耙齿。 据说这里曾经是山与海争斗之地,厮杀得乌烟瘴气,至今人们还习惯多吃姜蒜,而现在作为特产的黄腊石,可能也是那时凝固的血。后来,海要淹没山的时候,海气竭而死,山也只残存了峰头。 高速路就在这样的山中穿行,偶尔到一处了,山突然就躲闪开来,阔
在我记忆中,儿时的中秋节是快乐而美好的。犹如花儿,一年又一年,来了又去了,但也一次又一次在心中留下了淡淡的香,留下了那份月光的皎洁、恬静。 中秋佳节,争奇斗艳的花儿傲放了一个夏天,像一个长大的姑娘,懂事地退到一边;唯有那轮历遍四季沧桑的明月,带着一脸盈盈的微笑款款走来。天地间似乎空了许多,人们以万家灯火欢迎中秋的到来。 我还小,以前中秋在我心里就是能与朋友玩乐,吃着甜甜的月饼,所有亲人都欢聚一
我们的家园,是一首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谱写和演奏的交响曲。 ——题记 闭上眼睛,在无边无垠的蔚蓝晴空中,我幻化成了一只飞鸟,游荡在如诗如画的山川之间。 明媚的阳光沐浴万物,绿树葱葱,青草茵茵,小溪唱着歌在高峻的山峰间欢快地流淌。猕猴熟练地在树枝间跳跃,梅花鹿敏捷地在丛木中奔跑,小棕熊则是在树下美滋滋地尝起了蜂蜜,各种各样的鸟儿练起了大合唱……森林中一派活泼热闹的景象,堪称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