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治理重点及其措施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配电线路建设越来越多。10kV配网线路实际运行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必须加大对故障的排查力度,要全面分析配网线路故障的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与措施,保护配网线路的安全。提高配网运行效率,防范一切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10kV配网线路故障影响因素以及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132-01
  引 言
  我国的电力时间逐渐发展,国家加大了对10kV配电网络的建设力度,也对配电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升级,配电网络的运维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和主网相比,10kV配网结构依旧相对简单,存在设备老化问题。在电力使用高峰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配电故障。对于电力管理工作而言,建立良好的电力抢修方案,保证电路运行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随着配网供电抢修工作繁重性的增加,10kV配网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就会得到提升,运检技术落后的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1 配电线路现状
  1.1 配网架构薄弱
  10kV配電网络存在配网架构薄弱的问题。我国的电力发展水平逐渐提升,更多的配电管理技术也被很好的应用,但是我国的10kV配网运行架构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这影响了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也是对配电网络运行的一种挑战。我国的电网投资资金相对紧张,在电网建设过程中自然就会出现建设薄弱问题。另外我国的电网使用年限长,分布比较分散,在对电网结构进行判断时,也会出现重压、轻供的问题。在进行电力维修工作时,很多电网结构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和检测,这就严重影响了电力供应计划的顺利实施。
  1.2 超负荷运行故障
  超负荷运行是目前配网线路面临的一大挑战,这是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加剧了对电力电能的需求,个别地区配网线路难以达到用户的需求,使得更多的配网线路处于高度负载、超负荷运行模式下,特别是集中用电时段,配网系统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压力,配网线路长期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必然会加剧腐蚀、受损与老化,如果受损部位得不到及时地检修则可能带来短路故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度受到影响。配网线路的高负荷运转严重时可能带来火灾故障,进而对电力部门、用户等带来较大的损失。必须加大对配网线路运行负荷的控制力度,预防过载负荷,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1.3 外力破坏时有发生
  ①土地、新农村、道路规划,未及时通知供电部门,导致部分电杆变为路中杆,土建开挖时将电力电缆挖断,导致线路故障的发生;②运行单位运维不到位,未加强巡视,对易造成车辆碰撞的电杆、拉线、设备未设置警示标志或防撞护栏;③架空导线缺少警示限高等运行标志,导致超高车辆、船只误碰架空导线,造成线路断线、断杆等事故;④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难以开展,没有强有力的支撑,没有建立电力保护执法机构,执法难度大。
  1.4 雨水与雷电的影响
  10kV配网线路最可能遭遇自然因素的干扰,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受到影响,其中雨水的侵蚀是一大因素,配网线路由于经常遭受雨水、大雾等潮湿水体的浸泡与侵蚀则将出现凝露问题,这样线路的绝缘性能则将遭到影响。雷电袭击也是造成配网故障的一大因素,雷电频发地区可能出现线路闪络、爆开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配网系统的运行。
  2 配电线路治理重点及措施
  2.1 加大配电维修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管理水平,需要工作部门加大对配网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保证职工具有良好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意识,落实工作责任,巡查故障原因。可以依据10kV配电网络中常见的故障问题设立培训方案,这样在保证培训教学实用性的同时,也能将工作培训重点更为合理的进行掌控。
  2.2 预防并治理不良天气
  ①通风排潮。配网线路与设备都可能因为遭受潮湿空气影响而发生故障,对此,可以在配网线路和设备密集地区设置排风孔,及时排除潮湿空气,让线路处于干燥、整洁的环境。②提前预测预知天气。不良天气条件下,例如:大风、大雨等都可能对配网线路带来干扰,对此必须重视对天气的预报与检查,提前预知天气情况,进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例如:强台风地区,工作人员可以得知台风消息之前专门检查配网线路以及所处的杆塔,要保证杆塔的牢固度,能够充分抵御台风,而且要清理、整顿线路所处环境,剪掉枝繁叶茂的树枝,将树木与配网线路创造各自独立的空间。保护线路安全。③重点规避与防范雷击。雷击所带来的配网线路故障是非常巨大的,对此必须重视雷击故障,可以将避雷设备安装于配网线路,发挥对雷电的规避功能,从而保护配网系统的安全。
  2.3 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
  做好线路抢修工作,建立清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安排,对资料图纸、数据档案进行完善,找到电力维修的危险点,加大巡查力度,采取更多的线路养护手段。在对配网运维策略进行规划时,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正确的电力输送原则,将变压器、线路开关、电缆等设备进行交接,保证设备正常入关的同时加强对现场的监护,这样在电网线路维修安全的同时,也能对配网运维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工作基础性的同时,提升配网运维水平,科学有序的将工作推进。
  2.4 加装防雷设施,提高线路防雷能力
  10kV配电线路多为架空线路,且路径大部分位于山坡及地形空旷区域,设计时全线未架设避雷线,雷雨天气易落雷而造成设备烧损、导线断线、绝缘子击穿等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县公司积极与气象部门沟通,全面掌握10kV配电线路所在区域雷电分布状况,根据雷电分布特点,在易落雷地段安装放电间隙、加装避雷器和立瓶绝缘护罩;在直击雷频繁的区域安装避雷线,全面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水平。按周期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对接地电阻值不合格的接地装置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或降低因雷击对10kV配电线路和设备造成的危害程度。
  3 结 语
  10kV配网线路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必须加大对故障的防范力度,根据故障的成因来采取有效的防范性对策和措施,确保配网系统的安全,使其处于高效运行状态,减少配网故障。
  参考文献
  [1]张国光.输配电线路防止盐雾腐蚀方法[J].大众用电,2009(1):30~31.
  [2]安 军,王永强.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6(4):102~103.
  [3]宋 鑫.从安全运行角度分析输配电线路的影响因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4):148~149.
  收稿日期:2018-9-20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出现一定的故障。对此,准确有效地寻找到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是保证电力迅速恢复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电缆线路;故障查巡;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129-01  引 言  在当前电力系统深层次发展背景下
随着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严重,生态保护成为热议话题,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为大众所关注,笔者结合时代要求,介绍了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要求,阐述了室内和室外环
为了研究南极普里兹湾岩石圈深部应力场及其动力学,采用S波分裂旋转相关法,对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成功回收的3个站位海底地震仪数据(5个远震记录)进行了反演,获得了普里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每一位有上进心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地融入教学改革中,多想法子,多闯路子。因循守旧固然能空出更多个人空间,但势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路
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提问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而启发式的提问更是提问中的一门艺术。本文阐述了运用启发式提问应把握住导入新课新知识,新旧知识的过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沙垒田凸起及围区凹陷是一个完整的源-汇系统.基于钻井岩心、三维地震及锆石测年等资料,刻画了沙垒田凸起前古近系基岩组成及分布并探讨了古近纪早期源-汇体系配置关系.研究表明,沙垒田凸起自南向北依次发育太古界-元古界混合花岗岩、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中生界火山碎屑岩;其中,凸起东段以元古代混合花岗岩为主,西段以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为主.结合古地貌可知,砂岩富集区与源-汇耦合系统相对应,即基岩组成
摘 要: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维护电网故障和安全措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利用相关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对电网技术进行仔细研究,查找出电网中的一些故障,针对故障的不同的危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为电网的安全运行与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的一系列特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运用和对继电保护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电器配电线路敷设的防火设计,并分析了线路敷设的防火措施。  关键词:电器配电线路;敷设;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131-01  1 电气配电线路敷设的防火设计  1.1 电线敷设  1.1.1 架空线敷设的防火设计  在设计架空线路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够穿越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或者是存放天然气、液化气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