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来源 :广东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a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世界银行数据的梳理,本文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研究:(1)基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对各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一样的,不能适时转换动力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在理论逻辑上讲,讨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前可以快速的增长,但却不能在“中等收入”阶段转换动力机制;(3)梳理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从多视角切入,以期能够分析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和影响因素具体是什么.从这个层面来看,改革和原创性技术的进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其他文献
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很多,如地理环境、就业、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等等,然而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着人口的迁移,本文主要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从城镇化角度去分析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落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亟需解决的两大难题,也是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看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即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是这个系统中的适应性主体,从技术进步与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来进行研
期刊
期刊
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诸多条件影响,始终落后于我国其他省市地区.西藏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西藏经济的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就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
期刊
关于FTA的实证研究从第一次区域一体化浪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现开始引发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形成了逐步明晰的框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政策作用时
期刊
期刊
乡村转型期内,“企业+农户”共生关系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织模式,但在新型“四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刺激下,“企业+农户”的共生平衡关系被打破并面临地位不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