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历史风中的爱恨纠葛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tky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卒于旧金山,而宋氏姐妹并没有出现在宋子文的葬礼上,她们失去了晚年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
  对宋氏姐妹而言,时间没有冲淡她们昔日的恩怨,即使到了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她们依然没有跨过横亘在她们之间的政治鸿沟,这是一场为政治而牺牲亲情的悲剧,这场悲剧甚至还连累了宋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包括宋子文。

革命战败,宋子文逃到美国当寓公


  对于那些曾经为蒋介石集团誓死效力的人而言,1949年是转折性的一年,因为他们在这一年遇到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抉择。他们可以选择离开大陆,偏安于一隅;也可以选择投降共产党,进而将功赎罪。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1947年10月,共产党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告天下:“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和其他首要战犯的财产。”
  第二年,中国共产党列出了43位战犯的名字,宋子文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共产党取得胜利,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摆在他面前的唯一一条出路就是逃离家园。是逃到美国,还是逃到台湾,宋子文游移不定,经过再三考虑,最终选择了美国。
  宋子文先将自己全部的资产转移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等地,随后在1949年1月底离开广州去了香港。到达香港时,他胸前依然佩戴着国民政府颁发给他的勋章,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对外显示这些勋章了。1949年5月16日,宋子文举家赶赴法国,随后又前往美国,并住到了纽约曼哈顿的豪宅里。
  其实,国民党尚未退到台湾的时候,蒋介石就已多次请逃往国外的“中央执监委员”、“国大代表”、“监察委员”、“立法委员”一起去台湾,只是没有几个人响应。对身处美国的宋子文,蒋介石也曾数次发出邀请,但每次都会被婉言谢绝。
  1952年10月,国民党在台湾召开“七大”,此次会议通过了第六届中央委员“整肃案”,决定对党员采取“详订办法,严加考核,分别去取”的政策。这时身在国外的孔祥熙、宋子文依然没有对此作出回应。1953年,在蒋介石予以批准的开除国民党党籍的人员名单上,孔祥熙排在第一位,宋子文则排在第二位。
  在美国当寓公的宋子文就这样彻底被政治遗弃了,这大大影响了他在大洋彼岸的交际圈。起初他十分不习惯受到这样的冷落,但时间一长就慢慢适应了。在美国期间,宋子文一直深居简出,偶尔和同在美国的几个旧相识聚在一起打打牌,消磨一下闲散时光。
  宋子文69岁的时候,也就是1963年,他应蒋介石的邀请去了一趟台湾,这一次的台湾之行是他离开大陆以后的第一次赴台。此时蒋介石76岁,宋美龄也已经66岁了。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过去的是非恩怨早已被时光冲淡了。
  在臺北小住的几天里,宋子文只是与妹妹、妹夫闲话家常,谁也没有谈及过去的那份荣耀,以及离开大陆之前的那份沉重。
  离开台湾的时候,蒋介石交给宋子文一个任务,让他探询美国对台湾“反攻大陆”持什么态度,与此同时,蒋还希望宋能争取美国方面的帮助。20世纪40年代时,为了蒋介石,宋子文曾在美国朝野游说,以期得到美国的援助,而这一次宋子文回到美国后却并未像蒋介石希望的那样重视这件事。
  1969年2月25日,宋子安病逝于香港。3月5日晚上,宋子文飞抵香港,并于6日参加了弟弟的安息礼拜仪式。但让宋子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中国之行,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踏上中国的国土。

参加宴会,食物竟变“夺命利器”


  1971年4月24日晚,为了欢迎宋子文夫妇,爱德华·尤专门在自己寓所设宴款待他们。临行前,原本不想去参加宴会的张乐怡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担心会有什么事发生。宋子文发现妻子脸色不对,便劝她不要去了,但张乐怡又放心不下,还是决定陪丈夫一起赴宴。
  坐在车上的张乐怡眼皮一直在跳,她预感即将有事发生,这让她联想起杜月笙对宋子文的那次暗杀,其实她也不知道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但是那团阴影就是一直在她的脑海中盘旋。离目的地越近,张乐怡的心就越慌,而丈夫却一脸的兴致勃勃。
  张乐怡突然对司机大喊:“停车!”宋子文看着妻子,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就连张乐怡自己也不清楚刚刚说了什么,但车子既然停了,她只得说自己忘带东西,需要回去拿,而且这样东西她必须带着。
  宋子文向来都很守时,眼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而妻子竟然无理取闹,宋子文有些生气,呵斥了妻子几句,就命司机继续开车了。张乐怡心知自己劝不了丈夫,只得不再说话。
  下车后,爱德华·尤及其他人早已在寓所等候,看到宋子文来后,爱德华·尤马上过去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这时张乐怡终于平静下来,因为来到爱德华·尤的家里以后她的眼皮不跳了,心也不再慌了。爱德华·尤的妻子十分热情,拉着张乐怡说个不停。张乐怡看了一眼与朋友正谈得高兴的宋子文,觉得自己刚刚在车上的行为十分可笑。
  为了这次宴会,爱德华·尤专门请了唐人街中国餐馆的厨师,这一席菜都是宋子文的家乡菜——粤菜,再加上是朋友聚会,宋子文不禁胃口大开,吃了很多。就在爱德华·尤为宋子文倒酒的时候,宋子文突然打了一个饱嗝。起初,众人并没有发现宋子文的反常,认为他只是因为吃得快而打嗝。但打完嗝以后宋子文一句话也不说,众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张乐怡看到丈夫的脸憋得又红又紫,眼睛向上翻,头也跟着偏向了左侧,心顿时慌了起来。她赶紧起身去扶丈夫,然而当她刚将宋子文的身体扶正时,却发现丈夫的头也跟着耷拉了下来,她顿时惊慌失措。
  爱德华·尤马上给医院打了电话,半个小时以后,医生赶到爱德华·尤的寓所,对宋子文做了检查。医生告诉哭倒在一旁的张乐怡,宋子文吃饭时过度兴奋,一小块食物堵在了他的气管里,导致呼吸不畅,从而毙命。
  1971年4月24日晚,宋子文卒于旧金山,谁也没有想到,导致宋子文死亡的,竟是一小块食物。

宋子文葬礼上,宋氏姐妹均未现身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的灵柩自旧金山运抵纽约。当时中美正在力求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想要利用宋氏姐妹赴美奔丧的机会,推进两国之间的建交。在尼克松看来,不管宋氏姐妹在意识形态及政治观点上存在哪一种歧见,都会赴美参加宋子文的葬礼。
  然而让尼克松预料不到的是,在宋子文的葬礼上,竟然一个宋家姐妹也没有出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7年,宋霭龄定居美国,自此再也没有回国。1967年,孔祥熙去世,让原本处于隐居状态的宋霭龄更不问世事了。尽管她与宋子文都在美国,但由于弟弟与丈夫间的矛盾,两家几乎没有什么往来。孔祥熙去世的时候,宋子文并未前去参加葬礼,宋霭龄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由于宋庆龄的政治观点与其他的兄弟姐妹不一样,所以早在国民政府时期就与他们联系不多。当国民党退居台湾以后,宋庆龄选择留在大陆,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她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宋子文去世的时候,宋庆龄正在北京。听说宋子文去世的消息以后,宋庆龄表示自己会去美国参加宋子文的葬礼,但由于中美尚未正式建交,不能从北京直接飞往美国,只能租包机。
  在举行葬礼的前一天,尼克松收到了消息,宋庆龄由于没能租到包机,因而不能前往美国参加宋子文的葬礼。于是,尼克松立即通知宋美龄与宋霭龄,希望她们能前来奔丧。对尼克松来说,宋庆龄不能来到美国确实是一件憾事,但如果宋美龄与宋霭龄能够前来的话,不管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为促进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尼克松親自发了一封唁电给宋美龄。唁电这样写道:
  台北宋美龄女士:
  惊悉宋子文先生在旧金山不幸猝逝,不胜哀悼。他的病逝使我们失去一位好朋友。他在美国的朋友将长久地怀念他为自己的国家服务的辉煌的一生,特别是他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肩战斗的伟大事迹。我们同你们一样痛惜他逝世所造成的损失。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1971年4月26日
  收到尼克松的唁电以后,宋美龄感到受宠若惊,这让她前往美国奔丧的心情更加迫切了。这一次,宋美龄带着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登上了“美龄号”飞机。然而就在飞到半路的时候,蒋介石的电报来了。蒋介石在电报中称中共打算派宋庆龄前往美国,为避免进入中共统战的圈套,他希望宋美龄暂停去往纽约的计划。进退两难之下,宋美龄只好选择降落在夏威夷,静观形势。
  在夏威夷滞留的宋美龄,与蒋介石进行了商议,最后仍然决定不出席宋子文的葬礼,因为他们并不排除仍有政治圈套的可能。4月30日,也就是举行葬礼的当天,“美龄号”起飞了,只不过它的目的地不是纽约,而是台湾。
  身居美国的宋霭龄,对是否出席宋子文的葬礼一直犹豫不决,直到4月30日上午,依然没有作出决定。
  宋庆龄与宋美龄不能前来已成事实,而最后一位可能前来的亲属就是宋霭龄了。为了等待宋霭龄,葬礼特意改在了下午举行。可是,一直到葬礼的最后一刻,宋霭龄仍然没有现身。那一天,除了宋子文的妻子张乐怡和他们的女儿以外,来参加葬礼的只有宋子良及其他的一些朋友,连尼克松见到此景都发出了感慨,表示无法理解“你们中国人”。
  宋子文的葬礼为宋氏姐妹的相聚提供了机会,但宋氏姐妹却因为各种原因均未出席。就这样,她们失去了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
  1973年10月19日,宋霭龄在美国纽约去世,宋美龄赴美吊唁。1980年12月,病重中的宋庆龄让廖承志代笔写信给在美国的宋美龄。宋庆龄在信中说:自己重病在身,希望宋美龄能回大陆一行,使在有生之年姐妹相见。如果不成,也希望宋美龄将保存的孙中山遗物归还。
  但是宋美龄只是托人简单地答复了一句话:“信收到了。”
  1981年5月,宋庆龄病情恶化,她的亲属发电报到纽约,将这一情况通知宋美龄。几天后,宋美龄回复电报:“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家。”5月29日,宋庆龄去世,治丧委员会向在台湾和美国的包括宋美龄在内的亲属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来北京参加葬礼。
  由于台湾当局当时正在实行海峡两岸“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因此台湾电报局拒收这份电报。
  宋美龄虽身在美国,但也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和压力,难以回应。据香港 《百姓》 半月刊报道:接近宋美龄的人士透露,宋美龄在当年5月下旬得知二姐病危及逝世消息时,曾多次流泪,并为其向上帝祷告,以寄托心中的绵绵怀念。
  据美国女作家、宋庆龄好友埃米莉·哈恩 (项美丽) 的回忆录记载,在后来和宋美龄的谈话中,她了解到:宋美龄绝不是不想和自己的胞姐见最后一面,她是担心自己当真去了北京,那就等于背叛了在九泉之下的亡夫。
  晚年的宋美龄,反对李登辉搞“台独”,期盼国家统一。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安静地在美国纽约寓所里辞世。她生前很想去上海万国公墓祭扫父母双亲,曾表示希望自己死后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但由于种种原因,她被安葬在纽约芬克里夫墓园里的孔宋家族墓地。
  宋氏三姐妹在中国可谓闻名遐迩,她们三人都曾是非常闪耀的政治明星。然而政见的不同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让三个女人始终不能仅以姐妹情谊聚在一起,甚至使她们至死难团圆,实在令人感慨万分。
其他文献
一  一直想把康生关于 《西厢记》 的那封信找出来再看一遍,但一直没有找到。近因林凯兄协助,才找了出来,此信竟不是我印象中刊载在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版,而是刊载在1958年6月23日的 《光明日报》 头版——作为要闻刊发,足见重视。这当然不只是因为康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地位,而是同毛泽东当时发动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二  重读一遍,更觉骇然。  记得那时我刚读完大学一年级,学问无多,
唐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永隆元年 (680年) 立为太子,弘道元年 (683年),顺顺当当做上皇帝。不料,母亲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元嗣圣。次年,更被母亲夺去帝位。  十四年后,圣历元年 (698年),再立為太子。足足过了二十年,神龙元年 (705年),才复帝位,复国号唐。  或许这个皇帝当得不顺当,难免心里有点郁闷,他也乐于开店做买卖。史载,景龙三年 (709年) 二月,唐中宗在玄武门开设市肆,叫宫
摘 要:在后考纲时代,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等方面都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为此,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简要探析后考纲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后考纲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123-02  2
到今年12月19日,钱锺书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十七年了。钱先生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而他以文言文写就的读书笔记 《管锥编》,贯通文、史、哲等领域,引经据典,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对历代典籍进行了考证。本文为 《管锥编》 英译者、汉学家艾朗诺五年前所写,他说:“我们了解钱先生作 《管锥编》 时候的心情,便知道他此处是有的放矢的,这些话是带着伤痛写的。”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镇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随着城镇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增多、经济繁荣,房价也大幅度增高。一些得势权贵和豪门富户广置房产用于自住或出租,而普通百姓乃至清廉自守的官员却买不起像样的房子,尽管宋代官员的俸禄在历史上绝不算低。  宋代初期,政府不向官员提供住房,如南宋大学者朱熹所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宋神宗即位后,宰相级别的官员才有官方府邸,而其他大宋朝众多官员们
近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古代中国,因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同样层出不穷,有的医生甚至被病人家属灌粪水。  古代医生对待患者讲究一个“仁”字,认为“医乃仁术”,应重视每一位病人的生命。这是古代医生的一种职业操守。  光有职业道德并不能减少医患纠纷,还得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过硬的医术。古人看病有一个观点,叫“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意思就是强调家传和临床经验对医生的重要。  但是
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房里,东西从不嫌多,许多还能成规模。《水浒传》 一开篇,当时还没成为宋徽宗的端王,在小王都太尉家看见个镇纸,说好,小王都太尉就派高俅送去府上,高太尉就此发迹。一个小镇纸都能成就一个人呢。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古代文人书房里千奇百怪,最后都为四样东西服务的,曰: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有趣的是,大文人一般不喜欢普通版,非得限量版,甚至自制的,才好。  中国励志传说里,多有大贤人少时穷困,
“上当上当,本埠阎瑞生谋毙妓女莲英一案系沪上最近惨无人道之事,大为一般人士注意,近有某游戏场编莲英劫一剧,遍登广告于初三初四二夜开演。余友是夜亦往一饱眼福,讵至京戏收锣,而所谓莲英劫新剧竟不出现。后即续演影戏,然喜观此剧者仍纷纷至该剧场,以致人山人海几无容足之地,闻因捕房干涉故不开演。观者莫不谓上当上当云。”  1920年9月18日,《申报》 第14版 《自由谈》 专栏中发出此新闻,提及当时上海有
今日的北京东街盔甲厂6号,即昔日的盔甲厂13号,是斯诺夫妇1935年10月至1937年11月的居住之处的遗址。  盔甲厂,不仅是著名的“—二·九”运动的策源地之一,也不仅是斯诺夫妇把毛泽东、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伟大革命事业介绍给欧美各国人民的地方,而且,还是他们和中国友人姚克、萧乾、杨刚等一起,让世界人民知道鲁迅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完成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运动—— 左翼作家文学作
公元前702年,也就是鲁桓公在位的第十年,齐国、卫国和郑国突然勾搭成奸,攻打鲁国。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比较富裕的郑国,原因还得上溯到四年以前。  话说四年前,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叫北戎的,突然攻打齐国,齐僖公二话不说,决定向各诸侯国求救:“不是我自己搞不定侵略者。但我们既然是‘北方华夏公约诸侯联盟组织’的一员,就应该互相协助,共同防御野蛮人,才能保证我们齐国即使碰到天灾人祸,也不会降低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