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障电压行波传播项指数系数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行波保护原理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直流电网(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对直流线路保护提出了高速动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首先,推导了柔直电网直流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线模故障分量电压行波的解析表达式,该解析表达式包含行波传播项和直流线路边界项.理论证明了: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线模故障分量电压行波传播项指数系数大于区外故障时的指数系数,且该指数系数不受过渡电阻影响.之后,引入Levenberg-Marquart(LM)算法提取指数系数构造了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单端快速保护方法及保护方案.最后,仿真验证了推导分析的正确性,验证了提取出的指数系数能有效反映故障位置,且其保护方案能快速可靠地识别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故障,具有较高的耐过渡电阻能力.保护方案无需高采样频率.
其他文献
LLC变换器因其具有全负载范围内实现原边开关零电压开通和副边开关零电流关断的软开关特性而被广泛使用,但其存在宽电压范围应用时调节频率范围过宽、效率降低的缺陷.针对该缺陷,该文提出一种适应宽输出电压、具有模式切换功能的电路拓扑,阐述电路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减小频率调节范围的模式切换调制策略和切换电压的设计方法,分别对低压模式和高压模式进行模态分析.基于200~900V宽输出电压的LLC电路设计考虑,搭建一台2000W的实验样机,验证所提拓扑和模式切换调制策略的正确性.
传统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只能工作在降压模式,并存在共模漏电流问题.基于此,该文研究一种非隔离双接地升降压光伏并网逆变器.所提逆变器在1个电网周期内存在Buck、Boost和Buck-Boost 3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采用滞环电流控制.每个工作模式只有1个功率管高频工作,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阐述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滤波器参数,分析系统稳定性,针对该拓扑在滞环控制下的工作特点,给出对应的损耗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搭建一台330W的实验平台,验证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海上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降低发电成本,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目标是10MW及以上级别.而高温超导直驱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是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方案之一.然而基于电励磁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研发的超导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面临着冷却液旋转密封、电流传输有刷、力矩管设计困难等技术难题.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电机气隙磁场调制理论提出一种静态密封双定子高温超导风力发电机,可实现冷却液的静态密封和电流无刷传输,还可降低力矩管的设计难度.重点介绍该静态密封双定子高温超
开绕组变压器双逆变器拓扑具有多电平输出、直流电压利用率高、调制自由度大、易容错的优点,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当该拓扑共直流母线时,会存在零序电流的问题,而传统基于120°解耦调制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会导致两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分配不均,影响系统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零序电压消除空间矢量调制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所提调制策略仅选择零序电压为零的矢量进行调制,并通过合理配置开关时序使两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矢量幅值相等且相位互差180°,另外,两逆变器零矢量的作用时间可动态调节,用于抑制死区、管
石英晶体在温度扰动下物理参数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反射式光纤电压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该文采用琼斯矩阵建立反射式光纤电压传感器系统热致误差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温度扰动下石英晶体物理参数(周长、高度、压电系数)变化对系统输出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0℃~+85℃温度范围内,晶体周长变化对系统输出精度影响最为严重,压电系数次之,均超过IEC 0.2S级精度等级要求;而高度变化对系统输出误差影响较小,在±0.06%以内;此外,温度变化与系统误差相位呈线性关系.该文为反射式光纤电压传感器
同步调相机励磁系统晶闸管开路故障会严重威胁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提高同步调相机励磁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可以快速检测开路故障的发生,并准确定位故障管的位置.为此,提出基于误差电流的同步调相机励磁系统晶闸管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支路误差电流进行故障诊断,具有检测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首先,计算出支路误差电流;其次,基于支路误差电流得到用于故障检测的变量,以检测故障的发生;最后,通过用于故障定位的标志来定位故障管位置.该方法可以诊断出单管及两管共78种故障情况.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故障诊断方
综合能源微网是实现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梯级消纳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如能在多微网的诸多主体源荷中引入市场化交互竞争,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综合能源微网的健康发展.该文基于多电-热微网市场化的热交易需求,研究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考虑热能分级的多微网分时优化市场交易机制.首先,基于民用微网和工业微网在不同时段对热能品质的差异性需求,提出采用均衡热能及分级热能的分时供应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考虑热能分级和分时优化需求的多微网热能分配的市场交易机制,引入主从博弈解决协同优化过程中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为研究频率对正弦及直流偏磁条件磁性材料磁滞特性的影响,该文在静态J-A磁滞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动态损耗对磁滞回线的影响,建立动态J-A磁滞模型,并利用混合优化算法和损耗分离理论提取静态模型参数与动态损耗系数.搭建磁性能测试系统,实验获得不同频率正弦及直流偏磁工况电工钢磁滞特性与损耗特性数据,分析频率对磁滞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该规律提出一种可以考虑静态参数频率效应的磁滞建模方法,并用于模拟不同频率正弦及偏磁工况电工钢磁滞特性.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建模方法,该文所提建模方法的仿真结果与实
为开发高性能微型可移动电源系统,设计并实验测试了一种介观尺度燃烧驱动的温差发电机(micro/mesoscale combustion power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MCP-TEG).MCP-TEG采用多台阶稳燃技术、烟气逆流换热技术和错列肋柱(Pin-fin)强化传热技术,同时将燃料混合器、预热器、燃烧器、稳燃器、集热器和均热器一体化集成.实验结果发现,设计的MCP-TEG的发电功率为29.6W,高于目前国内外的报道值,对应的发电效率为2.84%.此外,论文详细研究了
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利用可有效提高垃圾焚烧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但是余热回收换热器面临着2个技术瓶颈:酸性气体凝结引起的低温腐蚀,飞灰沉积导致的传热恶化.对烟气中复杂酸性气体对金属材料的积灰腐蚀情况和换热管换热性能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搭建现场实验平台,在不同入口油温工况下探究不同金属材质耐腐蚀性以及换热壁面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油温在110~177℃区间内,试管壁面无明显腐蚀现象且积灰较少,换热性能良好;80~110℃区间内,壁面积灰较多,腐蚀较轻,换热稳定;62~80℃区间内,有明显腐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