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就感伴随英语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都有上进心。他们希望进步,渴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总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些都是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可以使他们通过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激起对更大成功的追求,从而形成新的良性循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每个英语老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就在教学中老师如何让成就感伴随英语课堂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鼓励学生开口多说
  学生对说英语都或多或少存在羞涩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因此我在提问时,尽可能让那些胆小和胆大的学生机会均等,并适当增加那些学困生的答问机会。为了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一般我提出的问题与他们当前的能力相应。造句或操练新句型时,我先示范,再让他们模仿。分组操练时,让学困生与学困生在一组,对他们的操练要求适当降低。学困生在答问、造句、复述或翻译练习中,只要能积极参与,我就给予肯定,凡是正确的给予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往往因为得到肯定和表扬而兴奋激动不已。因此,我总是用赏识教育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幸福和享受,非常乐意配合教师,使教学效果更优化。当然,错了的也注意纠正。纠正时,我总是面带微笑加以启发和引导,从来不横加指责或挖苦讽刺。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不再因为答错而感到紧张或难堪,良好的开口习惯也随之慢慢养成了。
  二、改革笔头考试和笔头练习的方法
  一些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上没有获得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几次高难度的考试而丧失学习信心。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保证其学习积极性不衰减,首先我改革了英语笔试。平时考试(不包括统考)的试题都在难度和分量上按层次提出不同要求。给学生A、B、C三套试题,程度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试题;或者同一套试题,后面附加一些有一定难度或难度较大的题目。附加题前的题占分比例较大(不少于80%),附加题占分比例较小(不少于20%)。设置这样的题目可以保证学困生不做附加题也可以得60—80分,优等生必须完成全套题目才能得满分。这样的考试大大缩小了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分数差距,减少了学困生心理上的压力。此外,我还在试题中增加一些难易搭配得当的任选题的分量,使学困生做起来不觉得困难。其次是改革笔头练习的方法。我在课内和课外,坚持开辟“英语角”,设计出内容不一、难度不等的练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到“英语角”实践,再由我记分或评价。这种按层次要求的笔头考试和实践练习,提高了学困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三、开发智力因素,使之转化为学习上的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即使是智力因素不健全的学生,如果在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上下工夫,也可能成才。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通过表扬、肯定和倡导,使之得到巩固、发展,直至成功。然后将这种成功迁移到英语学习上,促使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发现有两个学生虽然英语成绩不好,但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我便对他们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并因势利导,将他们关心集体的品质迁移到他们的英语学习上,使其对英语慢慢产生了兴趣,逐渐自觉地关心起自己的英语学习。又如,我发现有个学困生劳动积极肯干,能吃苦耐劳,我引导他将这种精神迁移到英语学习上。多次找他谈心,并教他记忆单词的方法,后来他能自觉地克服记忆单词的困难,还准备了单词本,随身携带,有空就记,该生在中考中英语取得了120分的好成绩。
  四、开展课外活动,让学困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
  英语课堂教学和英语课外活动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课外”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比“课内”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由于人的智力的表现领域和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学困生在课外显露“智力之光”是很寻常的事。例如,有的学困生对记忆英语句型不感兴趣,但对唱英语歌很投入;有的学困生对英语单词记忆不牢固,但对英语书法颇为擅长;有的学困生不愿回答问题,但对朗读课文极为爱好。根据这些情况,我便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唱歌、演英语剧、朗诵、讲故事、猜谜语、书法展览、办墙报等,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现才能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智力。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成功表现,使他们重新正确地认识了自己,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大大增强了其学好英语的信心。
  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差异,是由各种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对产生这些差异的不同心理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转化学困生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面对定语从句无从下手,特别是对主宾语的判断及关系词的使用。我将定语从句教学中出现的案例及解决方法分类整理,试析如下。  一、对关系代词作主语还是宾语判断不清  例1:The noodles that I cooked were delicious. 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主要有that,which,who,whom等。作主语的关系代词不能省略,而作宾语的可以省略。能否省略的关键取决于关系代词指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驱动作用,生物的内驱力必须通过情感的放大才能具有动机作用。而且情感本身可以在没有生物内驱力的情况下才对人的活动起驱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内在力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教师介入的情感感染力,往往是吸引学生有效注意,启迪学生主动探索的最佳手段。在我国,英语长期以来只被作为一门学科,一门没有感性的学科存在于教学中,它作为语言所具有的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功能,以及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语义关系进行词汇学习,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对词汇的学习等方面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词汇量,为学好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词汇的效率,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英语教学。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创设学习环境 语义关系
摘 要: 生成性课程研究对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研究具有启发性。本文从高职日语专业教学实际出发,探讨生性课程对于化解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可能性,以及师生共建生成性课程的条件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日语专业教学 生成性课程    一、引言  近年来日语生成性课程的探究已成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课程研究的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启发性意义。  生成课程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英语教师应注重生活在教学中的融入。本文针对如何结合生活提升高中英语写作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注重写作素材的生活化、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记录生活感悟的习惯等措施。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生活化 提升写作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很多英
期刊
英语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训练与培养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从高中一年级到二年级结束,这一段时间是学生写作培养的黄金阶段,也是练就写作基本功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是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对作文的修改与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此环节中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高三阶段是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