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象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数据块是存储的基础架构,对块的管理是简单的。从50年前全球第一个磁盘存储系统诞生到现在,块的技术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最近几年,存储行业兴起存储虚拟化和数据整合的新理念,在这些理念和方案中,数据还是以块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读写操作。
块形式的存储在满足数据可扩展性和数据安全性需求方面,日益显现出局限性。国际上主要有两类网络化存储架构,都是通过命令集来区分的。第一类是SAN(Storage Area Network)结构,采用SCSI块I/O的命令集,通过在磁盘或FC(Fiber Channel)级的数据访问提供高性能的随机I/O和数据吞吐率,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优势,并在高性能计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可扩展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个CPU规模的系统。第二类是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结构,采用NFS或CIFS命令集访问数据,以文件为传输协议,通过TCP/IP实现网络化存储,可扩展性好、价格便宜、易管理,如目前在集群计算中应用较多的NFS文件系统。但是,由于NAS的协议开销高、带宽低、延迟大,不利于在高性能集群中应用。
针对Linux集群对存储系统高性能和数据共享的需求,国际上已开始研究全新的存储架构和新型文件系统,希望能有效结合SAN和NAS系统的优点,支持直接访问磁盘以提高性能,通过共享的文件和元数据来简化管理。目前,对象存储系统已成为Linux集群架构高性能存储系统的研究热点,如Panasas公司的Object Base Storage Cluster System系统和Cluster File Systems公司的Lustre等。
什么是基于对象的存储
2004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推出了基于对象的存储设备(OSD)的1.0版本规范。它定义了基于对象的存储设备的通讯协议。OSD规范描述了一个 SCSI命令集合,由它提供一个高水平的OSD接口。这个接口允许客户端,比如文件系统和数据库存放和索引数据。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的技术工作组当前正在开发OSD规范的2.0版本,这个版本将在年内完成。
一个OSD设备存放对象,控制着从对象到物理介质的映射图。OSD设备同时也跟踪作为属性的元数据,例如建立时间标记,从而允许在客户端非常容易地共享数据。可以说,OSD最大的卖点在于结合了SAN的可扩展性和NAS的数据共享。早期的NAS架构扩展性并不好,因为所有的元数据处理都集中在NAS服务器上。在有限的NAS头下进行存储扩展受到限制,NAS上的元数据处理变成了瓶颈。如果想扩展,就必需增加更多的NAS服务器,但是此时的管理成了头疼的事情,因为数据是分散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NAS孤岛。
OSD的能力在于它将客户端和OSD设备直接联系起来,并不需要中间环节管理元数据。Panasas公司是全球第一家OSD产品的提供商,同时提供面向对象的存储和并行文件系统。尽管商用的OSD产品还只是凤毛麟角,但是OSD技术却日新月异。希捷和IBM已经展示了OSD产品。HP已经和开放源代码厂家Lustre文件系统合作,使用OSD作为HP StorageWork可扩展文件系统的重要部分。
对象存储不仅解决了数据存储的问题,还解决了数据安全性的问题。存储通常依赖客户端和私有网络的认证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不管在文件服务器内用的是FC SAN或SCSI阵列。对象存储体系结构在每一个级别上都提供了安全性:存储系统对存储设备的认证;存储系统对计算节点的认证;存储系统对计算节点命令的认证;所有命令都经CRC的完整性检查;数据和命令经由IP的私有性。这样的安全水平能给用户以信心,让他们可以更经济高效地管理并轻松访问网络。
“对象存储设备并不适合所有的用户。”Panasas公司首席技术官Garth Gibson博士说。经过几年的努力,Panasas在政府、科研、能源、媒体和金融服务业有了很多成功案例。“Panasas是使用面向对象的存储集群,来解决计算集群的并行存储问题。”高性能计算和存储专家胡家鎏教授说。
高性能领域尽展才华
对象存储体系结构提供了一个带有NAS系统的传统文件共享和管理特征的单系统映象(single-system-image)文件系统,并改进了SAN的资源整合和可扩展的性能。这种性能、可扩展性、可管理性以及安全性的结合,只能通过在存储体系结构上的重大革命才能完成。第一个支持对象体系结构的产品现在已经问世,它就是Panasas ActiveScale Storage Cluser (存储集群)。此产品已经被部署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地震资料处理机构以及生物技术组织。它们都在用Linux集群解决关键的科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过去是用超级计算机也不能解决的。Panasas存储集群及基于对象的存储体系结构可以迎接由Beowolf/Linux集群计算体系结构提出的挑战。在那里,传统的基于SAN和DAS的产品都会败下阵来。现在的问题是,OSD能不能从高性能领域走向主流商业应用?我们拭目以待。
对象存储将成主流
从传统的存储变成OSD存储,需要在多个层面上做改变,包括存储设备、存储网络、文件系统和数据库。
OSD面临着巨大机遇。如Garth Gibson所讲:“大规模并行数据存储的问题通过数据对象和属性可以得到解决。在这个时候,对象存储的特性才得以发挥,而这些都是基于块的存储所不能解决的。”对象存储的使用与应用无关。应用系统可以和以前使用文件导向的系统一样使用,所有的工作通过文件系统实现对文件的存取。这个时候,应用直接存储数据对象,而不是向文件系统写数据。
对象存储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表现出巨大的活力。它可以提供数据安全、容易的数据共享、强大的可扩展功能,完全具备走向企业级数据中心的能力。对象存储的国际标准已经制定,很多全球一线的存储厂商和服务器厂家均加入到此阵营中。不过,对象存储要想全面取代传统的块存储还需时日。(E5)
山特公司成功中标国税总局UPS协议供货工程
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度国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协议供货项目”公开招标采购中,山特凭借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一举入围。此次国税总局UPS总体采购数量近2200套。山特中标的机型种类丰富,包括后备式UPS及在线式UPS,产品容量涵盖了从1kVA到20kVA的机型。 (E5)
科华UPS进驻河北农信社
近日,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提供了323套KELONG KR系列UPS,保障其各地市分支机构的柜台业务、自助银行(ATM)及OA办公系统等关键业务远离电力故障困扰。科华KR系列产品采用了最新高频电源变换技术及先进的PFC控制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有机架式和立式机型可选。 (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