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质量把控,本文将主要对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建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土建工程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建设的质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建筑物倾倒现象同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承载力需要。
1.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指的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结构施工。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原料,中国每年用在建筑物上的混凝土量位居世界前列,混凝土的种类有很多,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是以水泥、砂砾、石块、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此外还有沥青混凝土等,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水性能优良的特点,通常在建筑物中同钢筋一起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土建混凝土技术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承重要求,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作为建筑物的承重墙或支撑柱,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原料配比调整混凝土强度;其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经过养护后没有裂缝的混凝土墙壁能够有效阻隔外界水的侵蚀,同时能够有效隔绝温度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其三,混凝土施工工艺简单,目前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相比于木材和石材来讲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2.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混凝土性质的主要因素,一般的民用建筑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砂、石子、水,通过对原料配比的研究能够改变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的建筑物对混凝土强度有不同的要求,具体配制混凝土时要按照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泥的选择最为关键,目前质量最好的水泥应该为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这种水泥在养护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小,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提高混凝土养护完成后的强度,但是这种水泥的价格较高,一般不会应用在普通民用建筑物上。此外,混凝土中砂、石子也要进行质量控制,避免性能较差的产品影响整个混凝土的强度。除了砂、石子以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其他一些物质,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例如,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够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这种降低水化热的方法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成本低,同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2.2土建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目前土建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搅拌楼内完成后经过垂直运输和平行运输输送到施工现场,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搅拌流程,特别是混凝土的原材料的加入顺序和用量,以及对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控制,确保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发生作用;2)控制搅拌过程中水的用量,水的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需要泵送至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管道要求混凝土必须满足一定的流动性,尽管增加水的用量能够达到这一要求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此时就需要加入一定的添加剂来实现这一功能,此外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施工时,还要加入防治混凝土低温结冰的防冻剂;3)最后,还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和强度,这项要求需要同混凝土的设计标准挂钩,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为人工失误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2.3土建混凝土的运输过程
目前常用的运输设备包括水平运输设备,例如搅拌车,以及垂直运输设备,有些混凝土的拌制是在搅拌车内完成的,有些是在专用的拌合楼内完成,土建混凝土从拌制完成到运输到浇筑地点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常见的混凝土拌制地点和混凝土应用地点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拌制混凝土的地点一般距离施工地点的距离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人员也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2.4土建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几个控制要点:1)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保证结构能够一次性浇筑完成,否则可能导致一部分混凝土已经开始凝固而另一部分混凝土还没有浇筑完成,在进行分层浇筑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避免两层浇筑的时间间隔过长,影响结构的整体性;2)其次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浇筑之前的混凝土处在搅拌状态,避免长时间闲置;3)混凝土浇筑之前已经绑扎好了钢筋结构并固定了模板,在浇筑建筑物底板时要使用专门的混凝土块对钢筋进行保护,确保钢筋同混凝土之间粘结紧密;4)最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搅拌和振捣排除其中的气体,要求操作符合设计规范,保证浇筑质量。
2.5土建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工作是土建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最终强度,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实质是水泥的水化作用,水化作用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作保障,因此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不会受到雨水和风的影响。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出现裂缝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水泥的水化作用需要释放大量的热,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美观也会对住户的生活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裂缝的发生,在养护阶段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温度,例如通过适当的洒水来降低温度,同时洒水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使混凝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下养护固结。
结束语:
总的来讲,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具有突出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有最终落实在最终的建筑物主体上才能成为真正的优于其他材料的优势,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从源头做起保障混凝土质量,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要点,加强混凝土的应用,真正提高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泉斌.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述[J].门窗,2015,04:93+95.
[2]闫勇.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5,20:130+129.
[3]韩芳.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10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建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土建工程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建设的质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建筑物倾倒现象同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承载力需要。
1.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指的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结构施工。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原料,中国每年用在建筑物上的混凝土量位居世界前列,混凝土的种类有很多,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是以水泥、砂砾、石块、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此外还有沥青混凝土等,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水性能优良的特点,通常在建筑物中同钢筋一起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土建混凝土技术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承重要求,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作为建筑物的承重墙或支撑柱,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原料配比调整混凝土强度;其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经过养护后没有裂缝的混凝土墙壁能够有效阻隔外界水的侵蚀,同时能够有效隔绝温度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其三,混凝土施工工艺简单,目前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相比于木材和石材来讲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2.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混凝土性质的主要因素,一般的民用建筑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砂、石子、水,通过对原料配比的研究能够改变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的建筑物对混凝土强度有不同的要求,具体配制混凝土时要按照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泥的选择最为关键,目前质量最好的水泥应该为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这种水泥在养护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小,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提高混凝土养护完成后的强度,但是这种水泥的价格较高,一般不会应用在普通民用建筑物上。此外,混凝土中砂、石子也要进行质量控制,避免性能较差的产品影响整个混凝土的强度。除了砂、石子以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其他一些物质,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例如,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够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这种降低水化热的方法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成本低,同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2.2土建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目前土建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搅拌楼内完成后经过垂直运输和平行运输输送到施工现场,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搅拌流程,特别是混凝土的原材料的加入顺序和用量,以及对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控制,确保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发生作用;2)控制搅拌过程中水的用量,水的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需要泵送至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管道要求混凝土必须满足一定的流动性,尽管增加水的用量能够达到这一要求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此时就需要加入一定的添加剂来实现这一功能,此外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施工时,还要加入防治混凝土低温结冰的防冻剂;3)最后,还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和强度,这项要求需要同混凝土的设计标准挂钩,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为人工失误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2.3土建混凝土的运输过程
目前常用的运输设备包括水平运输设备,例如搅拌车,以及垂直运输设备,有些混凝土的拌制是在搅拌车内完成的,有些是在专用的拌合楼内完成,土建混凝土从拌制完成到运输到浇筑地点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常见的混凝土拌制地点和混凝土应用地点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拌制混凝土的地点一般距离施工地点的距离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人员也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2.4土建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几个控制要点:1)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保证结构能够一次性浇筑完成,否则可能导致一部分混凝土已经开始凝固而另一部分混凝土还没有浇筑完成,在进行分层浇筑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避免两层浇筑的时间间隔过长,影响结构的整体性;2)其次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浇筑之前的混凝土处在搅拌状态,避免长时间闲置;3)混凝土浇筑之前已经绑扎好了钢筋结构并固定了模板,在浇筑建筑物底板时要使用专门的混凝土块对钢筋进行保护,确保钢筋同混凝土之间粘结紧密;4)最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搅拌和振捣排除其中的气体,要求操作符合设计规范,保证浇筑质量。
2.5土建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工作是土建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最终强度,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实质是水泥的水化作用,水化作用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作保障,因此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不会受到雨水和风的影响。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出现裂缝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水泥的水化作用需要释放大量的热,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美观也会对住户的生活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裂缝的发生,在养护阶段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温度,例如通过适当的洒水来降低温度,同时洒水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使混凝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下养护固结。
结束语:
总的来讲,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具有突出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有最终落实在最终的建筑物主体上才能成为真正的优于其他材料的优势,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从源头做起保障混凝土质量,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要点,加强混凝土的应用,真正提高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泉斌.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述[J].门窗,2015,04:93+95.
[2]闫勇.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5,20:130+129.
[3]韩芳.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