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汉族女性三维平均脸构建应用于面部形态衰老研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北方汉族不同年龄组女性人群的三维平均脸,以探讨面部形态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衰老变化。

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采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建立北方汉族20~65岁普通女性共187人面部三维图像模型。受试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4组,使用逆向工程软件和数学建模软件分别构建各年龄组的三维平均脸,进行观察描述、偏差分析和特征点间距的测量,分析北方汉族女性面部形态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

结果

(1)共收集北方汉族普通女性面部三维图像模型187人,共分为4组。第1组(20~29岁)50人,第2组(30~39岁)44人,第3组(40~49岁)50人,第4组(50~65岁)43人。(2)随年龄增长,第1组与第2组仅眶周、口角有轻度差异;第2组与第3组相比,上睑松垂,额颞部明显后凹,下面部呈向下后方移动趋势;第3组与第4组偏差主要体现为凸起,由面部软组织松垂造成,其中上睑外侧、鼻唇沟脊以及嘴唇、颏部较为明显。(3)随年龄增长,平均脸外眦间宽、眼裂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鼻宽、鼻高、鼻长呈上升趋势;口宽、上唇皮肤高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唇高及下唇高呈下降趋势。

结论

北方汉族成年女性面部形态随年龄变化在40~49岁时最为显著,额颞部、眶周、鼻下部、口周均发生变化,主要以面部容积缺失为主;从50岁以后开始明显出现面部软组织的松弛、下垂。三维平均脸技术具有临床可操作性,能反映某一特定人群面部的共同特征,未来具有应用于多样的临床研究的潜力。

其他文献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 NSOC)是一种人类常见的先天畸形,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导致。该文主要阐述下列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风险相关的环境因素:药物、营养摄入、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物、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目的检测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胎鼠腭裂模型中腭突组织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分子在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C57BL/6 J孕鼠随机分为TCDD处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TCDD处理组在胚胎日第10天(the embryonic day 10.5,E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肪结合脂肪干细胞胶(SVF-GEL)在女性面部填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宜春学院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面部脂肪移植的32例女性患者资料。每例患者均接受了高密度脂肪结合SVF-GEL移植面部手术。从大腿内侧获取脂肪,经1 200 g 3 min离心且去除水分后,上2/3部分制备SVF-GEL,用于眼睑、泪沟、鼻唇沟等精细部位的填充;下1/3高密度脂肪用
面部美容注射是近年来整形外科发展的热门领域,被认为是微创、安全的医美方式。然而其不良反应并非像预期那样简单,该文就注射填充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目的探讨使用部分屈指深肌腱转位重建手指伸指功能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苏北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收治腱性锤状指患者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35~55岁。采用屈指深肌腱Ⅰ区及部分Ⅱ区腱芯(肌腱中心部分)中间近端1/5切断,向基底牵拉,于末节指骨基底以2.0钻头打孔,将肌腱瓣穿孔洞引向背侧拉紧后与自止点撕脱的伸肌腱近断端进行编织缝合治疗。结果远侧指间关节固定4周后末节可主动屈伸,无屈曲
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例29岁女性透明质酸注射后舌动脉栓塞患者。检查示舌部肿胀明显,右侧舌正面及背侧舌黏膜明显变白,舌尖轻度萎缩,舌部向右侧活动障碍,发音不清,舌部右侧1/2感觉迟钝,血循环极差。给予透明质酸酶舌部注射,同时使用扩张血管药物,辅助高压氧舱治疗,增加栓塞区域组织血供及组织含氧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鼠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甲钴铵)持续治
目的探讨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血管瘤外科收治的66例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病例资料,男31例,女35例,年龄2~25岁。6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从发迹处做弧形切口分离暴露眼部,用针状电极刀头从额部和颞部向眼部沿皮肤真皮下脂肪层分离病变,深处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及提上睑肌,针状电刀精细化切除病变并及时止血和将创面病
目的探讨虚拟手术系统辅助下行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术的优势。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25例上、下颌骨肿瘤患者,术前在虚拟手术系统辅助下制作三维打印截骨导板、腓骨塑形板及就位导板,按照肿瘤处理原则,切除颌骨肿瘤后,使用游离腓骨肌皮瓣对上、下颌骨进行修复重建。结果本组25例,2例取同侧腓骨肌皮瓣修复,22例取对侧腓骨肌皮瓣,1例上颌骨Ⅱd类缺损取左侧腓骨肌皮瓣修复。患者均获12
齿槽嵴裂是伴发于唇腭裂的一种先天性颌面畸形。自体骨移植是齿槽嵴裂修复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有诸多不足之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新鲜全血经离心后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PRP激活后可以很快释放出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并形成凝胶状,可在局部黏合移植骨颗粒,防止碎骨颗粒移位和流失,黏合组织缺损处,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PRP联合自体骨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骨移植的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