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来源 :高中数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各类课程学习中,则代表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品质和能力.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表现,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牛顿第一定律”是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围绕“牛顿第一定律”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制定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设置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论知识.
其他文献
电磁感应中的“双机”问题,是近几年各级各类考试的热点问题,频繁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北京卷2017年第24题、2019年第22题、2020年第20题、2021年第7题,全国卷(乙)2021年第25题,天津卷2021年第11题、2019年第13题,全国Ⅰ卷2020年第21题,上海卷2020年第19题,江苏卷2020年第14题,全国Ⅲ卷2019年第19题等.本文透过现象将本质——“双机”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
期刊
高中阶段天体运动的研究大多数是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的.例如,计算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周期和线速度时,需要构建一个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太阳处在圆周轨道的圆心处,地球处在圆轨道上,人们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关注问题的质疑性,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疑,促进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融合.对此,本文探究一题多解教学的意义,提出一题多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数理结合思想一直在提,但体现在教学实践和物理学习中却是相对被动的.在教学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各司其职,尽量避免穿插其他学科知识;学生解题时,也是物理的归物理、数学的归数学,即便运用了数理结合思想,也很少深入思考其深层意义.比如“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从几何到方程完美解析这个知识点,学生也能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和方法,但是依旧困惑于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实际的学科,结合物理的应用实例,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分为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一般把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作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直接应用,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是电磁感应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本文就高中阶段导体棒垂直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电动势的计算作一理论推演和举例解析,以期攻破这一计算难点并提升高考应考能力.
“函数奇偶性”一节的课堂教学,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过程,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累数学思想方法并渗透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同时,应当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数学抽象等素养.授课之后的教学反思,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奠定坚实基础.
磁通量变化率ΔΦ/Δt 可表示磁通量变化的快慢.若磁通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磁通量Φ 是时间t 的一次函数,则Φ-t 图象是倾斜直线,那么磁通量变化率ΔΦ/Δt是常数,在数值上等于Φ-t 图象的斜率.若磁通量随时间非均匀变化,则Φ-t 图象是曲线,那么在某一时刻,磁通量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Φ-t 图象切线的斜率,即为Φ-t 关系函数的导数dΦ/dt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E =N ΔΦ/Δt .这表明,磁通量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变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解答需要依据一定的物理观念和具体的物理规律,结合考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探索中的经验,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和近似计算的方法,对所给物理问题进行抽象、类比、迁移、想象、理想化等思维过程来建构模型,寻找与模型对应的基本物理规律,并结合实际对未知量的数量级或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逻辑推理、论证、运算,有时还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取舍.要善于抓住物理情境的本质特征和物理现象与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在物理情境中识别与建构起具体的物理模型,找到适用的物理规律,才能突破“估算”瓶颈.现以几道高考题为例来
新冠疫情让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一场“大考”.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形势趋于稳定,但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与时俱进一直是人类的生存法则,而未知和困难恰恰也是创新的源动力.疫情也许会与我们长期共存这一现状,倒逼从事一线教学的人们在实践中构建混合式的新型教学模态,助力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得到发展.
本文对高中数学函数解题策略教学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rn1 函数定义域问题rn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道有关定义域的函数习题:已知f(√3sin xcos x +3sin2x)的定义域为[π/2,2π/3],求f(2x-1+1/2)的定义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