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终止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药物复律[2],食道心房调搏术,直流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术[3]等,在药物复律中美托洛尔因起效迅速,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小而引起了临床急救医生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的新观点,对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5月对38例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病人给以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总有效率较以前用西地兰复律的76%升高为现在的96.8%。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在对心血管急症中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38例病人留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其中冠心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特发性房颤6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持续时间均大于24小时,心室率大于等于120次/分,血压不低于90/60mmHg,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16例,Ⅱ级19例,Ⅲ级3例,在治疗的病人中均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方法:上述病人入院后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给以美托洛尔5mg缓慢静脉注射(1~2mg/分钟),在心电监护下观察心率,如15分钟后基础心率下降不足15%时可再重复1次用药,继续观察心率变化,5分钟后若仍无效可再给以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总量应不超过15mg,在治疗前后这段时间内应连续观察心电监护,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一切生命指征。
疗效判定: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较基础心率下降小于15%为无效,大于15%为有效。
结果
对上述病人在心电监护下给以美托洛尔静脉用药,该药起效快,心室率下降明显,血压有轻度下降。但观察病人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在治疗的病例中未发生明显的心动过缓,心功能无恶化,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总有效率为96.8%。
讨论
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诱发心绞痛、心衰等一系列并发症。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发表的最新房颤指南认为:对房颤的治疗策略有两种选择,一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二是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因此,控制心室率可作为治疗房颤的首要选择[4],长期以来在临床上治疗快速房颤常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房室结隐匿性传导而减慢心室率,但其不能阻断运动或交感能神经兴奋所致的心室率增快,因此当病人活动或交感能神经兴奋时,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室率的控制不理想。而β受体阻滞剂则能有效降低兴奋所致的窦房结或异位起搏点异常增高的自律性,抑制折返形成。因此,可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对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交感活性增高的心律失常效果尤为显著,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也是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临床一线用药[5]。
美托洛尔是短中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的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美托洛尔是β1受体阻滞,因为对β2受体无明显作用,故对收缩支气管和外周血管作用弱,适于长期使用。美托洛尔与西咪替丁及奎尼丁合用可增加其血液浓度,骤然停药可使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临床医生用药一定要谨慎。而快速房颤或伴有心功能不全时,由于病人体内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过度的β受体激动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心脏不良反应,而美托洛尔则能有效的控制心室率。静脉制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其血浆半衰期为3~4小时,起效迅速,临床观察用药后10分钟左右则出现明显的临床效果,心室率控制满意,且能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但美托洛尔有较强的负性肌力作用及负性频率作用,因此应用时应排除以下情况:如重度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低血压、已洋地黄化而心脏高度扩大病人、心源性休克、窦性心动过缓等。
参考文献
1 王筱梅,刘少稳,杨延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胸痛者冠状动脉情况研究.临床荟萃,2004,19(11):639~639.
2 智宏,马根山,叶行舟,等.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06,21(1):20~21.
3 张永珍,张黎君,王毅,等.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临床荟萃,2000,15(14):636~637.
4 孔艺红,胡大一.心房颤动治疗策略——是否转复窦性心律.中国医药导报,2003.26(4):262~264.
5 蒋立新.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急症中的应用.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9):858~859.
资料与方法
我科在对心血管急症中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38例病人留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其中冠心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特发性房颤6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持续时间均大于24小时,心室率大于等于120次/分,血压不低于90/60mmHg,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16例,Ⅱ级19例,Ⅲ级3例,在治疗的病人中均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方法:上述病人入院后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给以美托洛尔5mg缓慢静脉注射(1~2mg/分钟),在心电监护下观察心率,如15分钟后基础心率下降不足15%时可再重复1次用药,继续观察心率变化,5分钟后若仍无效可再给以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总量应不超过15mg,在治疗前后这段时间内应连续观察心电监护,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一切生命指征。
疗效判定: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较基础心率下降小于15%为无效,大于15%为有效。
结果
对上述病人在心电监护下给以美托洛尔静脉用药,该药起效快,心室率下降明显,血压有轻度下降。但观察病人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在治疗的病例中未发生明显的心动过缓,心功能无恶化,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总有效率为96.8%。
讨论
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诱发心绞痛、心衰等一系列并发症。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发表的最新房颤指南认为:对房颤的治疗策略有两种选择,一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二是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因此,控制心室率可作为治疗房颤的首要选择[4],长期以来在临床上治疗快速房颤常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房室结隐匿性传导而减慢心室率,但其不能阻断运动或交感能神经兴奋所致的心室率增快,因此当病人活动或交感能神经兴奋时,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室率的控制不理想。而β受体阻滞剂则能有效降低兴奋所致的窦房结或异位起搏点异常增高的自律性,抑制折返形成。因此,可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对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交感活性增高的心律失常效果尤为显著,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也是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临床一线用药[5]。
美托洛尔是短中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的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美托洛尔是β1受体阻滞,因为对β2受体无明显作用,故对收缩支气管和外周血管作用弱,适于长期使用。美托洛尔与西咪替丁及奎尼丁合用可增加其血液浓度,骤然停药可使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临床医生用药一定要谨慎。而快速房颤或伴有心功能不全时,由于病人体内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过度的β受体激动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心脏不良反应,而美托洛尔则能有效的控制心室率。静脉制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其血浆半衰期为3~4小时,起效迅速,临床观察用药后10分钟左右则出现明显的临床效果,心室率控制满意,且能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但美托洛尔有较强的负性肌力作用及负性频率作用,因此应用时应排除以下情况:如重度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低血压、已洋地黄化而心脏高度扩大病人、心源性休克、窦性心动过缓等。
参考文献
1 王筱梅,刘少稳,杨延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胸痛者冠状动脉情况研究.临床荟萃,2004,19(11):639~639.
2 智宏,马根山,叶行舟,等.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06,21(1):20~21.
3 张永珍,张黎君,王毅,等.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临床荟萃,2000,15(14):636~637.
4 孔艺红,胡大一.心房颤动治疗策略——是否转复窦性心律.中国医药导报,2003.26(4):262~264.
5 蒋立新.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急症中的应用.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9):858~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