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相对贫困标准?——兼论“城乡统筹”相对贫困的可行方案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贫困”在中国扶贫工作中是个新概念。相对贫困的内涵决定了扶贫的目标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增收,同时要关注收入分配。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过渡,对中国未来扶贫工作的思路和手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城乡差距较大的阶段使用“城乡一条相对贫困线”相对贫困标准,则八成以上贫困人口仍分布在农村,弱化了城镇贫困的重要性。建议分城乡设置相对贫困标准,并将相对贫困标准设定为(分城乡)居民中位收入的40%。利用CHIP2018数据计算,城镇相对贫困线约为12000元,贫困发生率为9%,折算得到城镇相对贫困人口约0.7亿人;农村相
其他文献
辽薯31: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2003年以川山紫为母本、京薯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后代选育而成的紫甘薯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
刑事诉讼法本身的法律属性尚处于欠缺状态,其原因是刑事诉讼法缺乏整体结构的自洽性认知。义务性刑事诉讼规则在结构上可以视为由刑事诉讼行为模式和违反的程序性后果两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