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成果重实效疾病防控利民生
  2010年1月26日,北京市政府批转了《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是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具体表现。《方案》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十大危险疾病是如何确定的7科技攻关如何开展7《方案》如何组织实施7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深入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基石
  
  记者:《方案》是由北京市科委牵头编制完成的。请问“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选取依据是什么?《方案》编制的过程经过了哪些步骤?
  杨伟光:北京市科委从2007年开始,在征求市卫生局等相关委办局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疾病负担、科技在疾病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筛选出“十大危险疾病”作为当前科技工作重点,即肝炎、艾滋病、结核、禽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四类传染性疾病,心血管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抑郁症、慢性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等六类慢性疾病。
  2008年,北京市科委充分调动首都各界医疗卫生力量组成“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编制组“编制科技实施方案,会同市卫生局组织上百名各领域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多轮大规模讨论、咨询和修改。
  2009年7月,方案编制完成,并根据方案启动了部分科研工作。
  2009年8~9月,北京市科委就科技促进首都十大危险疾病防控工作先后专题向市领导汇报,得到市领导肯定,并给予明确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专家领衔、专科医院负责、项目系统管理”的机制,积极推进多部门联动和政府引导的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项目研发培养一批精干的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团队建设,提高首都各级医院的科研意识,创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氛围,力求研究成果能跟踪或创造国际先进、健全疾病规范标准、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降低疾病治疗负担,最终使“首都十大危险疾病”有效的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2009年10~11月,北京市科委在征求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中医局、市人保局、市药监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意见,并组织上百名专家进行多轮大规模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
  2009年12月28日,《方案》上市政府专题会讨论并通过。
  2010年1月26日,《方案》以市政府名义批转。
  记者:请问《方案》出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杨伟光:一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维护首都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市民整体健康状况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的逐年增多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方案》本着科技利民、益民、惠民的原则,以严重影响市民健康的十大危险疾病作为工作重点,中西医并重,从健康教育、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疾病防治的各个环节进行方案设计。
  《方案》以“部门协作指导、项目系统管理、医学专家领衔、专科医院负责、政府资金保障”为工作方针,以“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相结合”为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建立十大危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使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遏制首都上述重大疾病发病快速上升的趋势,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改善市民健康。
  
  科研成果普惠大众尚待努力
  
  记者:近几年,北京市科委启动的与“十大危险疾病”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果?对出台《方案》有哪些启示?
  杨伟光:北京市科委早在2007年就开始根据发病率、死亡率、疾病负担以及科技发挥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对严重影响首都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进行关注,并在肝炎、艾滋、心脑血管等疾病领域以重大项目形式组织启动了相关研究。
  以脑血管疾病为例,2005年北京市科委组织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优势科研力量强强联合,启动了“北京地区脑血管病早期防治及康复的多学科系统研究”重大科技项目。项目通过整合京区脑血管领域优势力量,对脑血管病诊断、治疗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北京市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干预指南》、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技术规范”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和微创治疗技术规范”,并获得了学会认可和推广,提高了首都脑血管病的救治能力和规范程度,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以糖尿病为例,2007年北京市科委资助的重大项目“北京糖尿病前期干预和逆转研究”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全市38余家医院(含一、二、三级医院)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并运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对筛查出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干预,使其血糖恢复到正常状态,减少该人群发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项目组专门为每家医院订制了用于患者教育的食品模型、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计步器、食品秤、体重秤等,还为患者录制了教育光盘、印发了宣传资料等。此外,还研发了糖尿病前期干预管理软件,由专业的营养师和运动医学专家制定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饮食运动方案,从而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管理规范化、简单化、普及化。该项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干预后能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增加20%。
  这些疾病都会危害大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一直是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这个《方案》的出台,将从源头上来解决科技成果实效问题。由北京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北京市科委负责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卫生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研究成果的推广和相关政策、管理措施的出台。这样,不仅能保证项目研究方向不偏离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要求,还能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使相关政策惠民利民。
  
  科技促进防控十大疾病技术攻关
  
  记者:我们知道,对这些常见危险疾病的科研攻关需要大量资金。请问这些资金的来源是什么?
  杨伟光:《方案》自执行之日起,政府每年会投入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首都十大危险疾病”防控水平提升,其中科技投入每年不得少于1亿元。因此,科技促进“首都十大危险疾病”技术攻关,是实施《方案》的重中之重,是解决科技成果能否有效、能否真正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切实利益的关键环节。
  记者:在开展十大危险疾病科研攻关方面,北京市科委有哪些计划?如何开展?
  杨伟光:北京市科委今后将分批启动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建立十大危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以每类疾病的临床KPl(绩效考核指标)为出发点、以提高临床诊疗规范程度为 目标、选择科技工作切入点,以重大项目的形式分批启动,最终形成一批技术规范、标准和适宜技术,提高首都临床诊疗水平,改善市民健康。
  记者:《方案》实施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杨伟光:阶段目标是,2012年使市民对十大危险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初步建立“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100项临床急需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支撑体系;通过市卫生局、市中医管理局、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在全市推广研究成果,努力降低医疗成本,提升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化程度和水平,并推动中医药“十病十方”等临床急需的、与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相关的自主创新医药产品产业化落地北京。
  最终目标是,力争用3~10年的时间,使十大危险疾病的防控工作明显加强,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带动首都医药科技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推动一批临床疗效显著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有意开发的产品落地北京,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记者:到目前,《方案》已实施半年多,北京市科委针对“十大危险疾病”的科研攻关开展了哪些工作?
  杨伟光:首先,围绕十大危险疾病临床研究的共性问题,2009年北京市科委启动了“北京重大疾病临床数据信息库和样本资源库”、 “北京六类重大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两个科技支撑条件平台的建设,将为十大危险疾病的科技攻关工作提供支撑。
  其次,2010年,北京市科委以脑血管疾病为示范,重点推动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禽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脊椎和骨关节病等四大危险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体系建设。目前,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网络已初步搭建完成,研究工作已启动。
  此外,在探索以医促药、医药结合机制方面,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十大危险疾病相关技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进程。2009年,北京市科委先后推动“国产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研究”重大科技成果落地:根据北京现有抗体药物的研发基础、产业需求,启动“北京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建设等,为加快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基础支撑。今后,将继续重点支持I临床急需的、与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相关的自主创新的医药产品产业化,筛选一批临床疗效显著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有意开发的名医名方或院内制剂,加快中医药“十病十方”、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十大危险疾病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为探索股权激励或股权投资政策在临床的实施,由北京市科委主导,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首家试点单位,联合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将搭建“北京骨科内植物技术研发平台”,预计将形成新型创伤骨科内植物系列产品10~15组,产品上市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1日,由北汽福田研发生产的50辆迷迪纯电动出租车在京郊延庆上路。  此次上路的50辆纯电动出租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无尾气排放、无噪音污染、运行成本低”等节能环保特点。纯电动出租车用电机代替发动机,将驱动能源由汽油变为电池。该车最大输出功率60千瓦,每充一次电能在城区正常路面上匀速行驶140公里左右。电动出租车每百公里耗电15度、成本费用13元左右,大约是燃油车的1/5。  近年
期刊
如果有机会与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富乐)的董事长胡志勇先生谈谈他的经营之道,你马上会感受到富乐科技是一家很独特的公司。富乐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骨科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在国内较早从事骨科事业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脊柱内固定、外固定架、康复支具、创伤接骨板四大系列产品。虽然经营的是冷冰冰的金属医疗器械,但是在企业中却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者仁心。    产品第一时间救助伤
期刊
为了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用市场手段聚集和带动一批社会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效结合,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格局,近年来,北京市科委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项,引导企业借助金融工具快速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写字楼、工厂、社区等设施都需要安防系统,而且因为行业的不同,对安防系统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小区一卡通系统
期刊
“节能减排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人的责任。一个企业,仅仅满足于把你的技术变成产品是不够的,还应该保证通过你的技术与产品真正能够为社会服务,造福人类。” 这是北京中能环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宇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段话。而他们公司研制并开发的“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就是以这样的理念在给客户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的产品。    我们要的是效益环保    工业锅炉是
期刊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报告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与糖尿病有关。可见糖尿病的危害是巨大的。  为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
期刊
随着全球消灭天花、结核、脊髓灰质炎等传统传染病得到控制,很多公共卫生官员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传染病不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艾滋病的出现,这一希望破灭了。与此同时,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lyme病,汉他病毒肺炎、尼罗河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出血热。2003年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频发,一时之间,新发突发传染病,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有
期刊
最近,围绕某位著名“养生”专家的争论,终于以卫生部的出面表态而趋于平息。但在他借助媒体宣传平地“走红”的背后,却暴露出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国人在医学知识方面的普遍匮乏,以及在追求健康生活过程中的盲目。面对记者的采访,脑血管病专家王拥军就坦言:在门诊过程中他最痛心的就是病人经常凭借广告或媒体的健康宣讲自己想一些治疗手段。尽管事前记者已经对脑血管病作了一些“功课”,但在采访中,仍对他所披露的一些情况感到
期刊
市场空间。其中北京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抗肿瘤候选药物M2ES,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向41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保护,是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突破:由北京大学工学院研发的智能助残肢体和多关节智能动力脚,首创性提出利用人体健康腿信息控制智能假肢,使其更具人腿的功能和特征,实现正常步态时的肢体运动:多关节智能动力脚则引入柔性驱动,是世界上第一个包含踝关节和脚趾关节的智能动力脚,可提高残疾人行
期刊
夜间是蝙蝠活动的最佳时机,几乎所有属种的蝙蝠,白天均躲进山洞、地洞、建筑物内能避光的地方,倒挂着休息。到了黄昏尤其夜幕降落之后,它们才出来活动,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极为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准确快速地捕食昆虫,被人们称为“夜行侠”。  蝙蝠为翼手目,世界上目前共有19种185属962种,从种数讲,仅次于啮齿类。除南北极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可以说遍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更适宜蝙蝠繁衍栖息,所以数
期刊
前不久有外电报道,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逝世100周年之际,一本被“禁闭”了一个世纪的自传终得以“重见天日”。  报道称,马克·吐温在逝世前创作了一部自传,并将它保存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他要求保管者答应他的条件,就是这本自传要在一个世纪之后才能公诸于世。对此,许多学者分析称,自传中包含马克·吐温大量针砭时弊的文字,他还在文章中批评了老情人,甚至还包括对上帝的见解……  提起马克·吐温(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