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耕:跟上帝拗拗手劲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我听到有一种说法,你是从传统陶艺起步的,五彩、古彩、青花釉里红等作品在20年前就得过不少奖,如果你仍然留在景德镇,也可能与大多数省部级大师一样,做点东西卖卖,日子过得很不错,但我们从总体上来考察景德镇的当代陶艺,至少在最近10年里没有大的变化和突破。你选择离开景德镇去了北京,是否有跳出原来圈子的设想?
  朱乐耕:我离开景德镇一方面是我个人家庭的原因,因为妻子在北京工作,孩子也在北京上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现在所在的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由于发展的需要,几年前成立了一个陶艺研究中心,调我到那里去负责。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关艺术研究的重要机构,能在那里工作,不仅是对我自己,对整个中国陶艺的发展都是一个促进,因为那是一个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制高点。对我本人的创作、研究与对外交流都有利。
  不过我还是经常回景德鎮,那里有我的工作室,我也还在陶瓷学院带研究生。我认为,如果有创新的理念,并不在乎与环境,而是在乎自己的认识,在景德镇同样可以做出新作品,在北京也可以依旧保守。
  记者:为什么为这次上海的展览要准备6年?
  朱乐耕:这要从1997年说起。当时中国美术馆为我办了一次个人陶艺展。题目为“走过千年——朱乐耕陶瓷艺术展”,之所以叫这样的题目,是因为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的是我十几年间,每一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景德镇千余年来,最优秀的材质,最有代表性的装饰手段与技法,都被我实践过,并加以新的诠释。不过当时人们对陶瓷艺术还有偏见,都是一些实用的或陈设的瓶瓶罐罐。但我的作品一直试图超越这种形式,我认为陶瓷材料的那种美和魅力,是绘画和雕塑所无法达到的。钱绍武先生在参观后要来宣纸和笔墨,当场题了词:“日人重器,中国人重气,气入于器,天下无敌。”
  我认为他是对中国陶艺发展方向的揭示。
  就在展览结束前的一天,来了几位韩国人——韩国亚洲美术馆的馆长和他们的资助者韩国麦粒财团的负责人洪正吉先生,我们后来成了朋友,洪正吉先生对我后来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
  他们告诉我,想全部收藏我的作品。
  记者:好事情啊,谈好价钱就赶紧出手啊。
  朱乐耕:他们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些作品虽如果有幸落户韩国,我们会定期拿出来做世界巡回展,它是全世界共享的财富。我考虑了很久,同意了。但不久韩国遭遇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麦粒财团财务有点困难,直到两年后,他们才正式收藏。
  
  陶瓷回音壁颠覆音响传播惯例
  
  记者:后来麦粒财团请你给他们的一个音乐厅做设计?而且是用陶瓷作为主要艺术载体。
  朱乐耕:是的,麦粒财团的理事长洪正吉特别欣赏高迪的建筑师,高迪的建筑就是用陶瓷来做装饰的,所以他希望我能在韩国做一座以陶瓷材料作为装饰的建筑环境作品。
  记者:你成功了吗?
  
  朱乐耕:我去韩国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片空地,但规划中的这座建筑主要是艺术活动场所,里面有音乐厅、美术馆、体育馆,建筑内外的许多地方都要用陶瓷来装饰。其中的音乐厅最重要,音乐厅内部的装修以及回音壁等一改传统的石材和木材等介质。陶瓷材料的介入就意味着这个传统要改变。
  这样的作品必须是一个跨专业合作的综合性的作品,首先是和建筑设计师的合作,承担建筑外形设计的是韩国著名的建筑师——俞杰博士,是一个观念前卫的建筑设计师。还有一位合作者是从澳大利亚学成归来的音响专家、汉阳大学的教授——全镇龙博士。作品不仅是涉及到审美,最重要的还是其涉及到声音的反射效果,这对于超一流的音乐厅尤其重要。因此,这是一次艺术与科技的牵手,每一步都需要有丰富的实验和数据来支持。
  我负责陶瓷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从音乐厅的内墙到每条走廊,都用陶瓷材料装饰,大厅的壁画是抽象的,名为《生命之光》,整个作品是通过光影来表现。如果从某种角度看,里厅和外厅的巨大墙面都像花的海洋,非常动人。作品高低起伏的律动,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观众逼近,这是一种正在爆发中的生命力量,来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崇高感和宗教感。
  记者:用陶瓷材料来传播必须是高保真的琴声歌声,行吗?
  朱乐耕:音乐厅的内墙两侧完成后,汉阳大学音响设计系对其进行了测试,音响效果非常好,韩国的国家电视台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一般较好的音乐厅的回音时间是1.2秒,但麦粒音乐厅却能达到1.7秒。这一测试结果公布后在韩国及国际音响界引起很大反响。
  由于觉得艺术效果和音响效果都很好,麦粒财团决定将另外两面墙壁也换成陶艺壁画装饰。于是又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于2003年8月,整个壁画全部完成。整整3年时间,里里外外加起来大约有六七百平方米,光瓷土我就用了100多吨。
  举办开馆音乐纪念会那天,韩国KBS电视台现场直播,许多韩国政要和艺术家、企业家都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美术星空栏目也到现场报道。
  记者:后来我听说这座建筑已被誉为“陶瓷宫殿”,成为韩国首尔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后来你还用陶瓷材料为九江市做过大型空间艺术?
  朱乐耕:那是在2005年,我应九江市政府邀请,为九江市的和中广场做系列的城市陶艺雕塑,九江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周敦颐为官并写《爱莲说》的地方,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我的作品就确定以荷花为主题,是一个巨大的陶艺壁画长廊。整个过程累得我要命,不过还好,作品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在广场不远的地方有一池荷塘,荷花盛开的夏天,美丽无比。
  记者:做成了这个作品,你就可以到上海来啦。
  朱乐耕:还不行,为什么呢?前年年底,中国美术馆为我举办了“朱乐耕现代陶艺展”和“朱乐耕现代陶艺研讨会”,他们把我最好的10件作品都收藏了。没有压得住的作品,我不敢来上海办展嘛。
  记者:所以你得准备新作品,压得住上海观众的?
  朱乐耕:是啊,上海观众是很有眼光的,鉴赏水平很高。
  记者:那么你这次拿来哪些压得住的作品?
  朱乐耕:这次带到上海来的作品有两个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我在韩国麦粒音乐厅所做的系列陶艺作品的图片。另一部分是我近年来创作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也是在充分思考了现代人的居住环境以及公共建筑环境后才进行创作的,有雕塑类,器皿类,瓷板画等,一共80余件。其中的许多表现形式及颜色釉的烧成,都反映了我近年来所作的探索与尝试。
  
  从传统走向现代
  
  记者:我刚才看了一下,个人认为这次你在上海个展的水平不亚于两年前在中国美术馆的。你这次个展为什么命名为“环境与空间的思考”?
  朱乐耕:我认为陶瓷艺术是环境与空间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具体“器”的陶瓷物质实体和一个“道”的陶瓷精神空间,与同时代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现代的陶艺家,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还有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情感表达又有什么样的新的追求?在这样新的变化和追求中,我们的陶艺作品应该有什么样新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它绝不等同于传统,因为我们与古人所生活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新的人工环境和新的人文氛围中,我们应该有新的思想和新的创造。
  记者:我曾在你建于景德镇湖田窑遗址的工作室里看到,你带的研究生还要跟你学拉坯,因为许多本科毕业生连一只碗都拉不出来,光凭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成为陶艺家的。那么你认为中国的陶瓷艺术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朱乐耕:中国的陶瓷艺术教育实际上还是在不断的完善和探索之中的,中国的陶瓷艺术教育的传统是师傅带徒弟,而学院式的教育是来自于西方,是工业革命以来的成果。由于是来自西方,就有一个接受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就我目前所在的陶瓷学院来说,学生感兴趣的和老师们主要教的都是偏重于个性化的陶艺的创作,对服务于生活及环境空间的工业化设计作品重视不够,造成在学以致用方面有较大的脱节,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在现代陶瓷设计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学生毕业以后因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改行。
  记者:我记得洪正吉先生说过:东方的艺术家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为了追求现代感,模仿西方,丢掉了本民族的传统;还有一种则是将传统当作包袱,缺乏现代意识,固步自封。你的作品走出了国门,当然是好事,但我也有担心:这些作品的语言是民族化的还是国际化的?如果是走国际化路线的,是否说民族化已经不是中国陶瓷的出路了?
  朱乐耕:国际化固然重要,但保持自己民族的个性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韩国人之所以看重我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觉得我的作品非常现代,但又非常中国,而且富有东方情调。我非常喜欢日本三宅一生的服装作品和日本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他们的作品就是既绝对现代的,但又是绝对大和民族的。
  每个人个人的命运与成就都离不开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韩国人和中国一样也是东方民族,在他们的眼里也是西方比东方先进,崇洋的心理也不亚于我们某些时段的某些中国人。但韩国的艺术家和民众在麦粒的系列建筑中看了我的作品后,一致认为既有现代感,但又充满了东方人的情感与智慧,所以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能做到两者的统一,我認为是中国当代陶艺、也是所有艺术的方向。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在陶艺家的创作过程中,“上帝之手”确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敢不敢跟上帝拗一拗手劲?
  朱乐耕:跟上帝……我对艺术创作中的这个“上帝”一直是充满敬畏的,不过为了艺术,我还是每时每刻在挑战,上帝出手了,要拗就拗吧,我不惜将自己送上艺术的祭台。
其他文献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日前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司法和谐”的理念。肖扬表示,在当今民事诉讼领域,过于强调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不仅使法官不堪重负,而且影响审判机关的中立形象,而过于强调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也容易出现诉讼迟延和诉讼成本增加以至实体不公等缺陷。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战略目标下,民事诉讼朝着和谐的诉讼模式迈进,大力倡导和谐司法,无疑将成为新时期民事审判的重要特征。  对
“一二·九”运动前后的陈絜  邓之诚先生是文史名家,著有《骨董琐记全编》《中华二千年史》《清诗纪事初编》等皇皇巨著。他治学严谨,博闻强识,诲人不倦,有闻于时。自20世纪20年代起,他在北大、北师大、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以及燕京大学各校教授历史学,门下曾集合了众多优秀的文史学者和考古学者,可谓“弟子三千”。其中,成就斐然者有王重民、朱士嘉、谭其骧、王钟翰等,个中也不乏当时的左派学子甚至是左派的领袖人
太空旅游业俨然成为时下最刺激最奢侈的产业之一    太空,这一人类罕有涉足的地方,近期却成为商业开发的热点  自1961年4月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第一人之后,航天飞船和宇宙空间站早就不再是新名词,可它们的用途却已从单纯的科研项目衍生到了旅游领域——太空旅游业俨然成为时下最刺激最奢侈的产业之一为了让旅游驿站更加舒适休闲,各大航天公司私人企业开始着手打造“太空旅馆”,掀起一场新的旅游热潮
宗福先:1978年创作的话剧剧本《于无声处》获1979年文化部全国总工会优秀剧本奖,其他作品还有《血,总是热的》《谁主沉浮》等,1996年担任大型历史巨片《鸦片战争》编剧    讨论新时期的中国话剧,无论如何也绕不过《于无声处》,就像谈论文学绕不过《班主任》《伤痕》一样但今天回头来看,《于无声处》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则要远远盖过这两部小说  在上海西南一所寻常的公寓楼里,文弱书生似的宗福先穿着布鞋站
如果汽车论斤卖,则中国制造永远提升不到中国创造,体力活永远提升不到知识活,大家永远都在产业链的最底层挣扎,而不能到产业链的高层享受。这不会是我们理想中的21世纪,不会是理想中的中国。    制造业是个体力活,跟农业一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不过是把农田变成工厂,把锄头变成螺丝起子。  全世界的制造业有个行情价,跟农业一样,生产一斤稻米与制造一吨钢铁的成本计算方式一样,售价在扣除人为的关税壁垒之后也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又开始觉得主街好,希望能够重整旧山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金融危机已经开始损害到了实体经济(也称“主街”,与主打金融的华尔街相对)。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十万火急。2008年第三季度,福特亏损27.5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则亏损42亿美元,现金储备下降了69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到明年中期,通用将出现现金缺口。就连后来居上的日本汽车公司丰田也遇到了困难。截至2008年3月
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仇恨,用伟大的宽容救赎所有的罪恶,这是藏式哈姆雷特    投资数千万元的《喜马拉雅王子》大胆尝试全部启用藏族演员和藏语对白,被称为“最具有艺术精神的藏语电影开篇巨作”10月20日,这部影片将在全国最主要的院线献映由于这是2006“加油,好男儿!”全国总冠军蒲巴甲成名之前的处女作,该影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咱们本是一家人”    《喜马拉雅王子》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的话剧《哈
有时教训如火,灼热,但却令人敬畏;有时恭维如水,看上去很美,但却常常让人付出巨大代价。    阅历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一直是政治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当约瑟夫·奈论述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决策时,特别提到了一战的教训对肯尼迪的警醒作用,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到了猪湾入侵失败给肯尼迪的现实教训。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受到的那样,有时教训如火,灼热,但却令人敬畏;有时恭维如水,看上去很美,但却常常让人
丁未①之岁,冬暖无雪。戊申②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③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④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⑤上。  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⑥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
口述/陈一文  撰稿/钱亦蕉    父亲病危的时候,我从北京去美国看望他,给他带去的最后礼物是中国发行的一个有孙中山像的纪念币。他把它捏在手中,抚摸它,用最大的气力试图自己拿起来看……    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着二分之一犹太血统、四分之一中国血统、八分之一法国血统、八分之一非洲黑人血统的陈一文先生坐在我的面前,精力充沛,滔滔不绝。他向我讲述了他的父亲陈依范的一些传奇故事,这是一个被新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