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促进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年轻化、复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专业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 职业影响 大学生
  [作者简介]李磊(1981- ),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教学管理。(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39-01
  长期以来,高校的本科教育将培育研究型、学术型的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在“设计性”“综合性”的口号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盲目地增加实验课程的设置,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如何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改革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新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职场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缺乏职业发展的潜力。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材内容宽泛,不能适应当代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状况。当前,课程设置获得了重要的改进,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更新为晶体管和集成基本单元电路;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也以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为主。然而,其课程比较宽泛,理论深度不够,理论与IT产业的发展情况不相适应,使得学生感觉知识掌握宽泛,对工程实践有些不知所措。另外,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教材更新也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
  2.实践环节难以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长期以来,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少,依附于理论课而存在,课程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不能体现工程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更不能体现现代电子技术的趋势。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高校意识到“设计性”和“综合性”的重要性,纷纷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发挥到空前水平,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践教学的名目种类繁多:创新性实验、延续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校级、地区级、国家级的电子竞赛等,不一而足。当前高校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极端转向“重实践、轻理论”的另一个极端。课程设计、实验课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水平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并没有得以提高。
  3.教师的适应性不足。在信息化的浪潮之下,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新之快令人感到振奋、茫然。教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难以适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掌握有待加强,其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年轻教师虽然对前沿理论了解较多,接受新知识、新技术速度快,但是比较缺乏系统设计的实践。一般的教师都是毕业之后直接任教,并没有参与过产品、系统的研发、设计,对实际问题的处理缺乏经验。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在职业市场的现状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然而适应市场需求的总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暴露出许多问题。(1)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对电子信息工程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工程的创意和工程人员的创新精神是显示工程水平及其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创新是工程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2)综合素质较低。在传统的认知下,教育界和社会大众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是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突破了这一范畴,更加强调其品格、文化和社会交往方面的综合能力。根据调查,有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信息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见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有待提高的。(3)实践能力和水平不高。工程的实践性是其主要特征,然而,由于教育现状的制约,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弱,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这对社会工程实践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束缚。(4)专业技术不强。电子信息专业技术是电子信息从业人员的生存之本,然而在从业的过程中,许多工程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电子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在工程实践中的其他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1.改善课程建设。新世纪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数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技术,掌握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及其处理技术。改革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选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控制等领域,以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课程电子电路、信息系统控制、电磁场合计算机为依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首先,建设特色课程体系,优化学科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注重在专业上保持特色,如同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的倾向于气象特色例如气象电子,有的具有广电特征。通过特色专业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工程实际开发能力。其次,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其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毕业设计等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扩展电子信息工程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仅仅将电子信息工程人员作为单纯的技术性人员对待,要充分认识工程实践的系统性、人文性和整体性特征,将人的因素看作工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育,要将其内容做出区分,划分为人文社科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价值理性和知识理性。当前,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社会性特征日趋明显,所以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基础理论,还要培养其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成为社会的基础手段的前提下,综合知识与技术性相结合就是教育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的趋势。   3.合理关注学生实践环节,改进毕业设计方式。当前,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关注已经提升至空前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薄弱,提高其动手能力,这是教育改进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对实践课程的尤其重视,导致教育教学走进了另一个极端。近年来,实践课程的种类名目繁多,从校内竞赛以及各种层级的竞赛,到各种实验设计;从综合型课程到毕业设计,数不胜数。关键的理论教学却又被轻视,许多实验性课程并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课程应该以学生为导向,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多做验证性实验,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计实践课程。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必修环节。一直以来,毕业设计的制作仅仅给予三个月时间,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日常实践课程中,不少学生利用“Matlab”做设计,甚至在毕业设计中也贪图省事。在这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应改变这种不良的作风。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教育,要从学生的学习抓起,可以鼓励高年级学生到企业做设计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日常的学习、实践同毕业设计相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建设专业导师制度。在本科设置专业导师,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有高校做出了尝试,比较突出的有梧州学院等高校,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专业导师制是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针对本科生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专业导师制不仅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水平,实施因材施教,而且把科研与课堂教学以及实践课程结合,引导学生增加社会人文涵养,强调通过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多学科促进工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全面学习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专业导师制的重要内涵。本文认为,专业导师制更应该发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教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将人的价值理性因素发挥到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王欣,田雨波,李锋,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2012(10).
  [3]夏哲雷,肖丙刚,王秀敏,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6).
  [4]张建凯,戴雁辉.高职院校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12(12).
  [5]张鑫.信息应用 基础先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习及就业[J].考试与招生,2013(2).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摘要]文章依据对某大学创业培训班300名大学生所做的第一手访谈资料,采用质化研究数据处理软件NVivo8,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类属变迁及其模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正在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成就型的转型;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结构模型中,存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类属,不同类属的创业动机并不是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兼容、共生共存的,形成“多元共生”现象。  [关键词]
记者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今年青岛市将再次面向本地生源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500元。(据《中国教育报》)  青岛为何要给应届毕业生发就业求职补贴?原因并不难分析。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增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每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另一方面,现在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也不断提高,制作簡历、购买服装、参加招聘会、跨地区求职的交通食宿费用……对不少毕业生来说是
创业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创业教育发展,教育部已将创业基础课列为本科学生必修课程。很多高职学生也参与了创业课程学习,但当前高职创业课程效果并不好。笔者认为,应该从课程讲授、课程设置、课程受众、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对高职创业课程进行改进。  在课程讲授上,教师不宜照本宣科,而要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这是传统课堂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适宜于理论知识
金融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十分重大,在新准则要求下,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实施预期信用损失制度,本文探讨预期信用损失制度实施前后的影响,分析制度实施的利弊,并对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希望为预期信用损失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借鉴。预期信用损失的内涵  预期信用损失制度是财政部2017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则的规定,明确金融资产减值由已发生损
[摘要]文章以陕西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专家论证确立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六个维度: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育人为本;精业博学、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和谐发展。利用问卷调查和李克特量表统计方法,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现状评价,并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养成、激励、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目的:优化对坐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测定对其含量。方法:采用正交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L9(34)正交表,以料液比、溶剂浓度、提取时间级提取次数为四个因素进行实验,得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