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环境与稳态作为高考的常考点,主要涵盖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主要指标、各组分之间与细胞内液的关系、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调节机制及意义等。纵观近年高考,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各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其稳态的调节。
一、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为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条件。
例1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基本保障。下列疾病属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抽搐由血钙过低引起;尿毒症由肾功能病变或机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导致;组织水肿是某些原因引起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或组织液中蛋白含量增加或血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增加所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红细胞异常。
答案 B
点拨 内环境是体内的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和体分泌液。细胞内液是细胞自身的组成部分,不属于细胞生活的环境;泪液、消化液、汗液和乳汁等体分泌液与外界环境相通,也不属于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例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尿素通过体液运送,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远大于渗入淋巴的量;机体的稳态是指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血浆成分稳定,不代表机体处于稳态。
答案 D
点拨 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如血细胞以血浆为直接环境、组织细胞以组织液为直接环境、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淋巴为直接环境、血管壁细胞以组织液和血浆为直接环境、淋巴管壁细胞以组织液和淋巴为直接环境。
例3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对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重要;组织液中的CO2与组织pH的调控有关,还能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稳态是相对的,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组织液中的物质浓度和pH等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变化;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使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 D
点拨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内环境,虽然它们的基本化学组成相同(本质上都是盐溶液),但在分布部位、液体中的细胞及其化学成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很少)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下图):包括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细胞外液之间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细胞内液][血浆][淋巴][循环系统][组织液][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呼吸系统
O2、CO2、水蒸汽][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
水、尿素、尿酸、无机盐]
二、内环境稳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例4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 过量饮水会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使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浓度下降,使得水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导致组织细胞肿胀。静脉注射高浓度盐水能够升高血浆的浓度,使血浆的浓度高于组织液,水分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继而使组织液的浓度高于组织细胞,使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达到缓解组织细胞肿胀的目的。
答案 A
点拨 人体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保持机体稳态,是在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的参与下,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且稳态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不是一成不变,是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例5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内环境稳态失调,则细胞的代谢会出现异常,导致相应的病症。高原的气压比平原低,从平原到高原,由于外界气压降低而导致组织液大量渗透进入肺,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而出现肺水肿症状。寒颤可以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分泌抗体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可以减少尿的排出而维持水的平衡。
答案 B
点拨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会发生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如血糖浓度过高会引发糖尿病,血糖浓度过低会引起低血糖症,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高原反应时会发生肺水肿。
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D.丙酮酸+水→CO2+[H]+能量
2.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①②③④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可经②→④→①→发炎部位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人体剧烈运动,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是降低还是升高?这种变化由哪种物质引起?需何种物质进行调节( )
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
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人在剧烈运动时,虽有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仍为弱碱性
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D.H2CO3/NaHCO3具有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作用
6.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7.组织水肿是特定条件下,组织液增多所引起。下图示组织液与相关液体及细胞间的关系。请回答:
[血浆][淋巴][细胞][组织液][回流]
(1)当组织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增大,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2)长期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3)肾小球的通透性加强就会导致血浆蛋白滤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4)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在这种状况下,血浆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
1~6. AACDCB
7. (1)大于 (2)小于 (3)大于 (4)小于
一、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为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条件。
例1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基本保障。下列疾病属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抽搐由血钙过低引起;尿毒症由肾功能病变或机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导致;组织水肿是某些原因引起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或组织液中蛋白含量增加或血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增加所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红细胞异常。
答案 B
点拨 内环境是体内的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和体分泌液。细胞内液是细胞自身的组成部分,不属于细胞生活的环境;泪液、消化液、汗液和乳汁等体分泌液与外界环境相通,也不属于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例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尿素通过体液运送,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远大于渗入淋巴的量;机体的稳态是指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血浆成分稳定,不代表机体处于稳态。
答案 D
点拨 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如血细胞以血浆为直接环境、组织细胞以组织液为直接环境、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淋巴为直接环境、血管壁细胞以组织液和血浆为直接环境、淋巴管壁细胞以组织液和淋巴为直接环境。
例3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对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重要;组织液中的CO2与组织pH的调控有关,还能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稳态是相对的,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组织液中的物质浓度和pH等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变化;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使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 D
点拨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内环境,虽然它们的基本化学组成相同(本质上都是盐溶液),但在分布部位、液体中的细胞及其化学成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很少)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下图):包括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细胞外液之间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细胞内液][血浆][淋巴][循环系统][组织液][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呼吸系统
O2、CO2、水蒸汽][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
水、尿素、尿酸、无机盐]
二、内环境稳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例4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 过量饮水会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使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浓度下降,使得水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导致组织细胞肿胀。静脉注射高浓度盐水能够升高血浆的浓度,使血浆的浓度高于组织液,水分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继而使组织液的浓度高于组织细胞,使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达到缓解组织细胞肿胀的目的。
答案 A
点拨 人体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保持机体稳态,是在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的参与下,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且稳态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不是一成不变,是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例5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内环境稳态失调,则细胞的代谢会出现异常,导致相应的病症。高原的气压比平原低,从平原到高原,由于外界气压降低而导致组织液大量渗透进入肺,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而出现肺水肿症状。寒颤可以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分泌抗体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可以减少尿的排出而维持水的平衡。
答案 B
点拨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会发生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如血糖浓度过高会引发糖尿病,血糖浓度过低会引起低血糖症,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高原反应时会发生肺水肿。
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D.丙酮酸+水→CO2+[H]+能量
2.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①②③④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可经②→④→①→发炎部位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人体剧烈运动,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是降低还是升高?这种变化由哪种物质引起?需何种物质进行调节( )
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
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人在剧烈运动时,虽有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仍为弱碱性
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D.H2CO3/NaHCO3具有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作用
6.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7.组织水肿是特定条件下,组织液增多所引起。下图示组织液与相关液体及细胞间的关系。请回答:
[血浆][淋巴][细胞][组织液][回流]
(1)当组织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增大,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2)长期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3)肾小球的通透性加强就会导致血浆蛋白滤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4)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在这种状况下,血浆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
1~6. AACDCB
7. (1)大于 (2)小于 (3)大于 (4)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