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祁东县衡缘物流有限公司车间,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花甲老人给110多名党员干部上一堂《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的生动党课,全场响起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衡阳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旷碧锋。题图为旷碧锋(右二)向农民现场讲解黄瓜栽培技术
心中有党,春天种子要发芽
旷碧锋1955年生于衡山县师古乡八里村。三年困难时期,家里没吃的,他饿得直哭。旷柏生老支书拄着拐杖,拿着一把野菜和一点米糠递给他父亲:“没什么好吃的,先给孩子垫垫肚子吧。”后来他才知道,老支书给饿晕的几家送去了食物。他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旷碧锋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前,他写了16份入党申请书。让他如此坚定对共产主义信仰的,不仅仅是小时候的所见所闻,长大后,身边的共产党员深深地影响着他。刘富春老所长治学严谨,搞科研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向卓英副所长7次出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志存高远、胸怀世界的形象……
旷碧锋如一粒春天的种子,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终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成为一名卓有建树的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和项目奖28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补选为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心中有民,万家忧愁系心头
33年前,旷碧锋出任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当时由于受季节影响,加上种植技术不规范,没有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蔬菜经常青黄不接。他感到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着手研究大白菜栽培中的五项主要因素:播种期、密度、氨、磷、钾的应用系数与相互关系。8月的农村热浪逼人,他在试验田里摆开了战场。按照设计方案,播种期每3天划一个档次,密度从2700多株递减到1000株……经过4年的研究,他种植的大白菜亩产6240公斤,每亩增产2450公斤。这一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后,全市的大白菜自给有余。
蔬菜生产安全一直牵扯着各级政府领导的心。“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菜”又成为了旷碧锋的自觉行动。在他的主持推动下,一个以“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蔬菜科研序幕又紧锣密鼓地拉开了。经过多年实践,许多城区蔬菜基地已综合使用营养钵育苗、机械翻耕喷药、立体吊蔓、黄板诱蚜、性诱剂除虫、喷灌滴灌一体化水肥管理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指导农民多施有机肥,杜绝化肥、农药使用,不但节省了劳动力支出,而且提早了蔬菜上市时间,产品安全得到了保障,效益翻了几番。
心中有责。踏遍青山人未老
蔬菜新品种的选育最难的就是收集亲本资源。亲本材料散落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需要跋山涉水去收集。旷碧锋经常挤火车或骑自行车到山上、田间、河边收集亲本材料,足迹踏遍云贵高原、长江流域,行程8万公里。收集亲本后,进行田间试种,认真观察記载、筛选及对比试验。为把握最佳的杂交育种授粉时间,每天早上4点多,他就赶到地里守候,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观察花蕾开花过程,记录菜园环境、气候、温度。
只要能培育出受群众欢迎的蔬菜新品种,不管吃多大的苦,旷碧锋都无怨无悔。1992年,旷碧锋为避免本地繁育种子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远赴海南三亚育种基地进行种子加代繁殖。3个人租住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海南天气炎热,挖土、整地、施肥、播种、育苗、浇水……每天从早上8点钟进工地,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到住处。大棚内温度达摄氏50多度,他呆在里面不停地采集育种数据,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就这样,原本需要6年才能完成的课题仅用3年就完成了。
目前,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筛选备受菜农和消费者青睐的有“湘早优苦瓜”“早丰红茄”“丰源辣椒”等5个系列50多个品种,其中,“一串铃嫩南瓜”“早冠406丝瓜”“杂交苦瓜”3个系列品种在全国名列第一。他们选育的40多个品种在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广泛种植,间接地为农户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心中有党,春天种子要发芽
旷碧锋1955年生于衡山县师古乡八里村。三年困难时期,家里没吃的,他饿得直哭。旷柏生老支书拄着拐杖,拿着一把野菜和一点米糠递给他父亲:“没什么好吃的,先给孩子垫垫肚子吧。”后来他才知道,老支书给饿晕的几家送去了食物。他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旷碧锋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前,他写了16份入党申请书。让他如此坚定对共产主义信仰的,不仅仅是小时候的所见所闻,长大后,身边的共产党员深深地影响着他。刘富春老所长治学严谨,搞科研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向卓英副所长7次出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志存高远、胸怀世界的形象……
旷碧锋如一粒春天的种子,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终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成为一名卓有建树的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和项目奖28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补选为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心中有民,万家忧愁系心头
33年前,旷碧锋出任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当时由于受季节影响,加上种植技术不规范,没有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蔬菜经常青黄不接。他感到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着手研究大白菜栽培中的五项主要因素:播种期、密度、氨、磷、钾的应用系数与相互关系。8月的农村热浪逼人,他在试验田里摆开了战场。按照设计方案,播种期每3天划一个档次,密度从2700多株递减到1000株……经过4年的研究,他种植的大白菜亩产6240公斤,每亩增产2450公斤。这一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后,全市的大白菜自给有余。
蔬菜生产安全一直牵扯着各级政府领导的心。“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菜”又成为了旷碧锋的自觉行动。在他的主持推动下,一个以“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蔬菜科研序幕又紧锣密鼓地拉开了。经过多年实践,许多城区蔬菜基地已综合使用营养钵育苗、机械翻耕喷药、立体吊蔓、黄板诱蚜、性诱剂除虫、喷灌滴灌一体化水肥管理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指导农民多施有机肥,杜绝化肥、农药使用,不但节省了劳动力支出,而且提早了蔬菜上市时间,产品安全得到了保障,效益翻了几番。
心中有责。踏遍青山人未老
蔬菜新品种的选育最难的就是收集亲本资源。亲本材料散落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需要跋山涉水去收集。旷碧锋经常挤火车或骑自行车到山上、田间、河边收集亲本材料,足迹踏遍云贵高原、长江流域,行程8万公里。收集亲本后,进行田间试种,认真观察記载、筛选及对比试验。为把握最佳的杂交育种授粉时间,每天早上4点多,他就赶到地里守候,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观察花蕾开花过程,记录菜园环境、气候、温度。
只要能培育出受群众欢迎的蔬菜新品种,不管吃多大的苦,旷碧锋都无怨无悔。1992年,旷碧锋为避免本地繁育种子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远赴海南三亚育种基地进行种子加代繁殖。3个人租住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海南天气炎热,挖土、整地、施肥、播种、育苗、浇水……每天从早上8点钟进工地,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到住处。大棚内温度达摄氏50多度,他呆在里面不停地采集育种数据,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就这样,原本需要6年才能完成的课题仅用3年就完成了。
目前,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筛选备受菜农和消费者青睐的有“湘早优苦瓜”“早丰红茄”“丰源辣椒”等5个系列50多个品种,其中,“一串铃嫩南瓜”“早冠406丝瓜”“杂交苦瓜”3个系列品种在全国名列第一。他们选育的40多个品种在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广泛种植,间接地为农户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