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一棵树上的仁是甜的
  哪一棵树上的仁是苦的
  平时,大家都关在园中
  各人的那个心事
  谁也不知道
  不過
  谁个一红
  谁个一抬身子探出墙外
  就全都知道了
  [李汉超赏读]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叶绍翁的七绝《游园不值》中的后两句。而短诗《杏》另辟蹊径,虽也描写红杏,但跳出古意,从生活出发,赋予红杏新的蕴含,给读者以阅读的愉悦和启迪。诗人抓住杏仁的甜苦特征,写的却是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写作者的自觉行动。高凯立足于生活,用质朴的叙述语言写出了生活的本真。全诗构思独特新颖,运用拟人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形象生动鲜明。杏树,乃自然之物,本无情无义,诗人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感悟和行为,表面写树,实际写人,以物喻人,借物寄情。诗的第一节写杏的心事没人知道,第二节写杏一“出墙”都能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对他人心灵的痛楚漠不关心,却对“冒头和出格”异常敏感。一反一正的比较之中,无不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他扎根陇东高原,常用来自民间生活源头的表达和直逼人性的朴素保持着生活原汁原味的真纯,借鉴民歌赋、比、兴的创作手法,简洁准确质朴的笔触常能直抵真善美。
其他文献
城郊小站  前车绝尘去,后车殊未还。  遗此二三子,瑟瑟立春寒。小 景  雷声惊午梦,云色晦廊廡。  竹影摇空翠,闲阶跳白雨。清 明  寂寂清明夜,寒斋近古槐。  窗前飞细雨,灯下读《聊斋》。三 月  田野春将尽,菜花渐已稀。  阳光日转暖,初可试单衣。暑 雨  卷地风来杂土香,槐安子弟意仓皇。  才登败壁幸身免,百万鸣镝射海棠。青花残碗  青花残碗卧苍苔,荒草离离未掩埋。  盛得初秋经宿雨,蜻蜓
腊月初十夜石门踏月探梅  月夜山中寂,重燃旧日情。  梅花应有意,留我到三更。春兴八首(选三)  春日寻芳到野畴,蝶旗蛙鼓鸟齐讴。  迎眸处处花呼我,一路东风树点头。  山也青来水也清,佳人相约与偕行。  黄鹂未解关雎事,一路相随叫不停。  重来陌上探春华,悄对嫣然每忆些。  蝶绕芳枝犹似昨,细看不是去年花。  与何永沂大夫暨奋生、永新兄石门赏枫梅有作(选三)  大雪何曾见雪巡,湖边依旧小阳春。 
谷雨后作  季变山中感所新,心装万卷实难禁。  已虚杯酒人怀旧,还遂物情春渐深。  不悟螳螂隐高树,知时戴胜入桑林。  夏来衰体应同好,莫笑诗肩怜一斟。回乡第一日  精血犹穷双目浑,望霞回首入黄昏。  桃花艳艳归乡路,燕子飞飞思故魂。  碧柳婆娑多自往,溪亭惆怅共谁言。  梦中如影千行泪,老矣唯惭未报恩。澧水吟  一条流水一条心,直下嘉山入洞庭。  吐浪传声怀落落,飞鸥度影惜惺惺。  天然最得芷花
夏日杂咏二首  红蓼风疏白石堤,鹭鸶翅振五云齐。  一身暑氣消磨处,坐望碧波收彩霓。  与客观花上碧桥,纷纭世事信无聊。  南湖风月西亭燕,分坼芙蕖别样娇。题蒲水人家  邻堤碧水映明堂,小院花催曙气香。  紫燕频来人好客,不辞烟柳系春缰。珍珠湖遇暴雨  次第鸥惊白浪开,西南气象已倾颓。  江湖易起风云怒,常使生途避迅雷。
小园  紫茄绿韭竞高低,白蝶黄蜂东复西。  唯有落红了无趣,随风散落草萋萋。漫步  紫燕呢喃一路听,长街烟柳正娉婷。  多情白发无须染,走进春风便转青。池边  听荷寂寂枉凝眸,观雨亭前忆不休。  最是欺人圆叶底,一双凫影半含羞。午梦  午夢飞飞未有涯,新凉初醒对窗纱。  白床空处秋风在,一角红裙吹作花。
新民遼塔  重檐翘角倚云骧,宿鸟无声月似霜。  千古潢南无尽梦,留遗风雨入文章。题三农博览园花山小径  花山曲径向云亭,犹似梅关待九龄。  独此幽台灵隐处,何须写尽满园青。新民羊肚蘑  潢南郊野珍奇物,防遍江南众说无。  凹凸犹如羊马肚,鲜香入口赛鱼鲈。题文邦民俗馆  石核铜藏对列兵,木车断想马还鸣。  弯弓鼓角辽金梦,楚汉遗珠未了情。
一些人不爱说话  既不是哑巴,也不内向  只说必要的话  只是礼节  只浮在说话的上面  一生就这样过去  寥寥数语即可概括  一些人活着就像墓志铭  漫长但言词简短  像墓碑那样地伫立着  与我们冷静相对  [李汉超赏读]韩东是“第三代”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如果从说话的角度分,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爱说话的人,一种是不爱说话的人。不爱说话,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想说、不多说。诗人韩东抓住一些人“不爱说话”
落雪了  这是初冬  苦荞,你的茎冻得通红了么  你的花凍得苍白了么  当三秋搂着沉甸甸的喜悦离去  你来晚了,于是,匆忙  把欢乐交给了冻雨  把爱情交给了北风  苦荞,你苦命的小女子  面对死一般的荒寂  你回答以无言  回答以无言的自信  下雪啦,一片又一片  那是白莹莹的荞花雪啊  那是产后大地失血的微笑  你不觉得苦吗  ——苦荞  [李汉超赏读]饶庆年生活在蒲圻,深情眷念江南那片多情的
站在山下  我能知道自己的小  爬到山腰  我感觉自己更小了  我能否爬到山顶  爬到山顶有无必要  在犹豫中  我又小了一些  鸟儿在飞  泉水在响  我却看不清来路和去路  那是我在继续变小  [李汉超赏读]审视自我是自我修炼的一门功课,诗人秦巴子保持着对事物的敏感性,从一次爬山的经历中看清了自己的“小”。全诗语言直白,没有理解障碍,但读完全诗,读者的心却被诗人抒写的“小”紧紧地抓住了,简直让
兰  空山幽谷客,纫佩入堂来。  九畹悲天问,三春凌藓苔。  香堪洁世,遗世励清才。  独抱江离畔,犹思屈子哀。丙申春自感  漂萍桑海讵孤行,又对飞红落满城。  半世妻梅因傲骨,一身误我是真情。  萧然花坠蝶无梦,落拓衫青恨有声。  奇气未容尘色染,谁于石上共三生。早春遇小梅初放  销尽芳襟序岁添,乱红飞鬓倩谁拈。  小窗梅瘦开犹半,羞與春风共试奁。月夜有怀次韵淮南子兄  云影金樽酒未酣,已无壮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