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治传播新转向:政治品牌的发生、运作与争议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品牌是指政治领域借鉴商业领域中的品牌建构与管理方法,在公众中建立某种深刻且独特的形象与观念的一整套方式、方法与技术。政治品牌的发生与当前西方政治传播中的身份政治影响增强、草根化趋势分化、政治不信任加剧等因素相关。政治品牌的运作可归纳为:洞察公众潜在需求、建立政治品牌标识、政党过滤机制、诉诸情感的政治认同、社会型政治动员、介入长效记忆的政治品牌管理、通过符号化实现品牌增值。政治品牌的发展得益于两项新技术:大数据和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支持。从实质来看,政治品牌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当代西方政治传播从以媒介传播为中心向以理解受众为中心的整套方式、方法与技术的转型,它为全球政治传播变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从更深层次来看,政治品牌的兴起亦是受后现代趋势所影响的西方国家政治转向在政治传播上的反映,是全球民主实践及其价值规范从竞争式民主向参与式民主转向的一种反映。政治品牌在效果与价值方面均存在争议,其应用受到技术与制度条件的限制。
其他文献
西方针对中国的疫情歧视,严重挑战着理性健康的国际公共卫生秩序。为应对疫情歧视,在医学和治理之外,有必要引入第三条路径即基于权利的疫情歧视克服路径。从法理实质上看,疫情歧视兼具公私双重侵权属性,以自由价值损害平等价值,以霸权文化挑战多元文化。从构成要件上看,在行为上可以细分为歧视与煽动歧视两类;在模式上可从区别、排斥、限制与优待四个层面加以识别;在主体上可分解为国籍歧视与种族歧视两类;在义务上可分为违反尊重、保护与实现义务的歧视三类。疫情歧视不同于国际人权法上的人权克减,克减不当或过当构成疫情歧视。为克服现
德国环境刑法在罪过形式立法上既有择一罪过立法,又有双重罪过立法。择一罪过立法明确规定了同一犯罪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双重罪过立法主要是指结果犯的罪过形式立法,由行为人对行为的心理态度和对结果的心理态度构成。这两种罪过形式立法是刑法明确性原则的重要表现,既有利于深度贯彻责任主义,也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全面评价,进而实现刑罚公平。与此相比,我国环境刑法在罪过形式立法上则显得粗糙得多,对法治原则的贯彻明显不够。所以,德国环境刑法中的罪过形式立法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桔梗为著名药材。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四川万县、城口、巫山、巫溪、涪陵,湖北神农架林区,鄂西自治州都有大面积种植。桔梗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断面有白色乳汁,味苦,根圆
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是世界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蓝本,是其他核算体系的“根”或“源”,其发展和演化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核算体系。为推进国民账户体系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保证各国核算结果的可比,特别是不同领域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和其他统计机构编制了系列统计体系,形成了以SNA为核心的国民账户体系族群。这一族群内容丰富、结构庞大。其基本逻辑是:SNA为纲,操作手册为目,举一纲而张全目;阐释、应用、拓展层层递进,互为补充。随着经济活动
民粹主义已成为当今政治学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西方第四波民粹主义--民族民粹主义的崛起和持续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对既定政党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倡导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所称的"非自由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还是作为政府的一种治理实践,对民主的"非自由主义"改造意味着民粹主义将以一种特定的"人民"概念及其"共同意志"对全球化"自由主义共识"发起挑战,也是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核心体系的最大的挑战。
环境问题已成为海外中国研究新热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近年来中国大刀阔斧改革以应对环境挑战,国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在国际气候合作中发挥无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海外学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评价总体向好,他们将环境政治学和中国研究界流行的、不同于环境科学的假设带入了中国环境问题研究中,强有力地塑造着后续研究的基本问题意识和研究视角,大都围绕政策过程展开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考察,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政策网络视角讨论了官僚组织、执行鸿沟、社会参与、透明度与问责、政策共同体、伙伴关系等主题。海外
在美国,对外援助既包括官方对外援助,也包括规模更大的民间对外援助.美国大量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外援助,既包括与政府机构合作的官方对外援助活动,也包括民间对外援助活动.美国
在电信技术与互联网的共同催生下,数字资本主义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数字资本主义制度下,数字劳动的价值创造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同传统劳动相比都有了新的变化。数字劳动包括数字企业雇员的劳动与数字用户的劳动,意味着两种不同类型剥削的发生。具体数字资本主义剥削的实现是通过数字劳动的剥削实现载体即广告商以及中间商、数字劳动剥削的实现主体即数字雇佣劳动和数字用户的无偿劳动以及垄断的数字资本展开的。在数字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下,劳动的贫瘠、贫乏和不稳定日益加深,资本与财富的不均衡加剧使数字资本主义国内矛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翻译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界最令人关注的一个学术领域,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学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对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存在的追随海外汉学的倾向应该结束了,平等地与汉学家对话、务实地与汉学家切磋学问的时代开始了。
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方法为代表的数字贸易,不仅严重冲击了传统经营模式,而且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正确审视世界经济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