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尊重《儿童权利公约》说起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了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那种感觉很畅快,从中了解到《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的四个原则,即“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反复玩味,感触颇深。可能很多老师会如我一样,理所当然地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书育人,我们真心实意地爱着自己的学生,怎么会违背以上原则呢?
  静下心细细想来,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否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成年人的是非标准衡量一切?是否以老师们心目中的理想模式为学生指明未来的路?在这自觉与不自觉中,那些看似为学生着想的教育行为已经偏离了我们的初衷,已然与上述所言的儿童权利背道而驰了。
  我们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头禅:“真乖!真听话!”这样的评价语言俨然成了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孩子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也曾一度认为自己是真心实意地爱着自己的学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希望我的学生个个都是听话的好孩子。直到上个学期我接了一个新班,认识了小立。
  小立,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子,架着一副眼镜,迈着方步,无论走到哪儿,腋下总是夹着一两本书,标准的一个小学究。他不太爱笑,一旦笑起来,用同学们的话说有些恐怖。有着这样外貌的男孩却写得一手好字,一笔一划,仿佛刻上去的一般。他不允许自己的作业有一笔的涂抹、一丝的错误,如有不慎,宁可撕掉重来,也不会把带有瑕疵的作业本交给老师。学习从不愿落于人后,作文竞赛拿区一等奖,计算机比赛、奥英竞赛也在全区名列前茅。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课堂上在同学们都附和着老师说“对”叫“好”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尽管这反对意见很多时候并站不住脚。可是他总能列举出一大堆歪理,而且振振有词。这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与他对辩一番。可就算理屈词穷,他也不肯败下阵来,而是硬着脖子,脸红脖子粗地跟你犟。没办法,不能因他一个人影响课堂的教学进程,每每这时候,我只能拿出老师的威严,请他坐下,让他保留自己的意见,课后再和老师探讨。然而他总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满嘴嘟嘟囔囔极不情愿地坐下。说实话,课堂上面对他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怎么办?课下找他聊天,希望他能认识到:坚持己见不是坏事,可也应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错误的观点一味地坚持,变不了真理。可还没聊上两句,他又故伎重演,跟你争个面红耳赤,说老师应该尊重他。他人虽小,可思想是自由的,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老师也应该认真听取他的观点和意见,何况大人的想法未必都是对的,即使自己的观点错了,也能给人启迪,课堂学习就应该讲民主……
  听他一番侃侃而谈,我一时词穷,不禁沉思。是啊,作为老师,我们往往一门心思地从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出发:我几十岁的人了,走过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我说的话、我觉得重要的做法,作为学生,你就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既然我很用心地讲了,你就该很好地领会。当我们感叹现在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却不由自主地滑入了以成人为中心的漩涡。而以成人为中心,说到底就是自我中心、个人中心。小立说的没错,他们虽小,然思想却是自由的,心灵是广阔的。我们自以为在为学生着想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们个性的尊重,也是对其个体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漠视,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意识和能力。
  记得一本书中曾说过,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再也无力担当起当代教师精神写照的重任,课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赢的过程。像小立这样个性张扬、富于表现、思维灵活的孩子,怎能一味地要求他“听话”,按照老师的是非标准来约束呢?
  又快到两周一次的辩论课了,抓住这个契机,我决定这次辩论请小立担任辩论会的主席,希望他在主持的过程中,能悟出坚持己见与善于倾听同样重要的道理。小立不负众望,辩论会主持得有模有样,对双方辩手的优缺点分析得有理有据。小立的表现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课后我请小立谈收获,他嘿嘿一笑说:明白老师的用意,以后课上尽量做到不再固执己见,学习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是我不能保证不再和老师辩论……
  是啊,当我们自认为是一心一意地爱学生的时候,当我们实施教育行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儿童最佳利益、尊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无歧视”放到首要的位置。因为: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完整的爱、健康的爱理当包括这样五个要素: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顺德一中附小)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女儿今年刚上小学。那天放学后,女儿对我说:“爸爸,我都让老师搞糊涂了,今天这么说,明天又那么说,我都不知道哪句是真的了。”听着女儿的话,我一阵纳闷,
国内外的水轮机技术书籍或文献中,大都把清水的汽化压力当作水轮机装置中水流发生空化的条件.事实上,空化与汽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前者主要为基于水中数量巨大的气核
白盆珠电站增容改造后,当导叶达到75%最大开度以后,随着开度的增加,机组效率下降,机组出力增加缓慢,达不到电站增容改造要求。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大
教育新理念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极力提倡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与层次性,使学生成长为“他自己”。其实,在关注“学”的个性化时,更应注重“教”的个性化,才能教学相长。  目前很多学校喜欢以整体的要求来规划教师教学活动,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比如规定时间同读一本书、按统一的进度上同样模式的课等。课堂教学中,要用集体备课后形成的统一教案,有的细化到了10分钟的教学内容。而在目前掀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一年的城乡交流生活结束了。虽然是短暂的一年,但“山美(龟山)水美(周村水库)人更美”却烙在了我的心田,43个学生的班级也成了我最心酸、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虽然43个学生中有近20个留守儿童,多个单亲孩子,几个父母不全,大部分家境贫寒,但他们心态都积极向上,性格乐观开朗。想到他们,我忍不住两眼酸涩,此时依然。  忘不了离校的那天上午,我一人坐在办公室,即便学生在窗外、门外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