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均已形成大学语文置为选修课程的格局,大学语文的施教率远远不及从前,这极大程度地导致大学生言语交流障碍。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深远的影响却无形中被忽视,本文建设性地提出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重塑大学语文教育的辉煌。
【关键词】交际水平 大学语文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4-01
1.大学语文教会大学生何种交际手段
1.1迎合的处事观
交际能力历来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在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的熏陶下,学生们多半已不再对大学语文以及交际能力保留半点兴趣。据不完全统计,知名学府大学语文课堂的到课率足以让人汗颜,何况那些师资力量薄弱的低等学府。尽管学生并不乐意再接受语文课程,然而它的设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活跃于大学语文课堂的人才算深得其益处。
传统语文大多停留在诗词歌赋的形式,这些能够被保存下来作为大学教材的文章自是经过历史的无数次选择残留的优质品。这些优质品以其优美动人的语言将简单的道理串联在字里行间供人品味,流传已久的《论语》因其简单的道理而广为世人所熟知。其经典语句自是不胜枚举,它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帮助人们解疑答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是理解为:我们之于朋友应当报以最真诚的态度去迎合朋友,这样朋友间的感情才会愈加深厚、牢靠。诗词歌赋也教导我们该以何种手段提高自我的交际水平,诸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汪伦对于离别的朋友远送万里终于惹来朋友的无限感激,这只是千千万万传统文学的影子,无疑它们都教会人们该如何与朋友共处[1]。
近代文学在废弃传统的文言文之后大力推行白话文,在文风上则是极力引进西方的小说文学借以充实破碎不堪的传统文学。都说文字是对历史事件最好的解读,同样的从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可以感悟许许多多的道理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当然我们毫无理由去怀疑甚至斥责文学作品中有关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毕竟文学一旦得到认可其价值毫无疑问地得以彰显。而近代文学由于西方心理学的引进,某种程度上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我们更能学到有用的交际知识,而这之中广泛推崇的便是如何迎合他人从而获取交际过程中的基本信任。
1.2真诚待人的心
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基本停留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文本蕴含的信息引导读者得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大学语文教育则利用了文学这种传播媒介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选入大学语文课本的教材其内容与同期的高中、初中语文教材自是不可等闲视之。名家名流的作品大篇幅地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们利用手中的教材滔滔不绝地传达着信息[2]。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交际或多或少有些暗示,诸如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的武侠小说大都说明一颗真诚待人的心带给主人公永久的利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大学语文中尤其得到提倡。老师们费尽唇舌深刻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命运,假如主角邪恶,其命运又会发生何种变故等等,老师们欲曾描述的无非是教导迷途知返的学生悬崖勒马以一颗真诚的心待人接物,这样学生才会一帆风顺,不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转而质疑友谊的低廉等等。
大学语文教师费尽心力,他们言传身教在三尺讲台唾沫横飞、语言激昂,他们甚至接受专门的课程培训来完成某些课程的教学。他们更是投入一颗真诚的心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投入一颗真诚的心,他人并不热衷的行为或许会因你的真诚而得到改变。大学语文课堂喜闻乐见的便是对于真挚的标榜,毕竟在物质丰裕、精神滑坡的年代每个人都得三省其身以真心待人[3]。
2.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交际水平的措施
2.1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课堂锻炼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社会历练的时间太过有限,即使偶尔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混进社会寻求锻炼但迫于种种压力他们也没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作为学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自当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如果想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也必须从课堂着手。科学研究胆怯心理是交际过程中的最大阻碍,胆怯心理是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畏怯心理,由于心理的极度不自信和悲观,学生各自都严格遵守底线不敢轻易与人交流。他们内心深处害怕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得不到认同,假如一次的失败则必然会在对方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正是这种胆怯心理作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显得颇为艰难,但这只是个起始阶段,如若能够真正克服,那么交流自会变得轻松不少。在熟悉的氛围中,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分打消大学生的胆怯心理,他们方可在熟悉的场合言之所能言[4]。
大学课堂基本是百十人的群体,这样的交际圈正是理想的适于开发交际能力的圈子。处于这样的场合大可不必惧怕言语错误,又可充分利用人文场合开展实际交流。大学教师此时的工作则较为简单,只需带头组织类似交流大会的工作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那么他们的交际水平得以大大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2.2指导学生与不良因素严格划清界限
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陷入低俗甚至罪恶的交际圈,他们的年龄仍旧处于极度叛逆的时期容易受到蛊惑进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行为。作为思想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大学语文教育要循序渐近,不断地开展类似远离不良交际场合的教育使学生们深刻明白:如果陷进这样的交际圈该是多么地恐怖,他们所要承担的后果该是多么地可怕。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在纷繁林立的社交场合中自处,还得远离不良交际场合,明哲保身做个合格的大学生。
马加爵事件虽已过去,但他带给人们的思考远远没有停止。从创新的角度思考,他定是频繁地接触不良人员才使得人性和性格出现如此大的漏洞,终酿成惨剧。大学语文教育注重教导学生远离不良交际场合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必须注意事态的严重性[5]。
3.结语
因此,为了实现向国家提供真正合格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使广大企业得到真正的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等学校应当该完善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梁晓明.浅析大学语文教育[J]. 五邑大学学报,2011(3)。
[2]徐宇晨.论大学生交际的若干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9(7)。
[3]吴跃华.浅谈大学语文文本教育的弊端[J].青海社会科学,2011(23)。
[4]付涛.大学语文教育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性[J].山西社会科学,2002(11)。
[5]徐宇晨.做个圆滑的大学生[J].社会研究,2008(17)。
【关键词】交际水平 大学语文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4-01
1.大学语文教会大学生何种交际手段
1.1迎合的处事观
交际能力历来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在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的熏陶下,学生们多半已不再对大学语文以及交际能力保留半点兴趣。据不完全统计,知名学府大学语文课堂的到课率足以让人汗颜,何况那些师资力量薄弱的低等学府。尽管学生并不乐意再接受语文课程,然而它的设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活跃于大学语文课堂的人才算深得其益处。
传统语文大多停留在诗词歌赋的形式,这些能够被保存下来作为大学教材的文章自是经过历史的无数次选择残留的优质品。这些优质品以其优美动人的语言将简单的道理串联在字里行间供人品味,流传已久的《论语》因其简单的道理而广为世人所熟知。其经典语句自是不胜枚举,它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帮助人们解疑答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是理解为:我们之于朋友应当报以最真诚的态度去迎合朋友,这样朋友间的感情才会愈加深厚、牢靠。诗词歌赋也教导我们该以何种手段提高自我的交际水平,诸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汪伦对于离别的朋友远送万里终于惹来朋友的无限感激,这只是千千万万传统文学的影子,无疑它们都教会人们该如何与朋友共处[1]。
近代文学在废弃传统的文言文之后大力推行白话文,在文风上则是极力引进西方的小说文学借以充实破碎不堪的传统文学。都说文字是对历史事件最好的解读,同样的从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可以感悟许许多多的道理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当然我们毫无理由去怀疑甚至斥责文学作品中有关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毕竟文学一旦得到认可其价值毫无疑问地得以彰显。而近代文学由于西方心理学的引进,某种程度上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我们更能学到有用的交际知识,而这之中广泛推崇的便是如何迎合他人从而获取交际过程中的基本信任。
1.2真诚待人的心
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基本停留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文本蕴含的信息引导读者得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大学语文教育则利用了文学这种传播媒介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选入大学语文课本的教材其内容与同期的高中、初中语文教材自是不可等闲视之。名家名流的作品大篇幅地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们利用手中的教材滔滔不绝地传达着信息[2]。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交际或多或少有些暗示,诸如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的武侠小说大都说明一颗真诚待人的心带给主人公永久的利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大学语文中尤其得到提倡。老师们费尽唇舌深刻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命运,假如主角邪恶,其命运又会发生何种变故等等,老师们欲曾描述的无非是教导迷途知返的学生悬崖勒马以一颗真诚的心待人接物,这样学生才会一帆风顺,不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转而质疑友谊的低廉等等。
大学语文教师费尽心力,他们言传身教在三尺讲台唾沫横飞、语言激昂,他们甚至接受专门的课程培训来完成某些课程的教学。他们更是投入一颗真诚的心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投入一颗真诚的心,他人并不热衷的行为或许会因你的真诚而得到改变。大学语文课堂喜闻乐见的便是对于真挚的标榜,毕竟在物质丰裕、精神滑坡的年代每个人都得三省其身以真心待人[3]。
2.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交际水平的措施
2.1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课堂锻炼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社会历练的时间太过有限,即使偶尔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混进社会寻求锻炼但迫于种种压力他们也没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作为学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自当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如果想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也必须从课堂着手。科学研究胆怯心理是交际过程中的最大阻碍,胆怯心理是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畏怯心理,由于心理的极度不自信和悲观,学生各自都严格遵守底线不敢轻易与人交流。他们内心深处害怕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得不到认同,假如一次的失败则必然会在对方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正是这种胆怯心理作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显得颇为艰难,但这只是个起始阶段,如若能够真正克服,那么交流自会变得轻松不少。在熟悉的氛围中,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分打消大学生的胆怯心理,他们方可在熟悉的场合言之所能言[4]。
大学课堂基本是百十人的群体,这样的交际圈正是理想的适于开发交际能力的圈子。处于这样的场合大可不必惧怕言语错误,又可充分利用人文场合开展实际交流。大学教师此时的工作则较为简单,只需带头组织类似交流大会的工作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那么他们的交际水平得以大大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2.2指导学生与不良因素严格划清界限
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陷入低俗甚至罪恶的交际圈,他们的年龄仍旧处于极度叛逆的时期容易受到蛊惑进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行为。作为思想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大学语文教育要循序渐近,不断地开展类似远离不良交际场合的教育使学生们深刻明白:如果陷进这样的交际圈该是多么地恐怖,他们所要承担的后果该是多么地可怕。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在纷繁林立的社交场合中自处,还得远离不良交际场合,明哲保身做个合格的大学生。
马加爵事件虽已过去,但他带给人们的思考远远没有停止。从创新的角度思考,他定是频繁地接触不良人员才使得人性和性格出现如此大的漏洞,终酿成惨剧。大学语文教育注重教导学生远离不良交际场合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必须注意事态的严重性[5]。
3.结语
因此,为了实现向国家提供真正合格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使广大企业得到真正的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等学校应当该完善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梁晓明.浅析大学语文教育[J]. 五邑大学学报,2011(3)。
[2]徐宇晨.论大学生交际的若干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9(7)。
[3]吴跃华.浅谈大学语文文本教育的弊端[J].青海社会科学,2011(23)。
[4]付涛.大学语文教育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性[J].山西社会科学,2002(11)。
[5]徐宇晨.做个圆滑的大学生[J].社会研究,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