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字词理解;复习;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A)—0044—01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字词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字词教学中积累了一点有效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学懂字词,透彻理解字词
为了让学生弄懂字词,笔者结合汉字知识进行教学。如“蜷伏”的意思是:弯着身体卧倒。笔者在讲解时将两个字拆开从字形上进行分析:蜷,从虫从卷,是虫卷着身体,即弯着身体的意思,是会意兼形声;伏,从人从犬,即狗爬在人脚下,是卧倒的意思,是典型的会意字。又“迁徙”的“徙”字的左旁是“彳”旁,是行走的意思,右旁是两个“止”字,是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双脚行走,即迁移的意思,是会意字。学生掌握了会意字的造字方法,就能较为透彻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词义。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只要掌握了形声字的造字方法,就能较好、较快地把握字词含义。笔者在讲解“阝”旁在左边的形声字时,就告诉学生“阝”在左边的形声字的意思一般和地形、降落等有关,因“阝”旁是“阜”字的变形。如阳(日在山南)、阴、阶、防、降、险等字;“阝”旁在右边的和地方、姓氏有关,因“阝”是“邑”的变体,如郊、都、郑、郢等字。
还可以用汉字知识进行文言实词的教学。下面列举两个例子。
【集】会意,从隹(zhuī短尾鸟)从木,本义为群鸟停在树上。《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引申为停止,停息。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聊斋志义·促织》:“临视,则虫集冠上。”
【悉】从心,从釆。釆(biàn),辨别。本义为详尽,《汉书·张释之传》:“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引申义为都,全。《桃花园记》:“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
除此以外,还可用汉字知识纠正错别字。如有些学生往往把成语“再接再厉”中的“厉”字写成“励”字。“厉”是“砺”的本字。从厂(hǎn,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每次在斗前都要把嘴磨利,比喻一次又一次的继续努力。接:接触,交锋。厉:即砺,磨快,引申为奋勉。所以,厉,不能写作“励”,也不能作“勉励”讲。这样进行字词教学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是让学生透彻理解了字词的含义,便于记忆;二是在字词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三是既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字词
在平时的口头表达、作文中,表现出学生词汇量贫乏的问题。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将学过的字词深刻的理解。让学生记住所学过的字词的办法有:教师形象地讲解,学生要透彻理解,并利用汉字具有与人的认识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加深印象,进行记忆;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通过卡片教学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字词。后一点的具体做法是,先将每课所教的字词用楷书写在卡片纸上,等到讲授新课字词时,教师要把课前准备好的卡片逐一拿出来边讲解边领读,然后放到黑板的底边上或夹在自制的卡片架上,下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复习一遍。
三、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在学懂、牢记的基础上,学生要通过各种语言训练形式运用学过的字词。教师可以选出一部分在造句中容易出错的字词让学生进行口头造句。如用“凯旋”一词造句时,正确的是:战士凯旋;欢迎凯旋的体育健儿。病句是:解放军战士凯旋归来,欢迎凯旋归来的女排运动员。产生病句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把“凯旋”一词从字形、词义的角度讲清楚,学生不理解词义,造句时不得要领。“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凯】(凱):会意。从豈,从几。几像架子。豈为献功之乐。本义为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旋】会意。从(方人),从疋。(方人)(yǎn),与旗帜有关。疋(shū),足,本义为表示人随着指挥的旗帜而旋转,引申义为归、回。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A)—0044—01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字词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字词教学中积累了一点有效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学懂字词,透彻理解字词
为了让学生弄懂字词,笔者结合汉字知识进行教学。如“蜷伏”的意思是:弯着身体卧倒。笔者在讲解时将两个字拆开从字形上进行分析:蜷,从虫从卷,是虫卷着身体,即弯着身体的意思,是会意兼形声;伏,从人从犬,即狗爬在人脚下,是卧倒的意思,是典型的会意字。又“迁徙”的“徙”字的左旁是“彳”旁,是行走的意思,右旁是两个“止”字,是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双脚行走,即迁移的意思,是会意字。学生掌握了会意字的造字方法,就能较为透彻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词义。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只要掌握了形声字的造字方法,就能较好、较快地把握字词含义。笔者在讲解“阝”旁在左边的形声字时,就告诉学生“阝”在左边的形声字的意思一般和地形、降落等有关,因“阝”旁是“阜”字的变形。如阳(日在山南)、阴、阶、防、降、险等字;“阝”旁在右边的和地方、姓氏有关,因“阝”是“邑”的变体,如郊、都、郑、郢等字。
还可以用汉字知识进行文言实词的教学。下面列举两个例子。
【集】会意,从隹(zhuī短尾鸟)从木,本义为群鸟停在树上。《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引申为停止,停息。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聊斋志义·促织》:“临视,则虫集冠上。”
【悉】从心,从釆。釆(biàn),辨别。本义为详尽,《汉书·张释之传》:“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引申义为都,全。《桃花园记》:“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
除此以外,还可用汉字知识纠正错别字。如有些学生往往把成语“再接再厉”中的“厉”字写成“励”字。“厉”是“砺”的本字。从厂(hǎn,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每次在斗前都要把嘴磨利,比喻一次又一次的继续努力。接:接触,交锋。厉:即砺,磨快,引申为奋勉。所以,厉,不能写作“励”,也不能作“勉励”讲。这样进行字词教学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是让学生透彻理解了字词的含义,便于记忆;二是在字词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三是既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字词
在平时的口头表达、作文中,表现出学生词汇量贫乏的问题。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将学过的字词深刻的理解。让学生记住所学过的字词的办法有:教师形象地讲解,学生要透彻理解,并利用汉字具有与人的认识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加深印象,进行记忆;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通过卡片教学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字词。后一点的具体做法是,先将每课所教的字词用楷书写在卡片纸上,等到讲授新课字词时,教师要把课前准备好的卡片逐一拿出来边讲解边领读,然后放到黑板的底边上或夹在自制的卡片架上,下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复习一遍。
三、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在学懂、牢记的基础上,学生要通过各种语言训练形式运用学过的字词。教师可以选出一部分在造句中容易出错的字词让学生进行口头造句。如用“凯旋”一词造句时,正确的是:战士凯旋;欢迎凯旋的体育健儿。病句是:解放军战士凯旋归来,欢迎凯旋归来的女排运动员。产生病句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把“凯旋”一词从字形、词义的角度讲清楚,学生不理解词义,造句时不得要领。“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凯】(凱):会意。从豈,从几。几像架子。豈为献功之乐。本义为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旋】会意。从(方人),从疋。(方人)(yǎn),与旗帜有关。疋(shū),足,本义为表示人随着指挥的旗帜而旋转,引申义为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