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67例问卷调查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中国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患者的护理负担、医疗保障和合并症等情况。

方法

2018年9 - 12月,对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登记的EB患者进行网络/电话问卷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招募到377例EB患者或其家长参加,其中有效问卷367份,已登记的EB患者中未成年人占74.9%(275例)。每月伤口护理成本低于3 000元的患者占92%(319例),57.5%(211例)的患者报告医疗费主要靠自费。患者分布于全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西藏没有登记患者。其中居住地登记人数最多的是江苏省(49例),其次为河南(35例)、广东(27例)、河北(23例)及山东(20例)。367例患者中,168例接受基因检测。EB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指甲脱落及瘙痒,发生率分别达66.2%和55.3%。122例(33.2%)发生残疾,其中肢体残疾占27.8%(102例)。

结论

EB患者大部分得不到适宜的诊断、护理和医疗保障,合并症和残疾多发,生活质量低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提出的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的10 140名40~79岁居民,根据糖尿病病史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进展到晚期阶段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大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晚期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良好工具。目前常用的糖尿病肾病模型,都在病理生理上不同程度地模拟了人类糖尿病肾病的部分特征。但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并未取得可观的进展,其阻碍主要是目前尚无能够完全模拟人类糖尿病肾病所有特征的有效
期刊
目的探讨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986年纳入大庆市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正常者519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630例,之后评估23年随访的长期临床结局。良性肥胖即超重肥胖而无代谢异常(定义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最终纳入682例受试者(糖耐量正常者350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332例),根据基线状态分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211例)、超重
为寻找糖尿病足诊疗规律,本文对比研究了国内外糖尿病足指南。本文从指南制定使用的方法学、内容划分、高危足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减压、糖尿病足溃疡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糖尿病足溃疡分类这几个部分,比较了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2019年糖尿病足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9年糖尿病足指南。糖尿病足预防非常重要,溃疡减压以不可拆卸支具为主;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时,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并采取合
肝脏是调节体内脂类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脂肪变性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与脂类物质合成和分解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脂肪肝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提示性激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目前有关雌激素和雄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来调控肝脏脂类代谢机制的文献。于雌性而言,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降低肝脏脂肪生成及脂肪酸摄取,同时增强脂肪分解和胆固醇分泌。在雄性体内,睾丸激素通过雄激素受体减
目的检测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钙素和脂质运转载蛋白2(LCN2)水平变化,及其在肢端肥大症糖代谢异常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患者41例),同期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名。分析骨钙素及LCN2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骨源性激素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以及胰岛素抵抗及
期刊
目的致不孕的原因复杂多样,在不孕原因的筛查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常被忽视。本研究在育龄期不孕的高雄激素血症女性中筛查CAH,并探讨拟妊娠女性CAH的诊治。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因"不孕"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后转诊至内分泌科的育龄期高雄激素血症女性20例。完善血激素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的检测,并行ACTH兴奋试验、子宫及双侧卵巢B超、肾上腺计算机断
目的通过对一个高度怀疑为青少年发病的成人糖尿病7型(MODY7)家系进行信息收集及基因检测,寻找其基因突变位点,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病程20年、长期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无酮症倾向、有3代糖尿病家族史的28岁女性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携带KLF11基因变异,遂对其家系进行调查,收集家庭成员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致病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方法为:首先对先证者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寻找致病